avatar-avatar
曹嘉峰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目前AI發展應用已經進入一種「國家級戰略」的競賽,這並非單一公司的競爭。

在AI基礎設施上依舊是美系企業遙遙領先, 包含硬體NVDA、AMD、AVGO等以及雲端基礎設施GOOG、MSFT 、ORCL、AMZN,但中國的追趕速度非常驚人,從史丹佛大學發布的《2025年人工智慧指數報告》中指出,中國在AI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在AI論文和專利數量上領先全球。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發布的《關鍵技術追蹤報告》也指出,過去 20 年(2003 年至 2023 年),全球關鍵技術研究的領導地位出現了驚人的逆轉,中國已成為 57 項技術的領導者,數量較去年的 52 項有所增加。美國在最近五年期內僅在 7 項技術中保持領先。

學術研究通常會優先於商業應用, 但學術研究是商業發展的技術基礎,我大膽的推估中國在A I領域會優先出現殺手級的應用, 現階段已經可以從許多種公司的發展看出端倪。


給各位投資者參考。

A-rod-avatar-img
A-rod和其他 5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曹嘉峰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目前AI發展應用已經進入一種「國家級戰略」的競賽,這並非單一公司的競爭。

在AI基礎設施上依舊是美系企業遙遙領先, 包含硬體NVDA、AMD、AVGO等以及雲端基礎設施GOOG、MSFT 、ORCL、AMZN,但中國的追趕速度非常驚人,從史丹佛大學發布的《2025年人工智慧指數報告》中指出,中國在AI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在AI論文和專利數量上領先全球。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發布的《關鍵技術追蹤報告》也指出,過去 20 年(2003 年至 2023 年),全球關鍵技術研究的領導地位出現了驚人的逆轉,中國已成為 57 項技術的領導者,數量較去年的 52 項有所增加。美國在最近五年期內僅在 7 項技術中保持領先。

學術研究通常會優先於商業應用, 但學術研究是商業發展的技術基礎,我大膽的推估中國在A I領域會優先出現殺手級的應用, 現階段已經可以從許多種公司的發展看出端倪。


給各位投資者參考。

A-rod-avatar-img
A-rod和其他 5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