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度的總和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src

近期一直在研究藤本樹的作品,甚至研究起他的早期到現在的變化。有趣的是從《17-21》以及《22-26》到《驀然回首》、《再見繪梨》,即便有許多細緻的變化,但仍然看到這傢伙真的完全做自己的特性。即便是很多人不喜歡的鏈鋸人第二部(個人非常喜歡),也完全看到這個人獨特的一面。他有意識地在履行一些他覺得很重要的事情,即便這件事情在許多人眼裡是難以理解的。


寫在電腦筆記本內的文字與發佈到網路上有什麼差異呢?鍵入與敲出之間,存在著隔閡嗎?當回頭來看每個時刻的自己所單純記載的文字就像是測不準原理一般。其位置不確定性越低時,其動量的不準度越大。


越是單純記載的文字,要能再次掌握它的難度越高。因此要在重要的時刻鍵入與敲出,才能保留靈魂當下的重量。


而這一切與任何物質都毫無關係。

所以特別迷人吧?


2025.10.31

黎星羽-avatar-img
黎星羽和其他 28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src

近期一直在研究藤本樹的作品,甚至研究起他的早期到現在的變化。有趣的是從《17-21》以及《22-26》到《驀然回首》、《再見繪梨》,即便有許多細緻的變化,但仍然看到這傢伙真的完全做自己的特性。即便是很多人不喜歡的鏈鋸人第二部(個人非常喜歡),也完全看到這個人獨特的一面。他有意識地在履行一些他覺得很重要的事情,即便這件事情在許多人眼裡是難以理解的。


寫在電腦筆記本內的文字與發佈到網路上有什麼差異呢?鍵入與敲出之間,存在著隔閡嗎?當回頭來看每個時刻的自己所單純記載的文字就像是測不準原理一般。其位置不確定性越低時,其動量的不準度越大。


越是單純記載的文字,要能再次掌握它的難度越高。因此要在重要的時刻鍵入與敲出,才能保留靈魂當下的重量。


而這一切與任何物質都毫無關係。

所以特別迷人吧?


2025.10.31

黎星羽-avatar-img
黎星羽和其他 28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