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的養分

#靈感的養分含有「靈感的養分」共 3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台南瘋狂看展之旅(下):南美館/葉石濤文學館/普濟殿文物館 潘麗水的畫作探訪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8
22
台南瘋狂看展之旅(上):一日考古台灣史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2-25
21
國美館展覽「你正在工作嗎?」AI即將取代你的工作!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2023-10-20
19
人終將回歸於自然-宗教博物館【山海天人】特展今年宗教博物館的特展【山海天人】,則著重於探討人於自然間的關係,以沈浸式體驗的形式重新感受生命意義。 遊歷時聽聞路人耳語:「這樣的布展沒有深度。」 人們往往將立即能獲得的資訊量多寡,視為展覽的實際價值。其實真正的展品,是體驗者當下內心的覺知。
Thumbnail
2023-08-03
22
沒有一幅畫的的美術館,只能用感知體會_觀展忠泰美術館《感知現場》在入口處脫去鞋子,登上白色天梯,從這裡開始與現實分界。進入真正的入口,身體必須承受擠壓、捲俯、侵入,這是進入空間的犧牲與規則。 這次忠泰美術館的展覽《感知現場》邀請藝術家王德瑜與建築師林伯陽將美術館的場域空間,完整化作一件作品,能排除更多的干擾,更乾淨簡單的體驗。
Thumbnail
2023-01-15
20
江郎才盡是因為江郎不懂創作的原理卡稿就像便秘,沒有找到原因的話,醞釀半天還是會縮回去。
Thumbnail
2023-01-11
6
燃燒生命的詩意,觀影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如同心愛的樹木罹患褐根病必須捨棄,年過中年後,就是不斷地告別, 詩人前輩的逝去,時間的長河卻無法停留,一直仍推著你前進。 仍在前進,對於寫作的熱情也亦是如此。吳晟的書房擺著世界各國的詩人的著作,當有一天,雙腳再也無法前行,心靈的自由仍可以相依相伴前往遠方。 導演巧妙運用許多自然景觀,乾枯的河床、
Thumbnail
2022-09-18
21
在沒入黑暗密林後,尋找光之路。- 花蓮好地下中心《隻手之音 蕭琬臻攝影個展》玩沙的孩子背對坐著,在無憂慮的背影下, 若大的黑影襲來, 是拉開人生序幕的啟示。 童年釀成的黑夜,索求的期待與落空。 想衝破天際的飛機卻始終墜落。 水邊廢棄的空屋, 內心空洞迴盪的聲音, 隨著波紋擴散。 深處掙扎的火焰,被擋在關閉的門內。 漸漸那縫隙也消失,封閉之後, 再也沒有門。
Thumbnail
2022-08-24
18
於死亡中前行,宗教博物館特展《生死晝夜》之旅 當你出生的那刻起,死亡的陰影就朝著你逐步接近。亞洲文化避諱著談論死亡,不過,一旦感知人將有一死,對於生的渴望,與生命意義的追求會更為清晰。
Thumbnail
2022-08-07
27
哀傷裡藏著對萬物萬事的溫柔_讀陳夏民《失物風景》+ 書摘節錄《失物風景》封面的裝幀極美,淺藍的樹影像是倒映於河水裡,白色標題字蝕刻書封,若隱若現被嵌入風景裡,逐漸失去形體。 「若我先離開就不算是被拋棄了吧。」
Thumbnail
2022-07-1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