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試試看-avatar-img

總想試試看

4 位追蹤者
想要不定期發表一些有關生活、讀書心得、個人喜愛的收藏品給同樣喜歡以簡短文字互相交流的同好。
avatar-img
2會員
14內容數
英文能力尚可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西藏是個甚麼樣的地方?如此令我神往 當你的車子飛馳而過,惹起漫天沙塵的時候,卻有虔誠的信徒,用身體丈量著大地,一拜一撲倒地朝向大昭寺而去,而此時他還有600公里的路途。 後兩車要相距50公尺以上,否則前車揚起的塵土會讓後車「不見天日」,雨刷不是用來刷雨,是用來刷泥灰。 灰暗的佛堂哩,所有的喇嘛
西藏是個甚麼樣的地方?如此令我神往 是一個冷到發抖,卻要小心不被曬傷的地方。 是一個你能看見陡峭山坡上氂牛整群移動,能聽到嘹亮的呼喊,卻看不到人在何處的場景上。 是一個雪山、草原、綠水並存的風光。 是一個冰川、岩塊、荒涼崎嶇的高山曠野。 一天奔馳500公里,只為了看一個4700公尺高原上的
聽說上西藏可以自主減肥~
    這幾天突然很懷念西藏。     我去過西藏4趟,每一次都走不同的方向,第一次是成都直飛拉薩,第二次從成都開車9天上拉薩,第三次從尼泊爾翻過喜馬拉雅山到珠穆朗瑪峰,第四次飛林芝。     我之所以會到西藏那麼多次,是因為第一趟去就被那裡的大山大水,雄偉壯闊所震懾,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令人心曠
左 傳 【鄭子家告趙宣子】    晉國會合諸侯,準備攻打宋國,但是不邀請鄭國,因為他認為鄭國和楚國交好。    鄭國大夫子家寫信給晉國大夫趙宣子,歷數鄭國對晉國的勤侍奉、盡禮數,並拉攏原來親楚國的陳、蔡兩國來奉事晉國,足以證明鄭國並未親楚。希望體諒小國的為難,如果還不能獲得諒解,那也只好「鋌
左 傳 【燭之武退秦師】     晉、秦合攻鄭國,鄭國派燭之武見秦伯。     燭之武說:「鄭國知道快要滅亡了。秦國如果以鄭國為邊邑,中間還夾著其他國家,您也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哪裡需要滅亡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鄰國增加國土,您就少了土地呀。何況晉國一方面往鄭國開疆闢土,一方面有往西邊侵占土地。
左 傳 【展喜犒師】     齊侯出兵攻打魯國北部。魯國派展洗去犒賞齊兵。     齊侯問展喜:「魯國人害怕嗎?」     展喜說:「老百姓怕。士大夫不怕。」     齊侯說:「為何不怕?」     展喜說:「依靠著周成王的話,所以不怕。當年周成王將齊魯二國結盟,並說『世代子孫,都不要相害
滿有意思的!感謝分享。
左 傳 【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賞賜那些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介之推不談賞賜,晉文公也沒有給他賞賜。     介之推說:「晉文公當國王本來就是上天的意思。這些大臣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下面的人把罪過當作正當,上面的人賞賜奸邪的行為,上下相互欺騙,我難以跟他們相處啊。」     介之推的母親說:
左 傳 【陰飴甥對秦伯】     秦國攻晉,擄晉惠公。     晉國大夫陰飴甥前往秦國求和。     秦伯問:「晉國內部和睦嗎?」     陰飴甥說:「不和睦。平民認為一定要為晉惠公報仇。士大夫們知道晉惠公的過失,認為秦國一定會放回惠公,要報答秦國的恩德。因此不和。」     秦伯又問:「
左 傳 【宮之奇諫假道】     晉國要假道虞國討伐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向虞公諫言:「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虞、虢兩國就如同唇齒。虢國滅亡,虞國就不保。」     虞公說:「晉是我的宗親,怎麼會害我?」     宮之奇舉了晉伯殺害親族之例來勸說虞公。     虞公又說:「我祭祀都是用豐盛潔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