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充電的時候,就是想去有書和文字的地方 【I型人的充電站】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我也搭上了MBTI性格測試的熱潮,上網做了MBTI的相關問卷,而且還做了兩個不同的網站,分別是英文和中文,出來的結果都是ISFJ。之前就感覺如果我做這測試的話,應該會是I型人,果然不出所料。畢竟我最喜歡的充電模式,就是去到一個有書的地方,可以靜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永康的臺南新總圖

永康的臺南新總圖

你的興趣,也是閱讀嗎?

記得小時候在填寫興趣的時候,我都會在欄位裡面填上自己的興趣是閱讀,一直到大概國一或國二以前,我的書包裡一定都會放一本課外讀物,不論是嚴肅的書還是輕鬆的小說,都可能出現在我的書包中。下課時間或是任何有空的時間,我就會把這本正在看的書拿出來讀。

後來大概是因為升學的關係,總是反反覆覆的讀教科書,還必須做很多考題的練習,漸漸的也就沒有了閱讀的時間,書包裡開始沒有了課外讀物的位子。當別人問起我的興趣時,我也不再說我的興趣是閱讀,改成了打籃球、跳舞、唱歌等活潑外向的活動

不過,高三時,雖然要準備學測,但是我仍然會在午休時間走到學校的圖書館,就算只待個10分鐘也好,不是為了K書,而是為了看課外讀物。那時候最喜歡看的書是朱天心的《擊壤歌》,想像著在另一個時間軸,同一個校園空間,發生的點點滴滴。或許在那時較為壓抑的K書生活中,那本書正好給了我一個能任意馳騁想像的窗口。

大學時候的我,好像也不曾自稱自己的興趣是閱讀,即便是課外讀物,也還是傾向於看那些與當時修的課有關的書籍。最讓我感到痛快淋漓的,大概就是在北大修「中國現代文學」這門課程,那門課所指的中國現代文學,大概是五四白話文運動到中共建國之間這段期間的文學作品,課堂上講到什麼作家,我就去讀誰的作品,每天早上起床都是坐在書桌前看書,看到準備去上那天的第一門課為止。印象深刻的像是老舍的《駱駝祥子》,梁遇春、郁達夫的散文集等等。

開始念研究所之後,看書的時間又變得更少了,尤其是開始做研究的時候,要是看起和研究不相關的書,心裡也會焦急著自己是否是在浪費時間。不過忙到沒有時間看書的生活,對於我而言,好像很容易有消耗殆盡的感覺


用書籍,重整生活步調

碩士要畢業的時候,正是2020年COVID-19最嚴重的時候,當時經歷了一些生活的忙亂,然後又去了臺南、去了仙台等地方。我也因此紮實地感受到,只要有書的地方,就是會讓我感到安心的地方。

當生活的節奏開始亂了的時候,我除了寫日記沉澱自己的心情之外,也會去書店、圖書館找書,看看有沒有書正好可以回答自己當下的問題,或者是可以對應自己當時的心境。帶著問題去書店或是圖書館,有時候可能大部分的時間都只是看看書的標題,最後什麼書也沒帶走。但即使沒有帶書走,仍然可以因為這個找尋書籍的過程,而讓心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療癒。

在COVID-19的忙亂中,我讀了《哈利波特》小說,對我而言可說是最具有標誌性的轉變之一,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我被小說引導出了很多新的見解。尤其是關於面對自己人生的勇氣,這是我在閱讀《哈利波特》時,所得到的最珍貴的寶藏

而離開家到了新的地方之後,認識哪裡有書店、哪裡有圖書館,都是我到了一個新地方之後,很重要的熟悉環境的行程之一。回想以前在北京交換留學的那段日子,我經常去的地方就是大學圖書館,以及學校附近的一些書店,簡體書便宜,買了不少書,還得用海運才搬回得了台灣。近來因為工作來了臺南,常去的地方是永康的新總圖,或是臺南公園那邊的總圖,而住家附近的小圖書館、南紡的誠品,也都在我的活動範圍內。在仙台留學時,常常去仙台メディアテック,也就是仙台市圖,所幸我讀得懂日文,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在圖書館看起書來。

如今回首這幾次離開家的經驗,發現自己必定會去到圖書館或書店繞繞,這才發現對我而言,有書的地方也是一個故鄉。

認識自己,以及認識自己的充電方式

有的人會在社交的過程當中獲得能量,有的人則是在獨處的時候獲得能量,最近因為也有玩了MBTI人格測驗,證實(?)了自己是I型人之後,也看了看關於自己是ISFJ的解說。果然,我比較偏向在獨處時獲得能量。

關於解說,例如這個網站就寫得蠻清楚的,還有這個網站的解說我也蠻喜歡。不過我總感覺可能大學時代的我不是ISFJ的性格,不過念完了研究所之後,可能確實讓我的性格有若干的轉變,人的MBTI性格可能會隨著不同的人生階段而有一定程度的改變。我有點感覺大學時候的自己可能比較不像自己,現在的我好像比較貼近再更小時候一點的我的感覺,所以也許現在的我比較像我(?)。

透過人格測驗的分析,也算是一種有條理的認識自己的一種途徑,其實內向的人不一定不擅長社交或者很文靜。有主管跟我說他覺得我是一個文靜內向的人,但又感覺我好像很活潑,我想,我不會扭扭捏捏,該要說什麼話的時候我也都還是會配合演出,所以也不會到完完全全安靜不講話。而原來這大概就是所謂的ISFJ的社交方式吧。

回到給予自己能量和充電的這件事,看書是一個很好的獨處,也是在圖書館或書店這段尋書、看書的歷程,有一種對話和想像的感覺,讓我感覺到很安心。另外,在圖書館打電腦寫作業,也會讓人安心。可以靜靜的閱讀和寫作,就有充電的感覺,而這種充電的感覺,就是在心裡產生了踏實的感覺。

另外,由於很久沒有在台北逛誠品,上個月有一天去了一個我以為該是誠品的地方居然已經變成別的商場了,那時候真有一種迷失了鄉土的一種錯愕感,也是明明沒有迷路卻迷了路的失落。


總之,有書的地方是我喜歡去的地方,想起我曾經夢想著以後我要擁有一間自己的圖書室。直到現在,我也還是覺得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應該是一個有時間可以閱讀的生活,想充電的時候,就是想去有書和文字的地方。閱讀與寫作,是一個重要的歸鄉。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我想要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