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助人者】那些憂鬱症病患背後難以言喻的真相

2023年07月05日歌手李玟CoCo因長期對抗憂鬱症而輕生離世,使眾多粉絲萬分悲傷。然而,社會似乎仍對陣發性障礙症有「錯誤」理解,而這可能會導致「生病的人」為了避免成為別人眼中的「生病人」,錯失了「接受」治療的最佳時機,為此筆者認為「去汙名化」的「倡議」行動是必要的,同時也鼓勵讀者們能夠帶著「活著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態度,理解那些正遭受憂鬱症折磨的人們。
圖片取自網路

當事人(助己=尋求專家協助)

從醫學觀點來看,長期情緒低落較難保持「穩定」的生活品質,也較容易出現生理(如:食慾、睡眠)、心理(如:自責、想死)與情緒(如:焦慮、暴躁)的議題,導致當事人在關係中變得被動與退縮,甚至難以自理與外出活動,罹病的原因更是因人而異。以「程度」來說,概略可區分為「症狀輕微(如:輕度、中度憂鬱)」且「能夠自主」前往看診的官能症(Neur-osis),以及「症狀嚴重(重度、極重憂鬱)」且「需人協助」送往醫院的精神病(Psych-osis)。
然而,時常有人將「憂鬱」和「憂鬱症」搞混,可是這兩者在名詞定義上並不相同。每個人都可能因為負面事件的遭遇,陷入「情緒低迷」的時候,可是並不會為此不斷檢討並反芻自己「不夠好」的想法,甚至出現無動力(如:性)、無希望或無意義的狀況,而這可能也意味著當事人必須學會「壓抑」自己的感受,才得以在「謙讓文化」下生存。或許,練習接納自己作為「人」有述說情緒的權利真的很不容易,但唯有如此才能在「疲憊倒下」之前找到重新爬起來的力量。
學會不壓抑之前,你得學會把不開心撿起來
才能明白那些不開心還有我陪你一起面對!

周遭人(助人=無條件地關懷)

無論醫生是否「診斷」當事人有憂鬱症,都需要具備優先「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的原則,因為這樣才有充足的能量協助對方,否則很容易基於自身的情緒與行為,使當事人的病情加重,甚至引發高度自殺意念。舉例來說,當事人與照顧者發生溝通衝突,但照顧者無依據地怪罪當事人是因為沒吃藥才有發脾氣,而忽略當事人的「抱怨」行為是否合理,便直接將問題指向帶有「病名」的當事人,而這可能會拉長復原的歷程,對當事人與照顧者雙方可能都是弊大於利的。
除此之外,學習「專注傾聽」且「具體鼓勵」當事人也是很重要的,但基於社會的歷練,筆者發現每個時刻人們較常以「判斷→評價」的思考模式生活,卻忘了從「感覺→知覺」去實際接觸世界,導致照顧者時常對當事人一知半解,甚至得出想不開或不知足的「謬論」,為此筆者鼓勵照顧者多練習傾聽當事人的想法與感受,並給予當事人情感性的支持(如:如果你坐在這裡可以感覺舒服點,那我陪你一起),以及建設性的策略(如:如果你覺得很難受,可以主動打給我)。

輕鬱症/持續性憂鬱症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簡稱PDD

描述診斷(DSM5-持續至少兩年且出現2項症狀以上)

  • 食慾不佳或吃太多
  • 睡太多或睡太少
  • 精力差
  • 自尊低
  • 無法專心或做決定
  • 絕望感

重鬱症/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簡稱MDD

描述診斷(DSM5-持續至少兩周且出現5項症狀以上)

  • 悲傷
  • 樂趣或愉悅感顯著減低
  • 食慾與體重顯著增減
  • 睡太多或睡太少
  • 心理動作性激躁或遲滯
  • 疲累或喪失活力
  • 無價值感或罪惡感
  • 專心、思考或做決定的能力減退
  • 重複出現死亡想法或重複自殺意念與計畫

流行病學(盛行率、科學研究、文化差異)

鬱症又稱「陣發性」障礙症,是最盛行的精神障礙症之一,也是導致「社會失能」的原因之一,且有約60%會共病焦慮症的描述診斷,或物質相關障礙症、性功能障礙與人格障礙症。在「生理性別」上,女性是男性的兩倍。在「社經地位」上,貧困者是一般人的三倍。在「全球氣候」上,處在冬季白晝較短的地方比率較高(如:挪威)。在「文化飲食」上,處於魚類消耗量較高的國家比率較低(如:日本、冰島)。在「親子互動」上,母親在孩童早年發作對孩童發展鬱症的比率較高。在「身體疾病」上,鬱症對心臟血管疾病發作與惡化的預測較高。目前,初次發作年齡中位數約位於高中生到大學生,猜測可能與社會變遷(如:支持性結構缺乏)有關,且症狀持續越多年,功能下降越嚴重。
此外,憂鬱症與「自殺行動」有顯著關聯,且「談論自殺」有助於降低當事人的孤立感與矛盾感(想活著又想死),進而達到「預防」自殺的目的。在「生理性別」上,男性是女性的四倍,且致死率亦較高(如:飲彈自盡);女性則較常有「自殺企圖」但自殺未遂(如:服藥自殺)的狀況。在「主觀幸福感」上,高度絕望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四倍,且越「衝動」越容易轉變成自殺行動。在「社經地位」上,媒體報導「自殺身亡」的著名人士(如:藝人)較容易增加自殺事件的數量(維特效應),而這代表「社會因子」更能預測自殺。

病因學(生物因子、心理因子、社會因子)

針對「血清素轉運子基因」與其他因子(如:環境)的關係,發現「兩條短」對偶基因在經歷壓力事件(如:童年受虐)後,比「兩條長」對偶基因有較高機率罹病,且對大腦重要區域的活化(杏仁核↑、前扣帶迴↑、背外側前額葉↓、海馬迴↓、紋狀體↓),以及負向認知傾向(多巴胺↓、血清素受器敏感度↓)有干擾「情緒調節」的影響(如:酬賞系統),且會促使HPA軸(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釋放壓力賀爾蒙(皮質醇↑),長期下來是有害人體的。
針對憂鬱與五大人格「神經質」的關係,發現「負向基模(如:我是無能的)」會導致「認知偏誤」的負向連結,形成「負向三角」惡性循環。與此同時,重複地沉浸在失敗經驗中(反芻理論),「穩定」且「全面」的負向歸因(絕望理論),持續強化原有基模(貝克理論)。另外,根據演化適應的觀點來看,其實聚焦負向事件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而非「後悔」沒有「理想」解決問題,所以時常反芻的人(女性>男性)確實較容易憂鬱。
針對憂鬱症狀與「人際」議題的因果關係,發現不幸童年(如:父母早逝、身心虐待、性侵害)對負向認知風格(臆測對方仇視自己)、特殊社交風格(人際問題解決能力↓)與不良婚姻關係(情緒表露↑)有顯著預測力,且近期生活壓力事件(如:失業、失戀、失落)越多,社會支持越薄弱(情緒緩衝↓)越可能發作(易感性↓)。換句話說,人際議題(如:人際焦慮)會引發憂鬱症狀,憂鬱症狀出現也會導致人際議題(如:孤立疏離)。

藥物治療(症狀嚴重時,優先藥物抑制)

藥物治療概略可分「急性期(三個月)」、「持續期(四至九個月)」與「維持期(至少一年以上)」等三個階段。基本上,剛開始服藥(二代為主,副作用較小)持續一到兩周的時間才會有效果,才能達到症狀緩解。倘若因藥物感到不適應與醫生討論換藥或減藥,切記不要因「自覺無效」而自行停藥。
  • 一代-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雙苯胺片
  • 一代-三環抗憂鬱劑TCA:妥復腦、德利能、阿米替林(心悸、想睡、噁心、腸胃不適、口乾舌燥、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
  • 二代-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s:百憂解、克憂果、樂復得、利普能(降低性慾、噁心、腹瀉、失眠→體重增加、容易激動、血壓變高)
  • 二代-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NRI:千憂解、速悅等(降低性慾、噁心、頭暈、失眠、鎮靜、便祕、流汗)
  • 二代-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DNRI
  • 其他:美妥平、威克倦、美舒鬱、煩多閃

心理治療(症狀穩定時,藥物諮商雙軌)

人際心理治療(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簡稱IPT):協助當事人促進角色轉換、人際衝突、人際疏離或親人離世等等議題的覺察,並發展具體可行的解決問題策略,可有效降低復發的可能。
正念認知治療(Mindfulness-baseed Congnitive Therapy,簡稱MBCT):為了預防復發,協助當事人覺察自己的憂鬱情緒,並引導將自身想法視為心智事件(Mental Events),接著再教導當事人靜心放鬆,減弱想法與感覺的連結。
行為活化治療(Behavioral Activation Therapy):透過參與日常生活的正向強化活動活化多巴胺的釋放,進而協助當事人跳脫憂鬱情緒、被動退縮的逃避行為,以改善對自身的負向思考。

物理治療(藥物無效果,則以物理改善)

穿顱磁刺激術(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簡稱rTMS):在持續服用第二代抗憂鬱劑卻效果有限時,醫生會建議透過脈衝波來增加背外側前額葉皮質的活動,持續5~10天(兩周)的治療,進而「緩解」症狀。
電擊痙攣休克治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ECT):原則上是藥物治療均無效,或有高度自殺風險時,醫生較可能採用此治療法。根據研究,單側比雙側有較少的負作用,效果也比抗憂鬱藥物更有效,不過由於電擊會使當事人出現痙攣症狀,所以在通電前均會施打肌肉鬆弛劑,並進行6~12次的治療。

免費資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