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

#鏡週刊含有「鏡週刊」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2022八月月記 離職與美好的緣分八月有如一場又快又急的颱風,將生活節奏吹得一團亂。 還記得月初的某天晚上終於確定了一個期待已久的offer,那天晚上打開手機寫離職預告,居然哭得跟笨蛋一樣,整整哭了二十分鐘。 啊~其實早在好久以前就開始偷偷在尋找更好的機會。我清楚自己需要的是跨產業的機會,所以求職路上可以說非常不順哈哈,
Thumbnail
2024-05-11
0
文青書店裡沒有兒童的世界!直至如今中年的我進到每一間傳統書局、獨立書店、連鎖書店,我還是會喜歡看那些小孩子才看的玩意兒!那些讓人對世界眼睛一亮的玩意兒!或者其實不是書先吸引人,而是那樣與生活緊扣的一切,帶人進入了書的世界!
Thumbnail
2024-04-20
25
遇見【報時光】2023老派的生活日曆X嘖嘖之所感2-3南一書局前身為法輪書局,創辦人為蘇紹典先生,原本專賣佛書,兩年後改名為名聞遐邇的南一書局。南一書局剛開始以經銷中西圖書與升學參考書為主。
Thumbnail
發佈在
悅讀說戲
2022-11-04
22
碎念集|《裴社長廚房手記②》新書會微紀實,遙想當初到《鏡週刊》面試⋯⋯喜歡的東西好多,之一是傳媒。氾濫的喜歡觸角,這回觸到媒體這頭。熟識的人大概知道,考大學時我曾把傳播學院當成夢想之地。電視、電影、新聞一類都蠻喜歡。填完政大傳院之後,接著選校填文學院,以為文史是靠近傳播的,也就落於此,從此背負著旁人最愛問,我至今仍答不好的問題:「歷史系畢業要幹嘛?」
Thumbnail
2022-09-06
2
專訪陳昌遠(下)》「寫詩,讓我看起來沒那麼平庸。」1983年生的陳昌遠,高雄人,時報文學新詩評審獎得主,並以《工作記事》的創作企劃獲第6屆楊牧詩獎。如今在台北生活、擔任記者的陳昌遠,在此之前是高雄某印刷廠技術員,任職10年之久,專責印製報紙。從南方北漂到生活速度激增的台北,且從不太需要對話的工作內容,轉進訪談為主的媒體環境,陳昌遠適應得頗為艱辛。唯
Thumbnail
2021-10-05
1
專訪陳昌遠(上)》「我是編輯外第一個讀到人間副刊的人!太酷了!」——報紙印刷員的文學逐夢記1983年生的陳昌遠,高雄人,時報文學新詩評審獎得主,並以《工作記事》的創作企劃獲第6屆楊牧詩獎。如今在台北生活、擔任記者的陳昌遠,在此之前是高雄某印刷廠技術員,任職10年之久,專責印製報紙。從南方北漂到生活速度激增的台北,且從不太需要對話的工作內容,轉進訪談為主的媒體環境,陳昌遠適應得頗為艱辛。唯
Thumbnail
2021-10-05
2
077號記錄:賴清德《公器私用》事件有網友很積極的傳給我鏡週刊抺黑賴清德公器私用的報導。在我看來這雖然算是一次攻擊,但這種程度的抺黑在競選中很平常也很典型。鏡週刊玩了一次惡意的偷換概念:把「借場地見朋友」和「設為競選辦公室」劃上等號。若這概念能通,那蔡英文利用總統出席的每個活動...
Thumbnail
2020-12-11
3
【報導】鏡周刊:零股與定期定額專題之前小樂接受鏡週刊電話採訪的內容已在網路可以看到囉!
Thumbnail
2020-09-06
2
紐時主編因刊出爭議文章而辭職 那鏡週刊呢?六月三日,紐時刊出美國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Tom Cotton撰寫的文章,標題「派軍隊吧!(Send In The Troops)」呼籲川普重振美國秩序,出動軍隊鎮暴...
Thumbnail
2020-06-08
4
社會評論:想想鏡週刊媒體《黃氏兄弟事件》操作與反操作老實說,從讀開始讀社會學之後筆者就開始在關注私領域與公領域的問題,哈伯馬斯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早就討論過媒體轉型時代,私領域逐漸被侵蝕的問題。 「同志約炮」與否究竟是公領域還是私領域?若看「同志約炮」四個字看起來似乎是公共性的議題,那為何我們不公開討論「約炮」而刻意將焦點集中在「同志」呢?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