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眼中的波蘭人眼中的台灣|《世界之鑰:帝國夾縫下的台灣與波蘭》不負責推薦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很有趣的一本書,先前看到前衛推書文案時,就非常期待,這時候就要開罵一下readmoo,上架速度有夠慢,當博客來實體書上架過沒幾天電子書購買選單出來後,就查了一下readmoo,竟然還沒有上架,然後每天沒事就查一下,過了一個禮拜多後,所有通路電子書都上架了,readmoo還沒上架,有點不耐煩就寫mail去詢問,然後下午去信,隔天一大早就上架了,這本書被忘上架了嗎?

為啥想推薦本書,首先就是文案中提到波蘭有48個被稱做台灣或福爾摩沙的地名,建築與社區等,為什麼波蘭會出現以台灣為名的地名呢?台灣跟波蘭過去到底有啥神秘連結嗎?讓人超想知道的,作者為了解開這些疑問開始進行田野調查,蒐集文獻,最後完成本書。

波蘭人眼中的台灣

其實看這本書有種即視感,就像很多外國人聊台灣印象的油土伯,缺乏自信心,有點玻璃心的台灣人很愛看外國人如何看待台灣一切的影片,不論是好是壞,影片下方就會有各種讚賞或批評的留言,甚至對於外國人意見做出回饋解釋,本書就有點像文字版的外國人看台灣的影片,不過比較特別的是,本書拍影片與留言回饋都是同一人。

書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基於愛台灣的心態對於波蘭人的台灣印象做出各種個人主觀解讀與回應,一般的歷史學術著作當然不會這樣會寫,不過這並不表示本書充滿主觀臆測與情緒發言,在史料與文獻的考證耙梳與解讀分析上非常符合學術要求,註解與文獻來源都很完整,只是行文有非常強烈的夾敘夾議風格,在客觀分析完波蘭如何看待台灣後,作者就親自現身以台灣人身份開始主觀說明台灣實際是怎樣,解釋波蘭人為何會誤解台灣,是受到什麼時空背景的限制,而影響了他們觀看台灣的視角。

書中有不少波蘭的台灣與福爾摩沙的地名是在冷戰時期出現的,那時候波蘭人對台灣的觀感會受到中國與俄國的『共產主義好,打倒萬惡資本主義,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論述的影響,所以台灣一詞具有叛亂,貧窮,地理上遙遠邊緣的意思,在波蘭如果是很亂、很貧窮,或地理位置偏僻的地方就可能被稱做台灣,當然反共意識強烈的波蘭人就會把台灣,蔣介石當成民主自由的象徵。不過一般民眾想到台灣還有會有亂、窮或邊緣等污名化的意涵。波蘭也有叫墨西哥的地名,意涵就跟叫台灣一樣,書中有寫到墨西哥人跟台灣人打架,其實是兩個村落的波蘭人在打架。

書中有解釋,波蘭人長期以來就有將外國國名與地名用在本國地名的習慣,譬如西伯利亞、巴黎、朝鮮,美國等都被用來當地名,所以才有可能出現48個台灣地名,只要可以讓人聯想到台灣的形象意涵的地方就可能被稱做台灣。

在看作者討論波蘭對台灣一詞的印象,我會不禁想到飛去波蘭的老梗,我們對波蘭也很多刻板印象,兩邊都覺得對方遠得靠北,想不到作者在書的最後也提到這個梗,果然是正港台灣人。

你所不知道的台波歷史

為了瞭解波蘭這些台灣地名的由來,當然不得不去考證台灣與波蘭在歷史上的連結,這也是本書最大的參考價值,應該也是作者耗費最多資料考證與文獻爬搜的地方。書中從大航海時代荷蘭佔領台灣開始,經歷清領,日治,一戰後波蘭復國,冷戰時期,到蘇東波浪潮波蘭民主轉型,最後到俄國侵略烏克蘭時期,台灣在波蘭媒體與民眾眼中形象的轉變。

在大航海時期,就只有零星的傳教士,逃亡俘虜,遊客偶然路過福爾摩沙,基本上這些人留下的紀錄都僅限於少數人才能接觸到,如教會人士,一般波蘭人民還是不知道,一直到波蘭復國後,台灣才比較常登上波蘭媒體,但大多與日本殖民主義有關,也只有民族菁英比較會關心,而且大多是二手新聞翻譯,因為波蘭也想發展自己的殖民地,所以特別注意日本殖民台灣的新聞。

不過一直到冷戰時期,台灣才進入到一般庶民視野,台灣作為美帝走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叛省被波蘭人充分認知-小時候我們也是透過冷戰框架去看東歐共產國家的。不過在冷戰期間台灣其實與波蘭一些接觸。書中有一個章節談了一個我以前完全不知道事件,1950年代台灣兩次劫持了波蘭的貨船,其實貨船的公司是中波合作成立的公司,對國民政府,這些船自然是共匪的船,劫持起來心安理得。被劫持的中國船員被抓去管訓,但原本要對波蘭船員作大外宣的寶島建設觀光參訪行程,船員回到波蘭反做起了共產主義反資本主義大外宣,出書揭露台灣社會的不堪與悲慘真相。不過那時候台灣人真得很慘,整個社會真得被國民黨強力鎮壓,所以波蘭大外宣內容也有很多是事實。

台灣人寫的通俗波蘭歷史

其實最近一年陸續看了東歐百年史三部曲,黑土、民族重建等幾本有關東歐歷史的書,對波蘭歷史算有點初步瞭解,稍微彌補我長期以來重西歐輕東歐的閱讀偏好,不過這些有關東歐歷史的書都是外國人寫的,西方人在寫書時,當然不會有台灣人的視角與問題意識。本書目的雖然不是講波蘭歷史,但為了瞭解波蘭人在不同歷史時期對台灣印象的演變,自然也要去敘述波蘭歷史進展如何型塑波蘭人觀看台灣的框界,同時也會不時拿出台灣歷史經驗進行比較分析,所以本書也可以說是一部充滿台灣人視角的波蘭近代史介紹。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幾個東歐國家頓時成為台灣關注焦點,相較於德法兩大國開戰初期的GGYY,波蘭力挺烏克蘭的表現讓人不禁豎起大拇指讚一聲,那時候我也開始注意一些台灣有關波蘭的歷史文化介紹,就不時會看到本書作者林蔚昀的名字,特別是2023年台北書展,波蘭是主題國,就更常看到本書作者談波蘭文學的文章或訪談新聞,所以看到要出版這本書時,就很期待,看完後果然真得很讚,畢竟台灣多年來作為美帝走狗,觀看世界的方式不免會受到美國帝國主義論述的影響,從美國視角去看東歐,難得出了一本以台灣視角去看東歐的書,當然要推爆。





84會員
118內容數
對日常生活所看所聽之事的不負責任隨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