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的有情滋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早年的臺灣鄉村,家家戶戶都有座大灶,彼時三代同堂,飯量驚人,還有養豬人家煮甘薯葉做飼料,都需要這灶上大鼎來幫襯;臺南的奶奶家也有磚砌的灶檯,檯面擺著一個巨大的鑄鐵鍋,直徑三到四尺左右,雖然旁邊也有新式的瓦斯爐,但逢年過節,還是得用上大灶。

比如端午節時,奶奶總會綁上幾十串粽子,數量太多,非得大鼎才能一次容納,過年時,奶奶還會蒸年糕、蘿蔔糕,蒸籠高大,也需要大鼎來扶持;灶台上長期有幾只紅碗,裡面放著各種顏色的生仁,碗上還插著迎春花,想來是奶奶敬拜灶君,希望灶神吃甜甜,嘴甜甜,回去述職時,可以美言幾句。

比較麻煩的是,大灶需要柴火,所以叔叔常常得去劈柴,好在我們的果園裡多的是龍眼木,燒起火來又帶有龍眼香氣,儘管不便,倒也很有趣味。有次一生火,好幾隻大花貓奪灶門而出,雖未受傷,但鬍鬚微焦,並朝我們投來怨恨的眼神;原來是冬日的晚上,灶中有餘溫,所以貓兒進去取暖了,此後要生火前,需得拿長長的竹竿穿進灶口,好提醒貪睡的貓咪「退房」。

如今民風淳厚的年代已漸行漸遠,奶奶也在去年過身,無人繼承手藝,一縷裊裊炊煙消散,只留下一個油亮亮的大鐵鍋,靜靜地品味著有情歲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盧慈捕語的沙龍
16會員
183內容數
盧慈捕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2/03
窗一方面禁錮了視野,但框住的一方景色,卻延伸了窗裡人的無限想像,使人暫時超脫人世煩惱,寄託遠景與光亮。
Thumbnail
2021/02/03
窗一方面禁錮了視野,但框住的一方景色,卻延伸了窗裡人的無限想像,使人暫時超脫人世煩惱,寄託遠景與光亮。
Thumbnail
2021/02/03
渠道引水,把土黃的曠野浸成一片透鏡,照紅瓦農舍,照驚鴻飛雁,照流轉的人間,如杯中搖晃著夕彩流光,在日昇月落間,謹以這一甌清水,遙遙敬天。
Thumbnail
2021/02/03
渠道引水,把土黃的曠野浸成一片透鏡,照紅瓦農舍,照驚鴻飛雁,照流轉的人間,如杯中搖晃著夕彩流光,在日昇月落間,謹以這一甌清水,遙遙敬天。
Thumbnail
2021/02/03
終於,要轉身了。 這樣說其實並不準確,我還站在分別的路口,靜靜地注視你;同樣的,我無法精確地說,面對的是你淡漠的表情,還是遠去的背影,或者,你根本沒有面目,許多年來,我不過是和自己的意念糾纏。
Thumbnail
2021/02/03
終於,要轉身了。 這樣說其實並不準確,我還站在分別的路口,靜靜地注視你;同樣的,我無法精確地說,面對的是你淡漠的表情,還是遠去的背影,或者,你根本沒有面目,許多年來,我不過是和自己的意念糾纏。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