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段 真實的存在

北一段 真實的存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09/05/2016

北一段 真實的存在


對於愛山的人來說,其實沒有沒登過的山。

山徑旁的風景只是附加的價值,我們真正在意的是登山的過程。

然而登山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用腳真的走過;

一種則是在地圖上神遊過。

 

應該許多愛山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你拿著地圖,手指追著地圖上的山徑,沿著等高線時而上坡,時而下坡。

或走在陵線上,或走在溪谷中,也許又通過斷崖。

一會兒山線,一會兒水線。

看著比例尺,估算著自己的腳程,該在那裏休息,預計要走多少時間。

想像自己一步一步的走過山徑,揮汗如雨下。

 

中央山脈上的北一段行程,由勝光起登,經過多加屯山,審馬陣山,南湖北山。

到了南湖圈谷時,有支線往南湖東峰及馬比杉山。

再往南湖大山,南湖南峰,巴巴山,之後下切一千多公尺到中央尖溪。

再上升1300公尺到中央尖山,再原路下切回溪谷。

沿著中央尖溪下溯後,再上升七百公尺,再下切六百公尺到南湖溪後。

再沿溪谷回木桿鞍部,接回南湖大山主要山徑,再沿多加屯山回到勝光登山口。

 

這條縱走路線,兩年前我走到南湖圈谷後,再到馬比杉山,就因天氣而撤退了。

這兩年來我在地圖上神遊了好幾次。

當然看著地圖爬山是安全的,

假設一次的縱走行程要走一萬步,

只要錯了一步就可能帶來難以估算的影嚮及危險。

看著地圖爬山是舒適的,

坐在書房裏,地圖上的山徑沒有陽光,沒有強風,沒有雨水,沒有霧氣。

沒有巨石需要攀登,沒有箭竹林要鑽,沒有拉繩上下的困難地形,沒有溯溪而過的路段。

 

因為缺少了這些元素,所以愛山的人才會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後,

用腳去真正的走過這些山,而不只是在地圖上神遊。

 

當我爬上南湖南峰的插天巨石,

重裝下切一千多公尺的溪谷,

沿著中央尖溪跳石而過湍急的溪水,

踩著中央尖山滑動的碎岩攀登而上,用酸痛的雙腿登上中央尖山,

最後還在滂沱大雨中走回登山口。

 

走過北一段,

我還真實的經歷了那一切所有地圖上所缺少的元素後,

平安的歸來。

 

我感覺到,

北一段,真實的存在。

avatar-img
我的記憶的延續
2會員
937內容數
在家是爸爸,工作是Mars,山上是當歸。 記錄自己走過的路,作過的夢,擁有過的回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的記憶的延續 的其他內容
11/15/2022 山轉,路轉,人轉,心轉 馬博橫斷   中央山脈在這轉了彎, 我的縱走這次轉了彎。   八天的縱走,有山屋居住,不用揹帳篷。 量了背包的重量,16公斤。   還沒出發我就想這次縱走,走起來會不會很心虛, 太好走的縱走會讓人忘了山路的崎嶇以及登山的痛苦。  
03/12/2022 山行,旅行,另一個地方   一座山登一百次, 和登一百次山。   是否相同? 我覺得, 畢竟還是大不同。 有這想法是因北大武山,傳說中有位阿伯專爬這座山, 已經爬了幾百次。   北大武山單攻是朋友的朋友邀約。 朋友的朋友,也是以前工作時所認識的人。
02/28/2022 人群之中   帶旅行團回家的晚上,我放下行李。 拿起了明天要去登山的小背包。   轉換心情。 我閃入人群中,跟團登山去了。   帶隊的嚮導是曾經我帶過的實習嚮導。 其實我都記不得了, 但他說在雪山時,我曾教他許多,就在雪山的黑森林中。 我們一起坐在冷杉下
11/15/2022 山轉,路轉,人轉,心轉 馬博橫斷   中央山脈在這轉了彎, 我的縱走這次轉了彎。   八天的縱走,有山屋居住,不用揹帳篷。 量了背包的重量,16公斤。   還沒出發我就想這次縱走,走起來會不會很心虛, 太好走的縱走會讓人忘了山路的崎嶇以及登山的痛苦。  
03/12/2022 山行,旅行,另一個地方   一座山登一百次, 和登一百次山。   是否相同? 我覺得, 畢竟還是大不同。 有這想法是因北大武山,傳說中有位阿伯專爬這座山, 已經爬了幾百次。   北大武山單攻是朋友的朋友邀約。 朋友的朋友,也是以前工作時所認識的人。
02/28/2022 人群之中   帶旅行團回家的晚上,我放下行李。 拿起了明天要去登山的小背包。   轉換心情。 我閃入人群中,跟團登山去了。   帶隊的嚮導是曾經我帶過的實習嚮導。 其實我都記不得了, 但他說在雪山時,我曾教他許多,就在雪山的黑森林中。 我們一起坐在冷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