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

#給予含有「給予」共 6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三毛說:一個人什麼也不要,也不求,人生有什麼好玩? 似乎人生該有些想要的東西, 該有些想求得的, 這樣的人生比較有意思. 但是,當你要的東西得到了, 當你求的東西擁有了. 你的人生還有什麼好玩的呢? 我說: 當你想要的都擁有了, 何不試著扮演給予的角色. Be a giver! 你可以給予別人幫助, 給予別人一個機會, 給
Thumbnail
2024-05-22
11
你越缺什麼就給予什麼心經就有提到「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Thumbnail
2024-04-18
9
你所給的,是在給自己,也是在給這個世界與周遭的人如果這世界是一塊大拼圖,我們是拼圖裡的一片,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 想找到把自己拼進大拼圖裡的某個位置的方法,如果只是到處跟別人說「給我位置吧!給我位置吧!」(如同抱怨薪資不夠,渴望加薪、有更多的錢),可能不會有多大的效果,或許是需要自問「我能夠給予什麼」...
Thumbnail
發佈在
拾字者
2024-03-14
5
天下有白吃的午餐嗎?——你能好好給予也接受他人的善意嗎?最近閱讀了美國知名組織心理學家,也是著名心理學書籍《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作者亞當·葛蘭特(Adam Grant)的電子報。內容談到他之前推薦了一位心理治療師給喪親的朋友,朋友後來發了感謝的訊息給他,最後一句話寫著:「我欠你一個人情。」。 你是個可以好好給予與接受他人善意的人嗎?
Thumbnail
2024-03-12
20
不夠。太多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不夠」的女孩。不夠漂亮,不夠聰明,不夠直言不諱,不夠受歡迎──就是不夠好。 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試圖達到我自己的足夠標準。我嘗試、嘗試、嘗試如此努力,以至於我已經達到了對某人來說不夠的程度變成了太多的地步。關心不夠變成關心太多,感覺不夠變成感覺太強烈,給予不夠變成給予太多。
Thumbnail
2024-03-03
7
人脈是指你能幫助到的人,而非那些能幫助你的人今天,我突然翻起一則二月初收到的訊息, 來自一位五年前認識的Toastmaster 你有空來參加一個訪談嗎? 是關於航空主題, 這位朋友正在完成一個新program,需要安排一場訪談 當時我告訴他目前我人已經不在台中,言下之意是距離遙遠無法參加 對方客氣的詢問我的近況,然後結束了對話
Thumbnail
2024-02-27
3
最棒的情人節禮物:愛自己需要是一種索求;需要並不是愛 愛是給予,是一種付出 你願意給自己,你需要的情感支持嗎?
Thumbnail
2024-02-15
30
【超閱讀觀點90】不當濫好人,正確的給予也能獲得成功--《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在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前,我在想一件事,「給予」總體來說,是正面的,應該是無庸置疑。給予代表幫助別人,沒有人會說不好,我們也常聽「吃虧就是占便宜」、「施比受更有福」,不過即使如此,「給予」看似簡單,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工作職場上,給予別人協助,有可能會損及自己的利益時,
Thumbnail
2024-02-09
5
感恩日記 睡前紀錄這週時間很滿,於是每天睡前小review,也記錄一些感恩日記。 —————— 感恩日記32 聽說烏來下雪了,又驚又喜,根本對雪很奢侈的我們,終於可以跟遠方思念的人分享雪白的照片。很感恩。 感恩日記33 到旅行社去brief 我最近的想法,大千世界,變化萬千,一開始起心動念只是想透過活動與旅遊
Thumbnail
用英文描述對立論點:看暢銷書《給予》 (Give and Take) 怎麼寫有本書叫《給予》 (Give and Take) ,是美國華盛頓商學院的教授 Adam Grant (亞當格蘭特) 寫的 這本書裡面提到這世界上有的人是Takers (索取者),有的人是 Givers (給予者) 書裡面有一段英文論述我覺得很不錯,可以拿來學習如何描述作者觀察到的兩個對比現象​ (Takers VS. Givers)
Thumbnail
2024-01-2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