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網友提問:乳化劑[Span vs.Tween]的差別? 又其與「HLB值」的連繫?...
乳化劑[Span vs.Tween]差異在哪?
品名「Span 與 Tween」系列的乳化劑──皆屬「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由「親水端」的[去水山梨醇(sorbitan)] 分子→ 酯化結合「親水端」的不同種類&數目的[油分子]→形成兼具「親油/親水」特性的[表面活性劑]分子結構。
其中「Span 與 Tween」最大的差異在──「親水端」的[去水山梨醇(sorbitan)] 分子,是否有化學修飾接上[Polyethylene glycol(-PEG)]官能基?
以Span 20 & Tween 20為例:
- Span 20,INCI:Sorbitan Monolaurate = 去水山梨醇 + 1個[月桂酸(laurate)]分子。
- Tween20,INCI:Polysorbate 20 = 乙氧基化(ethoxylation)的去水山梨醇] + 1個[月桂酸(laurate)]分子,其中[-PEG]總數20個。
Span 20 & Tween 20 - 分子結構(示意圖)
所以從結構上也能發現:
- Tween系列的「親水端-空間占比」顯著 > Span系列者──相對能抓住更多水分──因此更加「親水」。
故Span 與 Tween表現出來的「HLB值*」就有明顯差異,如下圖「紅框」所示:
* HLB 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number)為「親水/親油-平衡比」的概念→表示:某分子的親水/親油程度──通常 HLB值愈高,表示該分子「親水性」愈高;反之,HLB 值愈低,則代表該分子「親油性」愈強。
另外「相同品名(系列)」後段的「不同的數字」(e.g.Span 20、40、60...)──表示所接[油分子]不同──原則上(並非一定*):數字越大→[油分子]的碳數越多(=親油端-越長) = 更「親油」,更偏愛與[油相]處在一起!
例如:
- Span 20,接1個[月桂酸(laurate, C12)]分子;
- Span 40,接1個[棕櫚酸(palmitate, C16)]分子;
- Span 60,接1個[硬脂酸(stearate, C18)]分子;
- Span 80,接1個[油酸(oleate, C18:1)]分子。
所以Span 80的HLB值(=4.3),就明顯 < Span 20 的HLB(=8.6);Tween系列亦同。
不同數字(編碼)之[Span & Tween]乳化劑HLB值
* 例如Span 85 與 Tween 65──因為是接3個[油分子]結構──所以「親油性」反而比Span 120 與 Tween 80更強。
HLB值:Span 85 vs. Span 120 與 Tween 65 vs. Tween 80
乳化劑[Span/Tween]與HLB值?
因為「Span 與 Tween」系列-乳化劑:所包含的HLB值範圍廣,加上 HLB 值具有「加成性」──所以Span 與 Tween非常好應用,來配製各種「所需HLB」的乳化體。
- 首先,不同 HLB 值的乳化劑,有不同特性與用途,配合「被乳化物」需求選用。
- HLB 值具有「加成性」──例如:A 乳化劑+B 乳化劑,混合後 HLB 計算如下...
- 所以若要乳化的「混合油脂(如下)」,其所需 HLB=9.39 (O/W),則乳化劑之 HLB 應選擇落在 8~10 之間者為佳。
- 因此,若用 Span60(HLB=4.7)及 Tween80(HLB=15)來乳化上述混合油脂(HLB=9.39, O/W),兩支乳化劑的配比計算如下:
最後補充提醒:
- HLB 值理論,發展於 1950~60 年代,針對非離子型乳化劑體系。
- 實際配方應用上,選擇了合適的 HLB 值乳化劑──並不能保證乳化 100%安定,還需加以測試、驗證與調整。因為配方中其他成分的交互影響(如電解質、pH 值、溶解度等);或操作手法(水入油相、油入水相、冷操作或熱操作等),均會影響乳化體的穩定性──但此HLB理論,不失為簡易篩選乳化劑的參考指標之一。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