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治領(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們有想像過親中與親美之外的另一路嗎?就是香港自治,建立香港的實然主權,在時機成熟時,香港自治領成立。
這是擺脫依賴,自立自強的方法。
城邦論影響小弟極深,因為書中所描述的香港,是富含深厚文化、深遠歷史的。香港人不是無根草的,更令我認定香港就是我的故鄉,我的鄉下。看完不禁令我思考能夠寫出本土論述《城邦論》的陳雲是甚麼人?這人一定是極為熱愛香港,否則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論述。(我本人與他完全不相識)
陳雲是一個在德國讀民俗學的博士,是一個學者、作家、語言學家、藝評人,專欄作家、教授講師,更曾任藝術發展局策劃及研究總監、民政事務局研究總監,負責政策研究及政治顧問,更得過文學獎、藝術評論獎、書獎等。
再看看他的著作:《深水埗,大家捱出頭的地方》《灣仔,小康興家的地方》《元朗,懷鄉戀土的地方》等,能寫這些書足以顯示他對香港的歷史有深入的研究。
《中文解毒——從混帳文字到通順中文》《中文起義——破解文化操縱,捍衛民主語言》《廣東雅言》《粵語學中文,愈學愈精神》等,他對廣東話以及中文的理解、研究也十分深入,更是真心真意的推廣。
《香港遺民論》《香港保衛戰》《終極評論,快樂抗爭》《身土不二——中港超限戰》等一系列的書,建立起香港本土的論述,建構起香港的本土文化。

他寫的眾多(50有多)著作,全都是香港的文化、歷史、語言、文字、民間傳說、政治論述等最重要最重要的人文思想,當中還有一些儒佛道等思想的著作。
我相信只有極度熱愛香港的人才有心思寫出這些書出來,你能告訴我一個比他更熱愛、更熟悉香港文化的人嗎?
但現實是,我們竟然不相信他,卻相信那群劣績斑斑、毫無建樹更霸佔資源的人,這除了因為我們愚蠢、懶惰,還有甚麼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和黑警一樣,又唔做野,又唔讀書。(其實都不是唔做野,看看精美文宣、連濃牆、遊行示威、國際戰線等,但真的唔讀書)
所以請做野,請做一些建立香港文化的事,文化包括音樂、飲食、藝術、語言、文字等的創作,把香港的文化再次建立起來。
所以請讀書,讀多一點有關香港文化、歷史、政制、經濟、法律等的書,建立對香港的認識與歸屬感。同時我們也要明確指出中共對香港的入侵與欺詐,例如:從前的臨時立法會、立法會功能組別、分組點票、特首小圈子選舉、各種DQ、移民審批權、大白象的基本建設等處處剝削香港人基本權利的行徑,這些是要狠狠的寫進文宣,文宣不能只是精美,更要言之有物,讓所有香港人甚至國際了解我們的行動目的。
我們不能只是賣弄悲情,面對著極權,我們需要的是真實不虛、直正不阿,所有的虛無飄渺、無稜兩可都只會淪為極權的助燃劑。
切記文化是我們最強的武器,只有建立起我們的共同文化,認識香港的歷史文化,才能把”光復香港”實踐出來。("光"代表文化、"復"代表歷史)
記得看過一句話:「政治解放,要由意識解放與文化分析開始」,文化分析從眾多陳雲先生的藉作中看到,意識解放是指甚麼,就是開放你守舊的世界觀、價值觀,反思你自己的記憶以及意識的組成。
前天看到一單新聞,”珠海橫琴澳門口岸及延伸區將實施澳門法律至2049年。”,你們有想像過若果大灣區是實行香港法律會是怎樣?你們敢去思考嗎?陳雲就曾經提及過了,這個例子也可以說是思想的解放,放下偏見,不仿大膽想像。
陳雲被稱為國師是十分合適的,有對香港的熱愛、有豐富的履歷與能力、有宗教信仰、又是一位武術家、修行人,就像武俠小說的人物,但你們一定一定記住,你們要追隨的並不是人,而是論述及理論,因為人會死、人會變,但理論卻會長存而且會演化。
城邦論系列的確說出了香港的出路,但欠缺了一樣東西,就是大麻了。光復香港如果有大麻的相助將會快速回復,更會從後趕上,青出於藍。
在中美夾縫中,我們能擁有歐美的高品質藥用、精製大麻,我們也能擁有中国極龐大的工業用、纖維用大麻與漢麻CBD,這些你能想像嗎?
華夏復興更不能沒有大麻,因為大麻就是華夏最重要的植物,最重要的經濟農作物,最重要的原材料,因為中國就是大麻之鄉,也是把大麻多功能性發揚開去的原產地。
想再說一說香港的本土組織,再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6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潛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香港的特殊地位與國際關係來自《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以及《美國香港關係法》,在2011年的城邦論已經大書特書,到了現在的2019年,因為美國《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這些關係清晰了,同時也遍地開花。美國隱形之手,具體又立體的出現,高舉美國旗的目的是拉美國入局,
對於現在香港的情況,我其實是興𡚒莫名的,人們如此的關懷這個社會、關心身邊的人與物,這是難能可貴的,當然除了政權與警察的濫權濫捕濫暴讓人悲痛之外,所以請你們再作深一層的思考。 曾幾何時我極討厭香港,人們的自私自利、冷漠善忘愚蠢等,香港只是一個奴隸訓練場。
世上最了解毒品的會是誰?毒販與警察。對,醫生可能了解毒品的原理,但他們卻不會使用,他們不會知道實際的效果,而毒販、警察與使用者卻清楚了解毒品的效果。
美國當然不可信,所有政府都必須質疑,更何況這個全球最大的壟斷式資本主義國家。 我們一直把香港視為中英的交峰,但實際上,美國卻是幕後那個隱形的操控者,除了港元與美元掛勾,這種貨幣是主權的體現外,更有香港關係法來告訴全世界:「在美國的控制下,香港是不同於中国的,大家盡情在香港投資搵錢吧!」
民主是抽象的,形而上的,甚麼是民主?直接民主?間接民主?這是一個讀哲學博士的人寫多少論文也回答不了的問題,結果唯一能夠讓你理解民主的,量化民主的就是選舉了。因此極權政府只要讓你們投票,只要製造一兩個自稱民主的黨派,如民主建港聯盟、民主黨等讓你投票,就讓你們產生了自以為活在”民主”國家的幻覺了。
一個沒有國際支持,沒有班底,沒有臨時總統的《臨時政府宣言》絕對是假的!這只會是一個被指控為”分裂國家”的行為,這不會獲得國際支持的,就像”寧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一樣,也就像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一樣。 我們要的是建立一個長久治安的香港國,不是只有剎那光輝的香港國。
香港的特殊地位與國際關係來自《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以及《美國香港關係法》,在2011年的城邦論已經大書特書,到了現在的2019年,因為美國《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這些關係清晰了,同時也遍地開花。美國隱形之手,具體又立體的出現,高舉美國旗的目的是拉美國入局,
對於現在香港的情況,我其實是興𡚒莫名的,人們如此的關懷這個社會、關心身邊的人與物,這是難能可貴的,當然除了政權與警察的濫權濫捕濫暴讓人悲痛之外,所以請你們再作深一層的思考。 曾幾何時我極討厭香港,人們的自私自利、冷漠善忘愚蠢等,香港只是一個奴隸訓練場。
世上最了解毒品的會是誰?毒販與警察。對,醫生可能了解毒品的原理,但他們卻不會使用,他們不會知道實際的效果,而毒販、警察與使用者卻清楚了解毒品的效果。
美國當然不可信,所有政府都必須質疑,更何況這個全球最大的壟斷式資本主義國家。 我們一直把香港視為中英的交峰,但實際上,美國卻是幕後那個隱形的操控者,除了港元與美元掛勾,這種貨幣是主權的體現外,更有香港關係法來告訴全世界:「在美國的控制下,香港是不同於中国的,大家盡情在香港投資搵錢吧!」
民主是抽象的,形而上的,甚麼是民主?直接民主?間接民主?這是一個讀哲學博士的人寫多少論文也回答不了的問題,結果唯一能夠讓你理解民主的,量化民主的就是選舉了。因此極權政府只要讓你們投票,只要製造一兩個自稱民主的黨派,如民主建港聯盟、民主黨等讓你投票,就讓你們產生了自以為活在”民主”國家的幻覺了。
一個沒有國際支持,沒有班底,沒有臨時總統的《臨時政府宣言》絕對是假的!這只會是一個被指控為”分裂國家”的行為,這不會獲得國際支持的,就像”寧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一樣,也就像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一樣。 我們要的是建立一個長久治安的香港國,不是只有剎那光輝的香港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Thumbnail
陳欽生藉由的生命故事,關注威權下受難者的心理創傷,以及我們能提供什麼幫助。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很多年前有首老歌,名為「香港香港」,歌詞中寫道:「說一聲香港 香港 你永遠是尋夢鄉,香港香港你那色調難忘,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雖然我對香港沒有鄉愁,但三次到訪香港,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 過往的職涯中,曾經與香港人共事約莫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卻讓我感受到不少的價值觀衝擊,香港因為歷
Thumbnail
我問了AI,M$Copilot回答的不怎麼樣,Claude 3 倒回答如下,有模有樣,好像在寫易於理解的論文摘要,所以直接引用: 我問:你是社會學家,請詳述香港公屋、新加坡公屋、與台灣的有何不同?台灣為何又有國民住宅、社會住宅,其有何不同? Claude 3 答: 香港、新加坡和台灣在公共
Thumbnail
去年6月間有機會審閲譚嘉明先生的博士學位論文《九龍城華人社區與「樂善堂」的建立與發展》,頗感興味,也對於香港史的研究議題,增長不少知識。譚嘉明先生這篇文章有兩個重點 ,一是〔九龍城華人社區的發展簡史〕;另一個重點是〔「樂善堂」的建立與發展〕。
Thumbnail
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共同決定   好書分享:台灣國家的進化與正常化(第二版) 作者:陳隆志博士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出版 因楊醫師而獲贈的一本好書,也因為聽了要有一個人而知道這位麻豆考試第一名的陳隆志博士。可是在此之前,可從來沒有從這樣一個國際法的角度來認知與理解台灣應該有的定位何在,又
Thumbnail
人為的地界可以在頃刻之間就敲定,但一方水土就如同生於其中的一方人一樣,人不能一夜之間從嬰兒變成大人,香港社會的建立、權力的衝突、文化的形成、思想的傳承,過程就更漫長,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了解香港人的由來,我們就必須用自己的視角去看香港如何成為香港。
Thumbnail
我一直都喜歡讀胡晴舫的散文,因為她的選題、角度和想法總能引起我這個城市人強烈共鳴和深入反思,而這一本散文集令我尤其感觸。 前半部是作者分享過去在各地生活期間的人與事,思考當地獨特的人文風情。我向來好奇他人對香港的想法,結果不失所望,從她筆下看香港確實奇特有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Thumbnail
陳欽生藉由的生命故事,關注威權下受難者的心理創傷,以及我們能提供什麼幫助。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很多年前有首老歌,名為「香港香港」,歌詞中寫道:「說一聲香港 香港 你永遠是尋夢鄉,香港香港你那色調難忘,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雖然我對香港沒有鄉愁,但三次到訪香港,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 過往的職涯中,曾經與香港人共事約莫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卻讓我感受到不少的價值觀衝擊,香港因為歷
Thumbnail
我問了AI,M$Copilot回答的不怎麼樣,Claude 3 倒回答如下,有模有樣,好像在寫易於理解的論文摘要,所以直接引用: 我問:你是社會學家,請詳述香港公屋、新加坡公屋、與台灣的有何不同?台灣為何又有國民住宅、社會住宅,其有何不同? Claude 3 答: 香港、新加坡和台灣在公共
Thumbnail
去年6月間有機會審閲譚嘉明先生的博士學位論文《九龍城華人社區與「樂善堂」的建立與發展》,頗感興味,也對於香港史的研究議題,增長不少知識。譚嘉明先生這篇文章有兩個重點 ,一是〔九龍城華人社區的發展簡史〕;另一個重點是〔「樂善堂」的建立與發展〕。
Thumbnail
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共同決定   好書分享:台灣國家的進化與正常化(第二版) 作者:陳隆志博士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出版 因楊醫師而獲贈的一本好書,也因為聽了要有一個人而知道這位麻豆考試第一名的陳隆志博士。可是在此之前,可從來沒有從這樣一個國際法的角度來認知與理解台灣應該有的定位何在,又
Thumbnail
人為的地界可以在頃刻之間就敲定,但一方水土就如同生於其中的一方人一樣,人不能一夜之間從嬰兒變成大人,香港社會的建立、權力的衝突、文化的形成、思想的傳承,過程就更漫長,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了解香港人的由來,我們就必須用自己的視角去看香港如何成為香港。
Thumbnail
我一直都喜歡讀胡晴舫的散文,因為她的選題、角度和想法總能引起我這個城市人強烈共鳴和深入反思,而這一本散文集令我尤其感觸。 前半部是作者分享過去在各地生活期間的人與事,思考當地獨特的人文風情。我向來好奇他人對香港的想法,結果不失所望,從她筆下看香港確實奇特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