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嘲男孩(Jojo Rabbit):選擇良善與看清幻想的成長故事

更新於 2021/07/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Jojo Rabbit / Taika Waititi / 2019
一晚自個看了《吸特樂回來了》當作去電影院看《兔嘲男孩》(Jojo Rabbit)的準備。剛好前兩天還把擱置有點久《21世紀的21堂課》讀完,發現有不少可共同談論之處。
其實在看《兔嘲男孩》之前,已經聽到許多好評,不過實際觀賞後,總覺得比預期普通了點,似乎少了些什麼。《兔嘲男孩》從十歲男孩 Jojo 的角度描繪二戰最後一年的德國,房間貼上希特勒海報與納粹黨徽、甚至幻想朋友是希特勒的 Jojo,雖然去參加納粹少年團,希望自己也能為「元首」盡一份心力,實際上卻只是個單純、需要歸屬感、善良而無法真正傷害其他生命的男孩。當他發現家裡竟藏著一位猶太少女,在第一時間嚇得半死之餘,其實更多的是好奇心,對猶太人的好奇,對少女的好奇。
—下文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Jojo與藏匿家中的猶太少女艾莎(source: imdb.com)
可惜的是這些好奇,最後都被導演化為了愛。會說是「可惜」,是因為愛雖然很有力量,但如果沒有愛、沒有連結、沒有情感呢?這些都沒有的時候,我們又怎麼去理解我們不理解的人?事實上,一般人確實經常不怎麼認真去好奇、認真去思考,如哈拉瑞書中所言:
像是只要你好好專心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錢是虛構的。但通常你就是沒去專心思考。譬如讓人問到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足球只是一項人類的發明;但比賽踢得正火熱的時候,誰又在意這呢?又譬如,只要用點時間專心思考,就會發現國家也是經過精心製作的故事。但戰火正熾的時候,誰又有這種精力和時間?(P.285)
那個時代的人們也是如此,沒有一個人可以說清楚,猶太人和亞利安人到底有什麼不同?只有 Jojo 起初是帶著好奇去探索,到底真正的猶太人和學校教的有什麼不同;只有他的同齡好友老實地說我看不出他們有什麼不同。
這點讓我認為《兔嘲男孩》更近於男孩的成長故事,而非深入探討人性與思想。從 Jojo 總是讓媽媽幫他綁鞋帶;到後來看到母親懸在空中的雙腳,焦急悲慟得無法幫母親繫上鞋帶;最後讓猶太少女艾莎穿上母親的鞋,並在走出大門前替她繫好鞋帶,這個轉變便是顯示 Jojo 漸漸脫離了對他人的依賴。此外,Jojo 從失去一切而不願告訴艾莎德國戰敗的那一刻,乃至將幻想朋友希特勒踢出窗外,改為決定讓艾莎獲得自由,也是動人的成長。
Jojo與其溫柔的母親(source: imdb.com)
相形之下,Jojo 幻想出來的希特勒比較像是增添幽默的丑角,而不是為了針砭希特勒的思想或作為而存在,因此其作用稍嫌弱了點。有趣的是,Jojo 許多衝動行事的開頭,都是由這位幻想朋友的建議、慫恿或煽動開始的,例如鼓起勇氣去參加少年團、振作起來去拿手榴彈、嚇壞之後回去面對猶太少女等等。或許,這位幻想中的希特勒不只代表納粹思想在小孩腦中的模樣,也是 Jojo 想藉之獲取勇氣的象徵,直到他不再需要依靠幻想讓自己假裝勇猛,開始相信當一隻兔子活下去也是一種生存之道,而不用討厭這樣的自己
Jojo與他的幻想朋友希特勒(source: imdb.com)
當然,不是說這部電影就完全沒有探討希特勒或納粹思想的成份,只是比我的預期少了許多,特別是在看了非常針對這主題討論的《吸特樂回來了》之後,會發現儘管都有希特勒的出現,兩部電影的重心卻大相逕庭(還有一個顯著的差異是,《吸》全片都是德語,《兔》卻是英語,這點讓我一開始有點出戲)。《吸特樂回來了》探討的是現今人們心中仍有接近希特勒那樣的價值觀,即便我們可能不會這樣承認,也不認為我們會因為歧視就做出希特勒的行為,但我們始終必須看清楚自己擁護的價值,會不會不小心就朝著我們不想去的方向靠攏,如哈拉瑞在《21世紀的21堂課》中的忠告:「所有人都該負起責任,花些時間精力來找出自己的偏見何在。」也必須承認自己會受到社會結構性偏見、意識型態、各種神話與故事的操縱。
相較之下,《兔嘲男孩》想彰顯的是在那樣的時代中,仍有些人選擇稟持良善努力活著,就像 Jojo 的母親從一而終貫徹的價值,以及 K上尉最後的舉動。同時,或許我們也可以說《兔嘲男孩》間接呼應了哈拉瑞對教育的建議,他認為孩子再也無法依賴大人,也不適合依賴科技(「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科技能幫助你達成目標。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科技就很容易為你塑造目標,控制了你的生活。」)甚至也不能依賴自己,因為:
在不了解自己的狀況下,打算「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時,反而容易遭到外部的操縱。我們在腦裡聽到的那些聲音絕不值得信賴,因為這些聲音反應的總是國家的政治宣傳、意識型態的洗腦手段、商業廣告的殷殷召喚。更別提人體生化機制本來就有缺陷。(P.313)
要面對這像艱鉅的任務,就必須下定決心、瞭解自己這套作業系統。人人都需要知道自己的本質,希望在人生中達到什麼目標。(P.313)
無論是年僅十歲的 Jojo,或是我們自己,都需要看見自己心中發出各種聲音影響我們的「幻想朋友」,下定決心瞭解自己,才能在自由之時享受地跳舞吧。
source: imdb.com
avatar-img
46會員
29內容數
用心感受來自電影無可限量的光,以文字顯影在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發笑的同時思考 融合多種題材的兔嘲男孩,堪稱小清新的風格,卻讓人回味無窮。當主角變成孩子,導演想傳達的是甚麼?當那樣稚氣的孩子拿起槍,我們又該注意甚麼?
Thumbnail
我們常說現實與理想常常發生衝突,這句話套在這部片我想再合適不過了!! 兔嘲男孩 2020年1月3號在台上映,講述二戰末期的德國,男主角jojo從一個對納粹黨極為熱忱,一心想上戰場為國家效力的少年,因為種種的現實衝擊,以及與媽媽偷偷收留在閣樓牆壁中少女艾莎相遇後的心境轉變。當然這部片也扯到了納粹與猶太
Thumbnail
《兔嘲男孩》預告 從來沒有看過一部描述戰爭的電影是用這樣的方式呈現,幽默又童趣地述說德國在二戰末期的情形,本片由 Taika David Waititi (塔伊加・維迪提)執導,這名導演也同時飾演了片中的重要角色,喬喬的幻想朋友,希特勒(而且還常常給喬喬非常重要的建議)。 導演非常厲害,並不是用戰爭
Thumbnail
德意志帝國的美夢就如電影夢幻般的鮮明色調,美夢背後的盲從與壓抑才是真正籠罩著社會,令人無所遁逃的惡夢。納粹垮臺,二戰結束,門外的世界依然危險,對立與衝突也始終存在,但真正的勇敢不是製造仇恨或發動攻擊,而是能用開放包容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生命。
Thumbnail
本作不僅拿下了多倫多國際影展觀眾票選大獎,更在我們臺灣的金馬影展獲得觀眾票選冠軍,到底這部講述一個二戰末期的十歲納粹少年團的團員,圍繞在其身邊所發生各種愛國、親情、甚至是愛情等大小事,是怎麼用一個單純的小男孩來演繹出這些恰如其真實發生,但在現今看來卻又覺得充滿濃濃吐槽感的劇情呢?
Thumbnail
  納粹集中營或是二戰德國的故事並不少見,怎樣讓觀眾感受故事的力道,考驗導演的功力。在【索爾之子】裡,導演導演從影像敘事的角度出發,透過淺焦和近距離的拍攝,而對於殘忍的大屠殺暴行,卻用模糊的鏡頭,或許告訴觀眾集中營裡的工作隊的人們,早就如機器般一樣,在男主角不斷穿梭集中營的過程,會看到內心道德的矛­
Thumbnail
這又是一部看完會毫不猶豫給予滿分,卻也不會感到後悔的電影! 全片以喜劇做為包裝,以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接近戰爭尾聲的時空背景,描述了一位名叫「喬喬」的男孩成長故事。劇情不斷以男孩腦袋裡那位想像中的希特勒穿插,透過對白來訴說著這段荒謬又不堪的歷史。而在男孩家中發現的猶太女孩,則是全片的麥高芬。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發笑的同時思考 融合多種題材的兔嘲男孩,堪稱小清新的風格,卻讓人回味無窮。當主角變成孩子,導演想傳達的是甚麼?當那樣稚氣的孩子拿起槍,我們又該注意甚麼?
Thumbnail
我們常說現實與理想常常發生衝突,這句話套在這部片我想再合適不過了!! 兔嘲男孩 2020年1月3號在台上映,講述二戰末期的德國,男主角jojo從一個對納粹黨極為熱忱,一心想上戰場為國家效力的少年,因為種種的現實衝擊,以及與媽媽偷偷收留在閣樓牆壁中少女艾莎相遇後的心境轉變。當然這部片也扯到了納粹與猶太
Thumbnail
《兔嘲男孩》預告 從來沒有看過一部描述戰爭的電影是用這樣的方式呈現,幽默又童趣地述說德國在二戰末期的情形,本片由 Taika David Waititi (塔伊加・維迪提)執導,這名導演也同時飾演了片中的重要角色,喬喬的幻想朋友,希特勒(而且還常常給喬喬非常重要的建議)。 導演非常厲害,並不是用戰爭
Thumbnail
德意志帝國的美夢就如電影夢幻般的鮮明色調,美夢背後的盲從與壓抑才是真正籠罩著社會,令人無所遁逃的惡夢。納粹垮臺,二戰結束,門外的世界依然危險,對立與衝突也始終存在,但真正的勇敢不是製造仇恨或發動攻擊,而是能用開放包容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生命。
Thumbnail
本作不僅拿下了多倫多國際影展觀眾票選大獎,更在我們臺灣的金馬影展獲得觀眾票選冠軍,到底這部講述一個二戰末期的十歲納粹少年團的團員,圍繞在其身邊所發生各種愛國、親情、甚至是愛情等大小事,是怎麼用一個單純的小男孩來演繹出這些恰如其真實發生,但在現今看來卻又覺得充滿濃濃吐槽感的劇情呢?
Thumbnail
  納粹集中營或是二戰德國的故事並不少見,怎樣讓觀眾感受故事的力道,考驗導演的功力。在【索爾之子】裡,導演導演從影像敘事的角度出發,透過淺焦和近距離的拍攝,而對於殘忍的大屠殺暴行,卻用模糊的鏡頭,或許告訴觀眾集中營裡的工作隊的人們,早就如機器般一樣,在男主角不斷穿梭集中營的過程,會看到內心道德的矛­
Thumbnail
這又是一部看完會毫不猶豫給予滿分,卻也不會感到後悔的電影! 全片以喜劇做為包裝,以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接近戰爭尾聲的時空背景,描述了一位名叫「喬喬」的男孩成長故事。劇情不斷以男孩腦袋裡那位想像中的希特勒穿插,透過對白來訴說著這段荒謬又不堪的歷史。而在男孩家中發現的猶太女孩,則是全片的麥高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