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疫情的影響,身邊的朋友開始討論起經濟、股市的變動情況,其中幾個平常有投資習慣的就開始分析起股市的趨勢,哪幾項產業需要特別注意,什麼時候適合進場,進場需要準備多少資金,以及預期可以得到多少收益、承擔多少風險等等.
聽著朋友們分析產業變化以及全球經濟時提到的諸多數據,總會產生一種「哇!原來理財投資是高度理性、高度專業的技能.」,心中不自覺油然起敬......好吧、其實並不.
在一兩年前我也很喜歡投資理財,那時候覺得投資理財,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也更容易達到自己的財務目標,可以利用一些平常「閒置」的存款,可以讓那些「閒置」的存款去替自己工作,去賺到一些被動收入.
所以我學了很多分析,讀了很多投資理財的文章,試著找出自己對於財務不夠了解的部分,我熱衷於分析、嘗試以及調整自己的理財方向,對於理財我也漸漸熟悉,隨之而來的就是愈來愈堅定的安全感.
我覺得我是對的,不論我是否賺錢、也不論我花費的時間心力是否符合效益.
我賺到錢就是證明了自己分析和學習是正確的,預測是正確的、投資方向也是正確的.
而在虧損的時候,我得到了很多學習的機會,可以去改善、調整自己的方向.
那時候我覺得一切都在掌控中,只要我持續進行「分析」、「學習」、「分散風險」、「預測、調整」等行為,在投資世界裡的一切就會安好.
宛如舉行儀式向神禱告,祈求.
然後合理的去解釋發生在自己面前的每一件事情.
直到現在我才清楚的明白,「過去的」財務報表以及年化率等等資料,是無法有效率地去預測「未來」.
感覺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時候,其實也正是忽略了所有可能風險的時候.
我認為風險一直都在,並不會因為「能夠承擔相對投資風險」而消失不見,也不會因為較高的風險貼水而變得微不足道.
在台灣,學會投資是一件會讓人肅然起敬的事情,理財象徵了獨立、理性、有計劃以及對於人生有高度掌控權,財務自由象徵了解放所有自己在職場、生活上所有不想面對的事情.
股票是很棒的一種信仰,只要你願意照著幾個步驟去做.
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
2020.04.08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