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賽道狂人》天才與庸才之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看完《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or Le Mans '66 ),真讓人有種「悲涼的可笑」之感——這真是個諷刺故事呀,大辣辣地嘲笑福特二世真是個迂腐顢頇又意氣用事的老闆,而福特公司則是個財大氣粗又充斥馬屁文化的二流企業;但悲傷的是,真正的天才與有膽識的創新者,因為需要資金援助實驗,則必需遭受庸才的濫用與擺道。

1. 電影名稱英美各不同

在美國上映時,《賽道狂人》的片名是 Ford v Ferrari,暗示故事的主題是圍繞在美國福特與義大利法拉利之戰,而且 Ford v Ferrari 這樣的片名,還刻意地把 Ford 放在 Ferrari 前面,凸顯福特公司在二戰之後帶給美國的光榮歷史。
不過,有趣的是,除了美國(還有台灣XD)之外,英國與其他國家的本片片名則是Le Mans '66,這樣的片名所傳遞的重點則是圍繞在1966年的24小時利曼賽,而當時在這場比賽會出現奇蹟,則是因為 Carroll Shelby 和 Ken Miles。事實上 Le Mans ’66 才是故事真正的重點,也就是 Shelby 和 Miles 這兩位車手兼跑車設計師的創造突破、矢志不渝、忍辱妥協、真摯情誼、外加被福特公司設陷擺道的故事。
顯然,Ford v Ferrari 這樣的片名是想強調福特公司真是66年利曼賽的幕後英雄,並且符合福特即是美國精神的代表。畢竟假若在美果使用 Le Mans '66 這樣的片名,觀影者會把注意力放在這場比賽的真正英雄(Shelby 和 Miles),而福特二世馬上就會變身為不識貨又阻擋天才的平庸之輩。

2. GT40其實是掛牌福特的英國車

GT40的問世始於福特二世因為購買法拉利不得的復仇之計,是個財大氣粗的灑錢計畫,唯一目的就是要贏過一直在利曼賽連莊的法拉利(1960-65的連續冠軍)。
不過,福特內部並沒有強悍又懂得賽車的汽車設計師,於是一開始福特公司是到英國買公司,1963在英國交由Lola汽車公司設計一款新的賽車,命名為GT(Grand Touring),意思是一種適合長征的性能好車。不過,這個由 John Wyer 設計師所帶領的團隊,並沒有讓這輛 Lola 設計的 GT 在 1964 奪冠。於是,福特公司把 Lola 這輛英國車運到美國交給 Shelby。
恰巧 Shelby 之前早已經因病退役,自己開了家叫做 Shelby American 的汽車公司,專門設計高性能好車。此時的 Shelby 與 Miles 已是合作無間的好友,於是 Shelby 帶著 Miles 一同到福特設計與測試來自 Lola 的這輛 GT。
果然,在接下來的許多戰役,由 Shelby 和 Miles 合作的這輛車開始稱冠也,到處得名,尤其是在1966年,先是在佛羅里達州的 Daytona 獲得 2000公里耐力賽的冠軍(福特GT包下一二三名),續在 Sebring 的12小時耐力賽再包下前三名,最後是在法拉利已經連貫六次冠軍的歐洲利曼賽奪冠,順便包下前三名。真是英勇華麗的戰績,讓福特二世真是笑不攏嘴,狠狠地掌臉當初瞧不起福特的安佐法拉利(Enzo Ferrari)。
不過,仔細想想,這輛打著福特標籤的GT40,除了資金,其他都是外包——底盤來自英國的 Lola 公司,設計師來自 Shelby American 公司,至於另一位設計師、測試師、兼車手的 Miles,則是英國人。

3. 窮得只剩錢的迂腐福特

《賽道狂人》最後,也就是在66年的24小時利曼賽的終點線之前,Miles 已經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創下的紀錄,也已經穩拿冠軍時,此刻了無遺憾的 Miles 決定不讓 Shelby 難做人,願意配合當時福特公司副執行長畢皮(Leo Beebe)的諛媚建議,同意刻意放慢速度,等待另外兩輛穩居第二與第三名的GT40並肩衝向終點線,留下三輛福特冠軍的歷史留影。
當畢皮提出這種無理的要求時,福特二世如果是個英明的執行長,肯定可以當場拒絕,但是,福特二世不但沒有表示否定,甚至樂觀其成。此舉即可識得福特二世的顢頇迂腐與無知可鄙。
想想看,一輛車能夠在24小時之內,沒有過熱而燃燒起火、沒有失去煞車而失速亂衝、也沒有因為過勞過累而衝向觀眾,反而可以一直維持在每分鐘七千轉並且超過兩百公里的時速,甚至在直線時超過時速三百公里,這些人與車的能耐與技術,已經都是無比天才的專業,結果竟然因為一個愚蠢的胖子,被另一個傲慢的馬屁精蠱惑,而說他想要看自己出錢購買的天分與創造,組織成一幅譁眾取寵的恭維留影。這張歷史之照,不僅不是福特二世的榮耀,反而是種羞恥,證明他享受阿諛奉承與好大喜功,同時不懂專業也踐踏天才,除了腰纏萬貫之外,萬無一是。
如此,再對應賽事激烈之時,恰巧來到午餐時間,福特二世不顧自己的車隊與車手正在咬緊牙關力拼冠軍,卻偕同美妻中途離席搭乘私家直升機去享受午餐,就更能體會這位CEO是多麼荒謬可笑,還有他所重用的副執行長畢皮是多麼逢迎諂媚。雖然在《賽道狂人》裡,法拉利在眼見奪冠無望又怒火中燒之時,也被刻畫得有點滑稽可笑,但是這位在自家最後一輛跑車離開賽道之前,都始終坐鎮的法拉利,根本遠遠超越不明事理又荒唐昏瞶的福特二世。
不僅法拉利瞧不起福特,連義大利整隊都忍不住訕笑搭著直升機去喝紅酒又吃大餐的福特本人。如此,福特不僅是法拉利所言,只懂搭個醜陋工廠製造醜陋車輛的紈褲子弟,連帶還不尊重自己重金聘來的天才專家與車手。果然是沒有品味又窮得只剩錢的庸夫。

4. 無能為力的艾可卡

當時,在福特二世身邊的高階主管除有畢皮之外,副總裁艾可卡(Lee Iacocca)也是位重要人物,雖然他的地位不若畢皮,較為人輕言微,但是他心知「三車一影」之計不可行,無奈無權介入也無能抵抗,只能暗中袒護最前線的 Shelby 與 Miles,盡量為他們爭取空間為所欲為。
電影雖然沒有多所著墨,但是艾可卡也是美國汽車世界的重要人物,他任職福特汽車的三十多年,主持野馬(Mustang )和 Pinto的創世,也幫福特大大賺了好幾筆。但是昏庸的福特二世跟艾可卡翻臉,開除這位專家,又是一次的不尊重專業。於是艾卡可加入福特的對手克萊斯勒公司,繼續幫克萊斯勒賺錢。當艾可卡在福特,是福特最賺的日子,後來他到克萊斯勒,則是克萊斯勒最賺的幾年。這麼會賺錢的金母雞,因為福特二世不爽就解雇,真是有錢好任性。

5. Miles 提出的輕盈車體

在 Miles 刻意放慢速度與其他GT40並肩或冠的比賽結束之後,雖然當場大失所望,非常遺憾,但是 Miles 就是天生的勇士,在每一次的勝利之後,不是沉溺於獲獎的光榮甜果,而是計畫下一次的獲勝。於是,在眾人衝向原本應是亞軍的 Bruce McLaren 時,Miles 搭著 Shelby 的肩膀告訴他,雖然現在的 GT40 很快,但是可以更輕盈,或許採用鋁製底盤,就能更輕更快。
後然,果然在66年的比賽之後,兩人開始實驗鋁製底盤的下一代,名為 J-car 的 GT 系列。電影中 Miles 因為高速失速起火的厄運,就是正在進行J-car鋁製底盤的實驗。
這是非常悲傷的一刻。Shelby 與 Miles 在遭遇許多不公允與背叛的離譜待遇之後,繼續為這家不珍惜天才也不珍重專業的公司賣命,結果,卻真的出賣身體、犧牲生命,不只讓 Shelby 失去好友,也讓摯愛他的家人留下無限遺憾。實在無法想像小男孩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親葬身大火,該有多驚恐悲鬱。
天才待在昏庸領導的企業之下,真是既無奈又浪費。無奈,因為金錢是舞台,如果沒有福特出資,天才怎有發揮無限的機會;浪費,因為庸才不懂天才也不珍惜才華,所有的人事充其量都只是與金錢一樣的資源,也都是消耗品。
《賽道狂人》在嘲笑完福特二世之後,最後只剩唏噓,嘆息人間令人費解的通則:天才無好命,庸才掌好運。

6. 隆隆的引擎聲真的好療癒

《賽道狂人》以非常技巧的故事手法,揶揄這位繼承代表美國創業家精神的福特二世,以他自以為傲的 GT40 三冠合影,證明他的財大氣粗與顢頇迂腐。
與此同時,一輛宛若藝術的汽車,是來自許多知識與堅持、實驗與冒險,Shelby 與 Miles 即是這種創作之代表,也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Christian Bale 所飾演的怪人 Miles,真是怪得讓人好愛。Bale 就是有飾演奇人的精準演技,無論是殺人狂(《美國殺人狂》American Psyco, 2000)、蝙蝠俠、或是賽道狂人,都讓人好信服。
而 Matt Damon 所飾演的 Shelby,雖然沒有 Bale 的 Miles 來得精湛,但是 Damon 每次展現出「我挺你」或「我幫你擋」的模樣時,也隱約有種帥感。故事最後,當 Damon 帶著扳手來到 Miles 遺孀的家,與 Miles 的兒子小聊之後,感傷到眼框紅一圈,只好道再見並跳回車上,沉浸在轟隆隆的引擎聲中,慢慢深呼吸、漸漸穩定情緒。
車子真的是這類愛車人的好朋友,工作與生活都與汽車相連之外,連隆隆引擎聲都是孤寂空洞中最寬慰暖心的療癒之音。
我也好愛車子的隆隆引擎聲。每當憂鬱之時,我最愛躲進車子開車遠行,一個人窩縮於車體在黑夜中奔馳,沉浸在隆隆的引擎與轟轟的音樂,那是種回到母體的療癒,宛若躲回母親溫暖的堡壘,聆聽母親規律的心跳,真是萬分享受與喜悅。於是,《賽道狂人》不只有起伏的劇情,還有療癒的轟隆車響,就算只是去戲院不小心睡著,也很值得。
avatar-img
2.1K會員
233內容數
《科幻電影希米露》提供多面向與多層次的故事閱讀與思考。每個電影,都有個故事的時空,透過歷史與文化的解讀,就能找出詭異故事的金鑰、理出奇幻故事的脈絡、也能解開任何不羈電影的思路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希米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9年的六月時,在台北電影節有個「明日.台灣」單元,其中有兩組製作品質相當不錯的「驚悚劇場」短片,近日才知道,原來這七部片都是由鏡文學製作。在這七部短片中,我最喜歡的兩部是〈住戶公約第一條〉和〈樂園〉,其次是〈肇事者逃逸〉與〈虎〉。
由一個離奇的命案,陳述一群印地安原住民的歷史,再由這群因石油致富而生活奢侈的印地安人,導向一連串難以破解的連環謀殺案,再由此挖掘出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崛起歷史,以及早期的辦案方式、瓶頸、突破、與過程。於是,《花月殺手》是一本多面向的綜合歷史,不僅是歐塞奇族的傳記,是私家偵探走向FBI國家調查的移轉過程。
這部影集更令人激賞之處,應該是劇中呈現的多元性別與多元家庭。無論是哪種家庭、哪種性別,到底都是「人」。不是因為性別的傾向,而產生家庭的問題;當然也不是家庭的形式,而產生性別的混淆。純粹都是個人,以及個人的修習與修養。
《窒息》是部相當難以理解的驚悚心理劇,這篇文章將會解答:1. Olga舞蹈時為何極度痛苦?2. 最後Susie到底變成什麼?3. 躺在病床上的女人是誰?4. 為何會有農場的劇情?5. 老醫師Josef為何必須親身見證儀式?6. 儀式到底在作什麼?7. 為何故事要發生在舞蹈學院?
如果你喜歡《雲端情人》的人類與AI愛情故事,實在不該錯過《雲端幸福計畫》;如果你喜歡《攻殼機動隊》裡頭AI與機器人對存在的疑惑和思索,也不該錯過《雲端幸福計畫》;又或者你曾驚奇《關鍵報告》裡被網路全面監視的驚悚,那還真不該錯過《幸福雲端計畫》。
在《離開太陽系》,無論是星球的天然條件與改造計畫,或是太陽系外的宇宙,滿滿都是知識與推論,不只有科學角度,有歷史上的發現與臆度,還有這些星球在科幻電影與小說中的想像與詮釋。對於喜歡探索宇宙、星球科學、或是揣卜未來的讀者,都能在此書讀到有趣的內容,肯定是源源不絕的未來科技靈感與末世題材。
2019年的六月時,在台北電影節有個「明日.台灣」單元,其中有兩組製作品質相當不錯的「驚悚劇場」短片,近日才知道,原來這七部片都是由鏡文學製作。在這七部短片中,我最喜歡的兩部是〈住戶公約第一條〉和〈樂園〉,其次是〈肇事者逃逸〉與〈虎〉。
由一個離奇的命案,陳述一群印地安原住民的歷史,再由這群因石油致富而生活奢侈的印地安人,導向一連串難以破解的連環謀殺案,再由此挖掘出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崛起歷史,以及早期的辦案方式、瓶頸、突破、與過程。於是,《花月殺手》是一本多面向的綜合歷史,不僅是歐塞奇族的傳記,是私家偵探走向FBI國家調查的移轉過程。
這部影集更令人激賞之處,應該是劇中呈現的多元性別與多元家庭。無論是哪種家庭、哪種性別,到底都是「人」。不是因為性別的傾向,而產生家庭的問題;當然也不是家庭的形式,而產生性別的混淆。純粹都是個人,以及個人的修習與修養。
《窒息》是部相當難以理解的驚悚心理劇,這篇文章將會解答:1. Olga舞蹈時為何極度痛苦?2. 最後Susie到底變成什麼?3. 躺在病床上的女人是誰?4. 為何會有農場的劇情?5. 老醫師Josef為何必須親身見證儀式?6. 儀式到底在作什麼?7. 為何故事要發生在舞蹈學院?
如果你喜歡《雲端情人》的人類與AI愛情故事,實在不該錯過《雲端幸福計畫》;如果你喜歡《攻殼機動隊》裡頭AI與機器人對存在的疑惑和思索,也不該錯過《雲端幸福計畫》;又或者你曾驚奇《關鍵報告》裡被網路全面監視的驚悚,那還真不該錯過《幸福雲端計畫》。
在《離開太陽系》,無論是星球的天然條件與改造計畫,或是太陽系外的宇宙,滿滿都是知識與推論,不只有科學角度,有歷史上的發現與臆度,還有這些星球在科幻電影與小說中的想像與詮釋。對於喜歡探索宇宙、星球科學、或是揣卜未來的讀者,都能在此書讀到有趣的內容,肯定是源源不絕的未來科技靈感與末世題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賽道狂人》不僅是一部賽車電影,更是探討了福特汽車如何在競爭中重塑品牌形象的商業故事。在1960年代,福特為了拯救品牌形象,決定進軍賽車界,面對法拉利的挑戰。這部影片讓我們反思大公司在商業目標與員工福祉之間的平衡。真正的企業應該尊重員工,才能持續取得成功。
Thumbnail
依舊還是沒有亞佛烈德的消息, 原本喜歡的賽車,路爾斯都無心參與。 比喬治還像哥哥的伊恩知道路爾斯喜歡的對像是警官時, 他的回應又是什麼?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賽道」只是中國用語,根本不是專門的商業用語,在國外根本沒人在用。帶著這份好奇,我決定深入挖掘這個詞的真正來源。原來,這句話的背後有著深刻的投資哲理,來自紅衫資本已故大佬 Don Valentine 的一條金句:「賭『賽道』,而不是賭騎師」。
Thumbnail
豐田章男不僅是豐田的領袖,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汽車狂熱者。在高性能車輛開發和測試方面,他一直親力親為,這次駕駛GR Yaris的事故再次體現了他的實踐精神。這場事故發生在豐田技術中心下山的賽道上,這是一條專為研發和測試高性能車輛而設計的賽道
Thumbnail
《賽道狂人》講述的是美國福特公司在著名的賽車比賽「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中,勝過傳統義大利賽車大廠法拉利的歷史事件;想當然耳,它是一部帶有美國民族主義色彩的作品,但另一方面,也呈現出兩國在賽車這件事情上,截然不同的思考邏輯。
Thumbnail
當談及美式肌肉車時,我們不僅僅在談論一種汽車,更是在訴說一種獨特的汽車文化。這種文化源自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是當時汽車業蓬勃發展的產物,也是對速度、動力和自由的極致追求的象徵。
Thumbnail
  專訪 台灣福斯汽車行銷處長陳冠宇 台灣福斯汽車:年度風雲車手 亞洲—15週年至尊榮譽大獎 – 廣告主 亞洲—最佳品牌内容獎-傑出 廣告主/媒體代理商/廣告代理商: 台灣福斯汽車/奇宏策略媒體PHD Taiwan/奧美Ogilvy 文/編輯部 圖/Yahoo       致力於開
Thumbnail
馳騁60年,活力十足:玫琳凱的粉紅色轎車傳奇。近半個世紀以來,玫琳凱公司的粉紅色轎車成為了該公司的標誌之一,以其獨特的色彩和傳奇故事而聞名。根據玫琳凱公司表示,這個粉紅色轎車的由來可以追溯到1968年,當時公司創始人玫琳凱·艾施女士在選購新轎車時的一個奇想。   當銷售員問創始人想要什麼顏色的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賽道狂人》不僅是一部賽車電影,更是探討了福特汽車如何在競爭中重塑品牌形象的商業故事。在1960年代,福特為了拯救品牌形象,決定進軍賽車界,面對法拉利的挑戰。這部影片讓我們反思大公司在商業目標與員工福祉之間的平衡。真正的企業應該尊重員工,才能持續取得成功。
Thumbnail
依舊還是沒有亞佛烈德的消息, 原本喜歡的賽車,路爾斯都無心參與。 比喬治還像哥哥的伊恩知道路爾斯喜歡的對像是警官時, 他的回應又是什麼?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賽道」只是中國用語,根本不是專門的商業用語,在國外根本沒人在用。帶著這份好奇,我決定深入挖掘這個詞的真正來源。原來,這句話的背後有著深刻的投資哲理,來自紅衫資本已故大佬 Don Valentine 的一條金句:「賭『賽道』,而不是賭騎師」。
Thumbnail
豐田章男不僅是豐田的領袖,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汽車狂熱者。在高性能車輛開發和測試方面,他一直親力親為,這次駕駛GR Yaris的事故再次體現了他的實踐精神。這場事故發生在豐田技術中心下山的賽道上,這是一條專為研發和測試高性能車輛而設計的賽道
Thumbnail
《賽道狂人》講述的是美國福特公司在著名的賽車比賽「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中,勝過傳統義大利賽車大廠法拉利的歷史事件;想當然耳,它是一部帶有美國民族主義色彩的作品,但另一方面,也呈現出兩國在賽車這件事情上,截然不同的思考邏輯。
Thumbnail
當談及美式肌肉車時,我們不僅僅在談論一種汽車,更是在訴說一種獨特的汽車文化。這種文化源自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是當時汽車業蓬勃發展的產物,也是對速度、動力和自由的極致追求的象徵。
Thumbnail
  專訪 台灣福斯汽車行銷處長陳冠宇 台灣福斯汽車:年度風雲車手 亞洲—15週年至尊榮譽大獎 – 廣告主 亞洲—最佳品牌内容獎-傑出 廣告主/媒體代理商/廣告代理商: 台灣福斯汽車/奇宏策略媒體PHD Taiwan/奧美Ogilvy 文/編輯部 圖/Yahoo       致力於開
Thumbnail
馳騁60年,活力十足:玫琳凱的粉紅色轎車傳奇。近半個世紀以來,玫琳凱公司的粉紅色轎車成為了該公司的標誌之一,以其獨特的色彩和傳奇故事而聞名。根據玫琳凱公司表示,這個粉紅色轎車的由來可以追溯到1968年,當時公司創始人玫琳凱·艾施女士在選購新轎車時的一個奇想。   當銷售員問創始人想要什麼顏色的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