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選舉將近,話題可說是越來越火熱.高雄市長選舉的新聞更是每日一更.然而口水之外,作為一位高雄首投族卻看不到哪位市長候選人針對這個城市的問題,資源進行盤點並進而提出一個較為整體的方針.失望之餘更不願家鄉的未來葬送在無謂的鬧劇中,在此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也算是對這座我所愛的城市略盡棉薄之力.
要討論一城市現今所面臨困境,釐清脈絡.畢竟今日之業非一朝一夕一黨一派所為.若不了解,又如何能解這積累已久的沈痾?
高雄,古稱打狗,因著有天然良港腹地廣大等先天優勢,港都之名早已確立.1960年代因著全球化經濟以及國民黨政府主導的經濟政策下,先後被迫接下加工出口與石化重工等吃力不討好的角色 , 撐起了台灣所謂”經濟奇蹟”的大半片天.前者在公視”奇蹟的女兒”中相當完整的刻畫出其苛刻的勞動環境.遺憾的是,如今的我們看了竟依然是心有戚戚焉.後者的影響不用講,是每個高雄人心中永遠的痛.而上述這即是現今“低薪”與“高汙”這高雄兩大難以抹滅標籤的濫觴.
除了擔任推進台灣經濟成長的“主坦位”外,高雄在台灣民主進程也擔任重要的角色.早從日治時期農工運的抗爭運動就十分活躍,有簡吉領導的“農民組合”,多次串連引發大規模的農民運動 而台灣歷時最長的工運 ,即是由“高雄機械工友會”會長黃賜所發動的“淺野水泥罷工運動” 再到二二八事件時,高雄作為國民黨軍南部登入點,亦有”雄中自衛隊“等歷史. 再到影響台灣民主深遠的”美麗島事件“. 上述的事件除了留下豐富的歷史資產,更重要的是能藉由回顧形塑出對這城市的共同記憶.
在都市計畫問題上,或許許多人不知道,高雄其實是台灣最早進行都市計畫的城市之一,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由“日本都市計畫之父”後籐新平所主導.從小琅琅上口的一心二聖...十全,正是啟源於當初.然而後續因二戰爆發停擺,而後又經歷國民政府敗退來台,此計畫自然也就無疾而終.而高雄後續非但不再有類似完整的都市計畫,反而因為60年代“家庭即工廠”的現象,後續引發即“住宅咬工廠,工廠咬農地”等土地問題,使得高雄是全台“農地違章工廠”最為嚴重的區域之ㄧ,其所造成的環境問題至今仍沒辦法得到有效解決.
而如今經過多年的抗爭以及氣爆事件的後續影響,五輕總算是以退場落幕. 鄰近市區的502兵工廠在懸宕多年過後也已拍板遷址.這些預計新釋出的大片土地,再加上原先有大片閒置土地的高雄軟體園區 路竹科學園區,以及仍在規劃中的大林浦遷村計畫.高雄在未來幾年將有大量的可重新做規劃的土地資源,然而這究竟是轉機抑或是危機,之後會在(下)篇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