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區

159公開貼文
3私密貼文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在討論區分享想法...
閱讀筆耕

12/8 創經 IMO 線上語音活動:AI 與語言學習的交融

新的一期【創作者經濟 IMO】語音活動,我們邀請到商務英語培訓師 Lewis。
從小到大都在台灣土生土長的 Lewis,擁有「英國劍橋大學」英語教學能力認證和「多益認證」滿分的亮眼成績。從事英語培訓超過 20 年的他,最能深刻瞭解台灣職場人士的學習需求與痛點。
面對AI浪潮席捲而來,許多原本看似無可取代的工作(包含語言相關)全部面臨洗牌。Lewis 非但不害怕,反而更努力鑽研如何從中獲得更大的語言學習綜效,並將這份用心與信念投入課程中,造福莘莘學子。
究竟,Lewis 是如何讓 AI 成為創作者最得力的語言學習小幫手呢?
.
✅ 按有興趣開啟活動通知
https://discord.gg/matterslab?event=1174166124959629352
.
❍ 時間:2023/12/8(五)20:00(時長約 1 小時)
❍ 地點:Google Meet
https://meet.google.com/xcq-mgae-rbn
❍ 主持人:雨果・Hugo
❍ 嘉賓:Lewis
如果要查看留言,請先登入註冊會員
閱讀筆耕

查理蒙格生前最後一次訪談影片 by CNBC

IMO 🙋
在這段內容中的 1 分 16 秒處 ,主持人問到 Charlie Munger 的人生心願清單上還有任何未竟之事嗎?
Charlie Munger 提到他年輕時很想釣到一隻重達 200 磅的魚,但隨著年紀增長 , 他變得老了、體力不如以前,因此不再願意花太多力氣去捕捉這麼大隻的魚。他提到,年輕時很願意為此付出任何代價,但現在已經不再追求這種機會了 。
這段話的解讀:
1. 這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價值觀的人生哲學。隨著時間流逝,人們可能不再追求曾經渴望的目標,而是會轉向更符合當下生活方式和興趣的事物。
2. 有些人生清單上的目標,值得在當下把握,因為時間改變後,無論是個人意願還是外在條件,可能都不再允許那樣的追求。

以下有請 GPT 梳理:
「嗯,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Well, that'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我現在比起 96 歲時,已經又老又弱了,所以我不再想去捕捉 200 磅的鮪魚。」
I am so old and weak compared to when I was 96 that I no longer want to catch a 200 lb tuna.
「這實在需要太多工作和體力。」
It's just too goddamn much work to get it in,
「對我來說需要太多體力。」
takes too much physical strength.
「所以,我不知道。」
So, I don't know.
「年輕時,我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捕捉 200 磅的鮪魚。」
I would have paid any amount to catch a 200 lb tuna when I was younger.
「我從未成功過。」
I never caught one.
「現在如果有機會,我會拒絕。」
And now if given the opportunity, I would just decline.
「我甚至不會再去追求它們。」
I won't even go out after them.
「隨著時間流逝,有些事情你會放棄的。」
There are things you give up with time.
「你活躍且社交繁忙。」
And you're pretty active; you've got a busy social schedule.
「你使用 Zoom,吃早餐和午餐。」
You're on Zoom, you have breakfast and lunch.
「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
I like it that way.
「是的,這就是我認為適合我的正確老年生活。」
Yeah, that's my idea of a proper old age for me.
「我沒有計劃過,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And I didn't plan it; it just happened.
「當它發生時,我歡迎它。」
And when it happened, I welcomed it.
「我非常擅長認識到不公平的優勢,不論在老年時期還是非老年時期,我都得到了不公平的優勢。」
I am very good at recognizing unfair advantages, and I got unfair advantages in old age, the way I got unfair advantages in non-old age.
「當這些機會來臨時,我就會抓住它們,砰砰砰。」
And when they came, I just grabbed them—boom, boom, boom.
如果要查看留言,請先登入註冊會員
閱讀筆耕

更多關於 Snipd APP 的心得

.
IMO 🙋
從 Spotify 跳槽到 Snipd APP 一周多的心得:
0. 操作上比 Airr APP 順暢,不太卡頓或閃退。
1. 不和歌曲混合在同一個 APP 中,獨立管理追蹤的 Podcast 節目。
2. 摘錄音源片段做筆記(偶爾用到)。
3. 可以記錄不同 Podcast 節目的語速,為不同節目 set 好各自習慣的語速,語速每格刻度可達 0.1 這般細緻。
4. 快進 30s 後退 10s 這個「非對稱」設計小細節,有助於用戶快速找到自己要重聽的部分。
如果要查看留言,請先登入註冊會員
閱讀筆耕

月收入超過 3000 美金的西班牙 AI 網紅

▍西班牙一家MCN公司因为对真实模特和网红的不靠谱合作感到厌烦,于是创造了自己的 AI 网红 Aitana⋯⋯即使在媒体揭露她是 AI 创造后,许多粉丝仍然表达了对她的喜爱。
原文
https://www.euronews.com/next/2023/11/22/meet-the-first-spanish-ai-model-earning-up-to-10000-per-month
.
IMO 🙋
從原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到更多有趣的點,例如團隊為這位 AI 模特兒「賦予生命」,以及為什麽 Aitana 是如此與眾不同。因為相較於其它模特兒合作案一完結後就結束了,Aitana 有更多的時間,具有連貫性地,好好講述自己的「生活」、彰顯自己的「個性」。
▍"In the first month, we realised that people follow lives, not images. Since she is not alive, we had to give her a bit of reality so that people could relate to her in some way. We had to tell a story," says the graphic designer.
(譯)在第一個月,我們意識到人們追隨的是生活,而不是圖片。由於她(Aitana)不是活生生的人物,我們必須給她一些現實,以便人們能夠以某種方式與她產生聯繫。我們必須講一個故事,」平面設計師說道。
▍That's why Aitana, unlike traditional models whose personalities are usually not revealed so that they can be a 'blank canvas' for designers, has a very distinct 'personality'.
(譯)這就是為什麼 Aitana 與傳統模特兒不同,傳統模特兒通常不會透露自己的個性,從而成為設計師的「空白畫布」,但 Aitana 具有非常鮮明的「個性」。
如果要查看留言,請先登入註冊會員
閱讀筆耕

蜀山劍俠傳重生

#情報
倪匡稱《蜀山劍俠傳》為「天下第一奇書」,這本奇書的作者還珠樓主 (李壽民)把他的作品以新科技(NFT+AI 新封面)的方式重生,有了嶄新的面貌:
♦️這是舊作電子書(以 Amazon 為例)要價 9.99美元
買家會得到一個被 DRM 鎖住的 epub 檔案,受限於 kindle 上閱讀。
https://www.amazon.com/-/es/還珠樓主-(李壽民)-ebook/dp/B07Z9W7XQY
♦️這是他的新作電子書只消 6.99 美元
https://liker.land/zh-Hant/nft/class/likenft172trlle2ts4t4lppkc0vksflzsd898wk8u5dwgl5ph3zr4lw9e3qa24c56?utm_source=email
買家會得到 epub+pdf+NFT
重點是這個 epub 是掙脫封閉平臺(closed platform)或稱圍牆花園(walled garden)的格式,沒有 DRM 的束縛。
延伸閱讀
♦️Kindle撤出中,DRM之惡與我們的距離 by 高重建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9433
如果要查看留言,請先登入註冊會員
閱讀筆耕

30 歲的 30 條建議 by Arne Bahlo

背景資訊:30 Bits of Advice for 30 Years by Arne Bahlo
▍本篇文章的作者 Arne Bahlo 在即將滿三十歲時,仿效 Kevin Kelly(編註:常被大家稱為 KK,他提出 1000 True Fans 理論)新書書名,寫下了 30 條他認為對自己和他人有用的建議。對於踏入 30 歲的軟體工程師來說,提供了一系列實用且珍貴的建議。
.
有請 ChatGPT 翻譯再做潤飾:
◎溝通是你最重要的技能,努力提升它。
◎先善良,然後再爭辯對錯。
◎不要讓你的問題成為別人的問題。
◎多讀書。
◎幫助他人成功,長期來看他們也會幫助你成功。
◎只有你覺得尷尬時才會尷尬(編註:尷尬通常是肇因於人們的反應,而不是情況本身產生的。如果能夠自然、輕鬆地處理尷尬的情況,往往能夠化解尷尬,使情況變得舒緩)。
◎送禮物時,重要的是被感知的價值,而不是實際價值(這適用於雙方)。
◎你 的假期從你離開家開始,到你回到家結束。
◎人們更在意故事,而非事實。
◎找一個不同圈子的人來交流,確保彼此能理解對方的立場。
◎把自己想像成你想成為的人,而不是現在的你。
◎信任是建立團隊最重要的元素。
◎總是選擇長期效應,發揮複利效應。
◎建立系統,而非只追求目標。
◎不要讓開支與收入增長的速度一樣快。
◎為大腦留出無干擾的工作時間,讓思緒自由流動。
◎少即是多。
◎持續擴充你的知識、技能和人脈,以便機會來臨時能隨時準備。
◎好奇的人是聰明的。保持好奇心。
◎不要害怕顯得愚蠢。
◎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
◎不要因為現有的工作而氣餒。相反,試著給它加上你自己的特色。
◎事情從來沒有看起來那麼容易。
◎完美是良好的敵人。
◎良好的設計需要盡可能少的認知負擔來使用。
◎創作時,盡可能地使用所有快速方式來獲得原型,然後可以進行改進。
◎承諾少,做得多(編註:承諾時保持謹慎,承諾比你實際能夠達成的少,然後在實際交付成果時超出他人的預期)。
◎總是額外做更多。
◎保持一個可以炫耀的文件(編註:指一份記錄你自己各種「高光時刻」的文件檔)。
◎與熱愛工作的人為伍。
.
.
IMO 🙋
我們看到這些精簡而優美的原則是「去脈絡化」的結果,我喜歡去細細推敲,思索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論,以及想像「推導過程」。
然後,我也要去實踐、歷經那段過程。
如果要查看留言,請先登入註冊會員
閱讀筆耕

11/22(三)線上語音活動:精神科醫師聊身心靈調適(科普)

IMO人物誌@Ryan|創作者壓力根源?精神科醫師聊身心靈調適(科普)
新的一期【創作者經濟 IMO】語音活動,邀請到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沈瑞恩來作客。
過去曾創下高二跳考錄取台大醫學系的紀錄的Ryan,後來是在什麼契機下轉戰精神醫學呢?
近來,也有許多YouTuber自白罹患憂鬱症,甚至出書分享治心路歷程,當周遭出現這些朋友,我們要如何表達關心及提供即時的幫助呢?
另外,前陣子Netflix 出了一系列邪教心靈控制的影集,揭露許多會員都是高知識份子,究竟邪教是怎麼操控心靈的呢?
以上,我們將邀請Ryan醫師分享解惑🥹
.
✅ 按有興趣開啟活動通知
https://discord.gg/KbQRpXyNrt?event=1163668411587506176
.
❍ 時間:2023/11/22(三)20:00(時長約 1 小時)
❍ 地點:Matters Discord 自由二台(線上語音)
❍ 主持人:雨果・Hugo
❍ 嘉賓:Ryan
如果要查看留言,請先登入註冊會員
閱讀筆耕

大家好 🙏

付費會員專屬
本篇內容共 35 字、0 則留言
閱讀筆耕

如何輸入彎引號和彎撇號

這篇冷知識我覺得很有趣,應該會收錄進本週的週報,如果喜歡這類文章,歡迎免費訂閱/付費升級【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
And Why?
IMO 🙋 知識點整理
1. 在正規出版刊物中,其所有引號的「印刷與排版」都是彎曲的;請避免使用直引號(")、直撇號('),儘管鍵帽上的圖案預設是直的。
▍‘‘‘‘‘‘‘ 左側撇號
▍’’’’’’’ 右側撇號
▍““““ 左側引號
▍”””” 右側引號
2. 直引號是來自「打字機」時代的產物,當時的字符集合受到機械/物理空間的限制,透過用靈巧的直引號替換彎的引號,兩個插槽可用於其他字元。
▍這種所謂的直引號在一些英語國家會被稱為 dumb quotes(直譯為啞巴引號,也就是沒用的引號,傻瓜引號)。在紐約的TDC(Type Directors Club,字體指導俱樂部)評審中,不使用傻瓜引號是作品通過的最低標準。換句話說,使用這種直引號的人根本還未達到專業設計師或排版師的基本要求。
▍我們建議,即使客戶提供的原稿中使用了這種直引號,設計師也應該將其替換為正確的彎引號,並向客戶解釋原因,這是對自己專業的負責。
如果要查看留言,請先登入註冊會員
閱讀筆耕

全聯青森蘋果季文案

IMO 🙋
這篇帖子前幾張「佳作」是正常的素描,但底下搭配一本正經又不傷大雅的幹話,有趣的反差 ①,令人想一路看下去。
雖是素描,但毫無疑問的可以看出,他是一顆紅色的蘋果⋯⋯絕不是藍色,也不是彩色⋯⋯
(feat 在非洲,每過 60 秒,就過了一分鐘)
隨著獎項從「銅賞到金賞」越開越高,畫風卻一反常態變得愈來愈獵奇、奔放,這是反差 ②,繼續搭配著反差 ① 認真的講評。
我想,文案中的會心一笑元素(例如幹話、雙關、埋梗、反差⋯⋯)是 GPT 很難取代掉的一塊。GPT 的強項在於從既定的資料庫「快速打撈並收束」,不擅長於掙脫既有框架跳出來「發散式思考」。
延伸閱讀:第八期週報策展全聯的「汗毛豎起來,見鬼了便宜」文案
如果要查看留言,請先登入註冊會員
閱讀筆耕
閱讀筆耕
擁有者
986會員
Kevin_malamute
William
Monica Sya 小蝦
Viola Sheu
Lin Yuya
蝸蝸講不聽
Amber Chang
在討論區分享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