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不等於「相同」。(Equality doesn't mean samenes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代女權主義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他們似乎認為,男人和女人是沒有分別的。當人們指出男女分別的時候,他們就認為是「性別定型」。在外國,有女權主義者不穿上衣,露出乳房在街上遊行,她們說:「男人可以露乳房,為何女人不可以?」。另外,有女權主義者認為,女人不應留在家當家庭主婦或全職媽媽,必須立法禁止。(“It should be illegal to be a stay-at-home mum.” –Sarrah Le Marquand) 以「男女平等」之名,有男人認為,「不是男女平等嗎?為什麼男人必須承受社會和家庭的壓力,為什麼要對妻小負責?為什麼不是女人對夫小負責?」以男女平等之名,人們說「男人可以隨便跟女人上床,所以女人都應該隨便跟男人上床。如果一個女人不肯隨便跟男人上床,代表她還活在父權社會的影響之下,認為女人是男性的財產,是壓抑女性的思想。」

在這種所謂「女權」和「平等」的思想之下,女性真的有自由嗎?有選擇嗎?

自從本專欄開始以來,我撰寫好幾篇關於「男性」和「女性」的文章,還有「性別自信」等內容。收到好幾次讀者留言,指出我的看法是「父權」、「性別定型」,甚至可能構成「性別歧視」。

我想在此回應一下。我是非常支持「男女平等」的。可是,似乎太多人認為,指出兩性特質的不同,就表示「不平等」,或者「歧視」。對這種看法,我實在不能認同。
「平等」不等於「相同」。(Equality does not mean sameness.)

男人和女人,不但生理上不一樣,心理上,情感上都有不一樣的特質。

有人告訴我,當我說「男人應該要比較Man」時,這就等於重男輕女。不好意思,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說一下,我這樣說是因為,我認為女生很矜貴,男人必須證明自己「夠班」,才能配得起我們女生。

認為「男人應該要比較Man」是代表重男輕女的人,其實內心有句前提:很Man代表比較powerful,因此高級於「很有女人味」這種特質。表示他們認為女性特質的價值較男性特質低。(這就是為什麼現代的女權主義愈來愈鼓勵女性模仿男性特質,並拋棄自己的女性特質。)
其實認為男性特質比女性特質優越,這才是不平等。讓女性拋棄自己天生擁有的女性特質,模仿男性特質,這才是對女性的壓抑。

而在我看來,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沒有高低之分,只有不同。唯有當兩性學懂尊重和欣賞對方的不同,才會有男女平等。

而正正因為我認為兩性是平等的,所以更應該了解兩性之不同。

這幾個星期,我會跟大家分享一本書:The Female Brain (by Louann Brizendine, M.D.),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神經心理學家。

在本書中,作者為以下的一些現象提供腦神經學的解釋:(是不是很神奇?全部都可以用生理學和腦神經學來解釋呢!)
· 女人一天大概會說20,000個詞,而男人則大概會說7,000個詞。
· 女人會清楚記得吵架的內容,而男人則會完全不記得。
· 青少年的女孩子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而且非常愛講電話。
· 女人的腦大概幾天才會出現一次關於性的想法,而男人則每分鐘都會想到性。
· 女人擅於解讀別人的情緒,而男人則不太擅長理解別人的情緒,除非有人哭或者威脅他。
· 年過50歲的女人比男人更常是提出離婚的一方。


簡介:我們之所以為女人
(Introduction: What Makes Us women)

作者在簡介中這樣說,男人和女人超過百分之99的基因編碼是完全一樣的。在30,000個人類基因組之中,兩性之間的少於百分之一的差異是很小的。可是,那百分之一的差異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由表達愉悅和痛楚的神經,到傳遞感知、想法、感受和情緒的神經細胞。

想知道女性腦部獨特的結構如何影響女性如何思考、如何溝通、會看重什麼和喜愛什麼嗎?請繼續留意下一期本專欄之作品!
avatar-img
9會員
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zymaz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青蛙變王子?你以為你可以改變他?你以為跟他在一起以後,他就慢慢會改變了嗎? 是的,女人的確有能力將青蛙變成王子。妳知道嗎?女人是男人行為的核心,所以作為女性,妳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不過,如果你答應了跟青蛙在一起,就等於告訴他,他當青蛙就已經足夠了,就已經夠好了。他會發現,原來,...
#Mazy的尋愛之旅 愛情、情慾、戀愛、婚姻,這些都是人生必經階段,理應是每個人都需要知道的事。然而,清楚知道的人又有多少?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我到香港性文化學會的圖書館作義工,讓我遇上一本書《塑造未來好女人:與你的女兒坦率談性》
#Mazy的尋愛之旅  都是濫藥,為何男女原因大不同?-讀《Why Gender Matters》 看了很久,才發現這本書其實是一本育兒書藉。 作者身為心理學家,和家庭醫生,以心理學和科學的角度去告訴我們,在育兒、教養孩童的過程中,注意兒童的性別,因應兒童的性別而施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重視兩性的不同
【#Mazy的尋愛之旅】自尊和自信--看短片"Self-Esteem and Self-Confidence - What's the Difference?" 最近在Youtube看了一段短片,令我對”self-confidence”(自信)同”self-esteem”(自尊)有更深入的認識。
性別自信(gender confident)這個詞彙對我來說很新鮮,我讀到這書時候才首次認識這個詞彙。 很快看了這本書的內容,然後再消化,我突然想到gender confident的意思:女人喜歡自己女人的身份,男人接受並喜歡自己男人的身份,並且樂於擁抱自己並欣賞自己的性別特質。我認為這就是性別自信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書名吸引了,”Raising a modern-day Knight” 聽上去充滿浪漫的童話色彩。 每個女孩都渴望當個公主,可是公主常常遇到壞人!需要騎士來守護!公主可不一定喜歡王子的,比起那些被寵壞和好食懶做的王子,公主更喜歡勇敢又會保護她們的騎士。...
青蛙變王子?你以為你可以改變他?你以為跟他在一起以後,他就慢慢會改變了嗎? 是的,女人的確有能力將青蛙變成王子。妳知道嗎?女人是男人行為的核心,所以作為女性,妳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不過,如果你答應了跟青蛙在一起,就等於告訴他,他當青蛙就已經足夠了,就已經夠好了。他會發現,原來,...
#Mazy的尋愛之旅 愛情、情慾、戀愛、婚姻,這些都是人生必經階段,理應是每個人都需要知道的事。然而,清楚知道的人又有多少?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我到香港性文化學會的圖書館作義工,讓我遇上一本書《塑造未來好女人:與你的女兒坦率談性》
#Mazy的尋愛之旅  都是濫藥,為何男女原因大不同?-讀《Why Gender Matters》 看了很久,才發現這本書其實是一本育兒書藉。 作者身為心理學家,和家庭醫生,以心理學和科學的角度去告訴我們,在育兒、教養孩童的過程中,注意兒童的性別,因應兒童的性別而施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重視兩性的不同
【#Mazy的尋愛之旅】自尊和自信--看短片"Self-Esteem and Self-Confidence - What's the Difference?" 最近在Youtube看了一段短片,令我對”self-confidence”(自信)同”self-esteem”(自尊)有更深入的認識。
性別自信(gender confident)這個詞彙對我來說很新鮮,我讀到這書時候才首次認識這個詞彙。 很快看了這本書的內容,然後再消化,我突然想到gender confident的意思:女人喜歡自己女人的身份,男人接受並喜歡自己男人的身份,並且樂於擁抱自己並欣賞自己的性別特質。我認為這就是性別自信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書名吸引了,”Raising a modern-day Knight” 聽上去充滿浪漫的童話色彩。 每個女孩都渴望當個公主,可是公主常常遇到壞人!需要騎士來守護!公主可不一定喜歡王子的,比起那些被寵壞和好食懶做的王子,公主更喜歡勇敢又會保護她們的騎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性別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分類,卻在社會權力的結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男性與女性僅僅因為生理上的差異,卻在職場、家庭和社會中擁有截然不同的地位與權力。這種權力的不平等,不僅框住了女性的發展空間,還助長了性別歧視和性騷擾等問題的發生。然而,這背後的真相遠比我們所見的更為複雜。為什麼性別會成
Thumbnail
(→)(⟷)(▲)(※)(Z) Phisomer 哲學語境分析工具:女性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此專題適合異性戀,會談論關於男女身份的諸多討論,建議認同自己為女性身份的讀者觀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性別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分類,卻在社會權力的結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男性與女性僅僅因為生理上的差異,卻在職場、家庭和社會中擁有截然不同的地位與權力。這種權力的不平等,不僅框住了女性的發展空間,還助長了性別歧視和性騷擾等問題的發生。然而,這背後的真相遠比我們所見的更為複雜。為什麼性別會成
Thumbnail
(→)(⟷)(▲)(※)(Z) Phisomer 哲學語境分析工具:女性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此專題適合異性戀,會談論關於男女身份的諸多討論,建議認同自己為女性身份的讀者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