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故居

李小龍故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李小龍故居

趙:「吓——我讀得書少,你唔好呃我!
——此處就係『#李三腳』故居?!
⋯⋯」

錢:「⋯⋯飛沙走石、東歪西倒——所謂
『中國電影 #世紀之星』舊居?乜好
似畀人『踢館』恁樣!」
孫:「間屋經再三改建,當然面目全非
啦!——過往係『#羅曼酒店』;
今日據聞會變成乜乜『#國學
究中心』喎⋯⋯」
「『國學』?!——我⋯⋯哇⋯⋯哇!」
李突然從大家身後衝出,大叫,躍起,起飛腳——風 · 雷 · 電⋯⋯
趙、錢、孫三人眼未睇定,已被嚇得心膽半裂,而耳邊左右忽又響起陣陣新興的「#大灣區」言語,此起彼落,似從附近九龍塘一帶之學校傳來;其中有小童唱遊聲、有老師訓話聲、有「阿門」誦經聲、更有「起來起來」聲⋯⋯頭轉回來,三人發現面前故居的殘壁上留有幾行工楷小字,踏前看真:
#學術本無國界。『國學』一名,
前既無承,將來亦恐不立,特爲
一時代的名詞;其範圍所及,何
者應列國學,何者則否,實難判
別。
2019年 #2月20日 敬錄
#錢賓四 先生《#國學概論 ·弁言》
李 字」
李?——
「噫!渠呢?!⋯⋯」
#以無限爲有限
#以無法爲有法
#真誠地表達自己
圖片來源:本社攝影、網路。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香港新中史學社的沙龍
8會員
13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銳 逝世】 2019年 #2月16日 盡揭韶山真面目 永辭血海僞自由 毛澤東眾多祕書中,李銳是少有得「#善終」的一位——在「中共集團」裏互相撕咬,受傷是必然的。但作為毛澤東的「#筆桿子」,都曾經
【#食不厭精】 2019年 #2月11日 香港「#美食天堂」此招牌曾光照世界數十年:有「番鬼佬」不遠千里而來爲食「#香港海上鮮」;有萬千「#工廠皇后」、「#學生王子」夜夜圍在戲院門外推車檔大啐「#牛雜
【#當年今日】 2016年 #2月8日 及 #2月9日 (丙申大年初一、年初二) ——「#年初一旺角衝突」(「#魚蛋革命」) 三年來,旺角街道的地磚已留不住當晚青年「#暴徒」的手印,也沾不上一串串「#
作者:無物 2019年 #2月8日 作為「#中大人」,尤其是「#新亞書院」學生,對「#鴨仔團」和「#大媽」騷擾我感受至深,亦尤其憎惡。平日趕 2 號巴上本部,一星期總有幾天撞正「#蝗國人」結隊成群,喧
作者:言公 2019年 #2月7日 (己亥大年初三) 上學期讀完「#行政法」(administrative law),再一次消磨我對「#司法抗爭」的熱情。未讀此課程前,我曾以為「行政法」是教人如何痛毆
【英女王 #伊利沙伯二世 即位】 1952年:英王 #喬治六世 駕崩,長公主伊利沙伯(#伊莉莎白、#伊麗莎白)在肯雅訪問途中驚悉噩耗,即回國繼位——是爲「伊利沙伯二世」(翌年 #6月2日 於倫敦西敏寺
【#李銳 逝世】 2019年 #2月16日 盡揭韶山真面目 永辭血海僞自由 毛澤東眾多祕書中,李銳是少有得「#善終」的一位——在「中共集團」裏互相撕咬,受傷是必然的。但作為毛澤東的「#筆桿子」,都曾經
【#食不厭精】 2019年 #2月11日 香港「#美食天堂」此招牌曾光照世界數十年:有「番鬼佬」不遠千里而來爲食「#香港海上鮮」;有萬千「#工廠皇后」、「#學生王子」夜夜圍在戲院門外推車檔大啐「#牛雜
【#當年今日】 2016年 #2月8日 及 #2月9日 (丙申大年初一、年初二) ——「#年初一旺角衝突」(「#魚蛋革命」) 三年來,旺角街道的地磚已留不住當晚青年「#暴徒」的手印,也沾不上一串串「#
作者:無物 2019年 #2月8日 作為「#中大人」,尤其是「#新亞書院」學生,對「#鴨仔團」和「#大媽」騷擾我感受至深,亦尤其憎惡。平日趕 2 號巴上本部,一星期總有幾天撞正「#蝗國人」結隊成群,喧
作者:言公 2019年 #2月7日 (己亥大年初三) 上學期讀完「#行政法」(administrative law),再一次消磨我對「#司法抗爭」的熱情。未讀此課程前,我曾以為「行政法」是教人如何痛毆
【英女王 #伊利沙伯二世 即位】 1952年:英王 #喬治六世 駕崩,長公主伊利沙伯(#伊莉莎白、#伊麗莎白)在肯雅訪問途中驚悉噩耗,即回國繼位——是爲「伊利沙伯二世」(翌年 #6月2日 於倫敦西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