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這個團隊的分享,是因為小魚覺得他們真的可以得「最佳進步獎」。話說,淡江大學資傳系連續六年和小魚廣告網工作室合作,每年都提供場地和人員以及行政服務(比如說像把選手的 PDF 全部彩印出來之類,要花掉非常多時間的!)並且成立工作坊,今年聘請了創意人陳祖安擔任指導老師。順利幫學生由概念帶到影片產出。另一件作品
「灣灣同學」 也是這個工作坊中培育出來的。在此為什麼請台灣變變變團隊自訪呢?就是因為他們從發表當天被小魚吐槽到決定重拍,重拍再度被吐槽+再度重拍的勇氣直得鼓勵,過程也真的很值得跟大家分享。請看團隊作品和自訪:
VIDEO
請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們是詹蘇榆和陳亮妤,目前是淡江資傳系三年級的學生。
為什麼會來參加這次比賽?
陳:之前台灣坎城青年創意競賽在淡江大學舉辦,我那時候是當工讀在旁協助,看了很多人的作品都覺得超級厲害,所以自己也很希望可以試試看,過了一年機會來了,我們就參加了。
詹:有一堂課老師請來
上屆獲勝團隊來演講 ,聽完之後覺得很想也試試看參加比賽,加上這次的題目蠻喜歡的,本來不知道 SDGs 是什麼,了解之後發現其實生活中充滿了SDGs,我是一個很愛環保的人(自己說)平常很關心環保議題,並且會落實執行,因此希望能透過這次的比賽,讓更多人知道,台灣其實在這項目標做得很好很有成就,應該繼續保持與努力下去。
如何觀察、發想、產生這個專案的創意企劃?
我們一開始在收集資料的時候看到了很多台灣在回收、減塑、環保這方面的成就,覺得這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於是找了三個案例結合成「第二生命」這個題目,但拍出來後不滿意,放棄了這個影片。最後決定只用寶特瓶變成足球衣這件事來發想,因為「變」讓我們想到了日本的超級變變變的節目,因此用這個節目來包裝我們想說的,用一個簡單的概念——寶特瓶變身足球衣,來說明這項成就。
過程中遇到什麼樣的挑戰?
我們經歷的過程蠻曲折的。
作品的第一個版本在成果發表的時候被打槍:
VIDEO
(↑:被打槍的失敗版本一)
老師說這是一部不會紅的影片(小魚:我講的很專業,我記得我說的是「比賽要求 viral film,你們有 film,但這 film 會 viral 嗎?」),站在台上的我們本來對自己的影片很有自信,聽了後頓時臉部表情凝重,內心眼淚狂流。但我們思考一番後,很有默契的都一致決定要捨棄這個版本,重新想一個,突然想到可以用超級變變變去發想,因此很興奮地振作起來決定做這個。這時就像一道光突然撒下,照亮了黑夜一樣,但這道光很快的又被烏雲給吞食了。
在第二次的企劃雖然有了起步的想法,但細節我們想破了頭,想了三天才勉強完成了腳本,接著就開始連續兩天熬夜到四點做道具。本來以為這次的作品有資格交出去了,結果又再一次的被打槍。
VIDEO
(↑:被打槍的失敗版本二)
當下聽到老師的講評,我們內心又再一次地淚流成河(淡水河都要成海了),臉部表情凝重,兩人低落到不行,相當挫敗。尤其老師說:「不要珍惜你們之前做的,因為真的不好」 當下心情真的蠻沈重,之前做的努力都白費了嗎?離繳交的時間只剩 4天,竟然要全部打掉重做了,除了想哭還是想哭。
聽完建議的我們,很快地收拾好情緒,立馬去借了下禮拜的教室、喬好演員時間、列好拍攝道具,毅然決然重新出發。在截止的前一天晚上,我們終於生出了這支影片。
這一切都太不可思議,無法置信自己能有這樣的毅力,發現了自己無限的可能性,雖然最後的結果未必能得獎,但這個比賽的過程帶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收穫,很珍惜這樣的經驗,看著自己一步步在成長,很感動 。
現在最想做什麼?
詹:泡溫泉!(小魚:你們都去哪邊泡啊?)
陳:我現在只想當個宅宅看一堆漫畫或去山上看夕陽
還有什麼想要說的?
謝謝小魚一路上給予我們的支持,以及幫助我們完成影片的演員們,真心感謝,我們很享受這個比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