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人生|年輕人如何儲蓄,打造想要的人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一篇想分享開啟我儲蓄習慣的軼事。

25歲裸辭新加坡高薪工作|我為何年紀尚小,就明確自己的選擇? 這篇文章中有提到,管顧業讓我得以快速累積財富。但賺得多,不代表你能存得住。

以前的我以為,「賺得多,存的錢也自然就多」,不需要刻意規劃。因此,我只要設法找到高薪的工作,然後繼續升職加薪就好了。直到一次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才讓我幡然醒悟——如果沒有妥善的財務規劃,再高的薪水也是難以存錢的。

計程車司機一句話點醒我,存錢的重要性

畢業入職前某一天,我和同學玩完劇本殺,從新加坡所謂的富人區“武吉知馬”搭車回家,我忽然好奇地問起司機對於新加坡貧富差距的看法。眾所周知,新加坡80%的公民都居住在公共住宅(新加坡稱“組屋”),而“武吉知馬”是那少數的20%,也就是高級公寓及私人別墅比較多的地方。

司機笑了一下,回答說「不管賺多賺少,最後每個人存下來的錢都差不多!」,我很驚訝。他說原因是「賺得多,你所期待的生活品質也會增高,為了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水準,你的花銷也會水漲船高」。

原先我認為只是司機仇富的言論,但回到家之後,反覆咀嚼司機說過的話,發現所言極是。管理顧問是畢業生從事的工作中,相對較高薪水的職業類別,之後我與同事的社交、出入的餐廳,肯定也會比學生時高端不少,更不用說為了進出這些場合,搭配更像樣的衣服,花銷肯定更多。

因此,只有在收入提高,但還是基本維持原先的生活方式,才能存到錢。

為了避免賺到的錢,只在我這邊中途停靠一下,就向外流走,我開始研究存錢的方法。

不同小帳戶,讓存錢不代表就要過的拮据

幸運的是,我在圖書館找到了《小資族大翻身》這本書,翻轉了我對存錢就要犧牲美好生活的刻板印象。書裡介紹了一些存錢的小訣竅——把每個月的錢分到不同的帳戶,這樣存錢就不會那麼難了。

書上說,每個人都應該有六個帳戶:

  1. 長期儲蓄帳戶,為了未來的大支出。比如:創業、留學
  2. 財務自由帳戶,用來投資能讓你賺「被動收入」的東西。
  3. 教育訓練帳戶,用來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4. 休閒娛樂帳戶,給旅遊、放鬆心情等娛樂活動。
  5. 貢獻付出帳戶,用來支持慈善事業。
  6. 生活支出帳戶,用於日常開支,比如吃飯、交通、房租和水電費等等。

剛開始我半信半疑,但是還是「傻瓜般的」照做了。

我自己是薪水一派下來,就會立刻將錢根據不同帳戶分流,薪水的50%會送到「長期儲蓄帳戶」,薪水的35%送到「生活支出帳戶」(沒辦法,新加坡生活成本太高了!),剩下的15%依照當月喜好及需求,彈性調整分配。

一個月之後,我逐漸發現這麼做的好處,我的錢的流向變得清晰,同時也不會因為生前而取消所有休閒娛樂,工作和生活達成平衡。

退休很遙遠,年輕人存錢的意義是什麼?

就算存到了錢,一開始我也不清楚存錢的意義,或許是有想證明自己經濟實力的虛榮心態,也或許是大家都說要存錢,我也必須這麼做的從眾心態。

然而,當我攢足底氣,辭職追夢,我可以很開心的跟大家分享存錢的意義,那就是讓我重獲得了「自由」——時間、地域、和人際關係上的自由。我不必再為了「生存」迫使自己每天定時定點出現在公司,不必為了生計留在自己不認同的公司價值體系裡,不必為了維持和諧而向不喜歡的同事給予假面的笑意。

第一桶金賦予我的,不再是證明自己的虛榮心,而是給予我更多選擇的自由,給了自己再去看世界的機會,給自己嘗試想做的事情的時間。 很多人都很懷念學生時光,因為那是一段自由自在的日子,還懷揣著對未來的希望,我想說,出了社會後你仍然有這樣的機會,而這一切都要從存錢開始,讓自己獲得一筆「重獲自由」的資金!


謝謝看到這裡!歡迎下載我的電子書,《如何一年內存下人生第一個100萬:讓我25歲開始嘗試數位遊牧的底氣》,裡頭有完整的我的存錢方法。不講投資,只談如何靠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存到錢,下載連結:https://eve-liu.ck.page/944956b1b5


34會員
3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