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殺手》觀後感 / 「視覺特效與觀影體驗新標竿。」

《雙子殺手》觀後感 / 「視覺特效與觀影體驗新標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影評正文:

對於第一次看HFR 3D 60幀格(3D+)的我(對,當時我沒有看120幀格的《比利林恩中場戰事〉),這回的觀影體驗著實令我驚艷,卻也因為不習慣這個技術,而有種陌生的感覺油然而生,後來其實看久了便會習慣了,在這我可掛保證,現在臺灣能看到這HFR 3D 60幀格的規格,帶來的觀影體驗絕對值得。


raw-image

由於臺灣設備的關係,沒有可播放120幀格電影的影廳,所以李安原先的4K 120幀格的規格,便無法在臺呈現,我無法想像李安原本的4K 120幀格版本的效果如何。現在正處於電影視覺特效的革命期,我們現在歎為觀止的技術,之後可能都變得習以為常,也就如我們現在看了這麼多漫威電影之後,已經不會因為電影將威爾史密斯成功年輕化而驚嘆的概念一同,也讓人期待或許十年、二十年後大家都變成這種技術拍攝後,我們看電影時的觀影體驗又會是如何。


raw-image

我知道在臺灣上映前國外的評價就非常慘淡,我也知道我很愛強調把故事說好對於一部作品的重要性,但我相信大家對於這部作品的誤解可不深。導演表示這劇本概念早在20-25年前就已經有了,只是當時技術無法呈現,這個在好萊塢流傳多年的文本,試著想想將本片拉到10年前,那個已有足夠的技術做出第二個威爾史密斯的年代,就先不論120幀格的技術了,這一部作品或許便會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或許會是另一部《阿凡達》。


raw-image

HFR 3D 60幀格(3D+)的技術成功的讓畫面看起來更加寫實,3D的效果也是我近幾年看過最棒的(當然五月天的原生3D不算在內),景深效果能同時讓背景和主角凸顯在大螢幕上,不僅演員臉部細微的表情變化看得更加清晰,背景橫跨三大洲的異國美景也不會被忽略。


raw-image

全片動作戲非常流暢,因為高幀頻的技術讓片中的動作戲都幾乎沒有殘影,多處槍戰與飛車追逐的影像看起來更加銳利也更加刺激,但電影而非全然依靠驚心動魄的場面來增加爽度,而是用3D+清晰畫面與景深效果造成的臨場感,來讓動作戲的可看度提升不只一個檔次。影廳的環繞音響也讓整體槍林彈雨的場面更昇華了,也將槍聲與爆破的聲道特別突出,臨場感爆棚,震撼力十足。


raw-image

進場前早就做好足夠的心理建設,也早就知道要翻玩「複製人」的題材有可能跌入沒講好就如「船過水無痕」一般的死胡同,因此對於文本不抱著太大的期待。全片劇情很好理解,所有的文戲幾乎都蓋滿解釋性對話,把劇情的走向與概念直球扔給觀眾,我個人是不太欣賞這樣的做法。片中角色之間的理念衝突也很簡單,利用兩對「父子」的關係延伸,到整個複製人的議題去做探討。利用複製人技術創造最強戰隊,抹煞了人的基本理性與感性面,那生而為人的價值又為何?


raw-image

如果熟悉李安導演的觀眾就會發覺,這部作品的劇情非常不像李安,缺乏了導演最擅長的溫柔筆調,也缺乏了人文題材的探討,片中雖然有偏東方思想的「父與子」概念,但卻也顯得有點蜻蜓點水,導演好似將一切重點都放在技術的突破,在眾多場景下,尤其是動作戲,都足見李安導演的深厚調度功力,所以論我的感想,我認為仍然可以嗅出一些李安導演的味道在片子裡頭。


raw-image

最後演員的部分,威爾史密斯演得很棒,必須同時呈現51歲的自己與23歲的模樣,雖然23歲的威爾大多是電腦動畫,但是實際的表情還是必須要威爾親身下去演出,演出上難度不小,各個小配角也各司其職、表現出色,只是有些角色的便當也發得太快了吧XDDD


raw-image

整體來說《雙子殺手》是今年最需要慎選戲院欣賞的作品,全片新瓶裝舊酒,用流傳多年的故事、簡單明瞭的劇情架構,搭配上令人懾服的技術突破,動作戲融合3D+和環繞音響真的爽到一個爆表,感覺就是一部很對我們臺灣觀眾口味的作品啊!

總分 8.2 / 10


raw-image

片名:雙子殺手

導演:李安

演員:威爾史密斯、克萊夫歐文、瑪麗伊莉莎白文斯蒂德、班尼迪克王

發行:派拉蒙影業

-

如果你想要更關注我:

臉書主要頁面(不想錯過任何資訊)

IG版面(限時動態獨家的第一手感想)

https://www.instagram.com/curry_talks_movies/

痞客邦圖文好讀版(文章隨時更新)

https://currytalksmovies.pixnet.net/blog

相關邀約歡迎私訊或是透過Email

webberkao9292@gmail.com




avatar-img
咖哩聊電影Curry Talks Movies的沙龍
43會員
173內容數
經典為何為經典,就是因為它有抵抗時代變遷的恆久性,在當時立下里程碑,打破語言、打破種族,並經得起各個時代不同眼光的檢視,流傳千古。經典不一定要拿下很多獎項、不一定要創下高票房成績。 五月天阿信說:「經不經典這種事每個人本來就不一樣嘛,你有你的回憶,我有我的傳記,只要感動,都是經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其實我知道很多人壓根不大在乎電影好不好看,畢竟本片從最初選角引發的爭議與話題,就遠遠壓過電影本身呈現出來的成品是好是壞。原來光是選角的好壞,不管成品的結果如何,就可以全盤否定一個作品的價值與意義,想想其實有點令人心寒。
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想寫航海王的感想。上映當天看到戲院場場爆滿的人潮、限時動態的各種洗版,喚起了我對童年對航海王的記憶,我對於航海王的印象只有:偶爾在電視轉到會停下來看的卡通、小時候在電影院看了劇場版Z、曾去過九族文化村辦的展覽。
我絕對可以敢說自己是在同業裡頭,最能接受商業片的人,雖然有時候,我仍然會被稱為「影迷、影評人」,但這些簡單粗暴的聲光娛樂效果,正是我愛上電影的初衷。回到重點,我甚至可以說是玩命關頭系列的粉絲,從第六集開始每集都在電影院欣賞的我,這系列說是陪我長大也不違過。
其實我知道很多人壓根不大在乎電影好不好看,畢竟本片從最初選角引發的爭議與話題,就遠遠壓過電影本身呈現出來的成品是好是壞。原來光是選角的好壞,不管成品的結果如何,就可以全盤否定一個作品的價值與意義,想想其實有點令人心寒。
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想寫航海王的感想。上映當天看到戲院場場爆滿的人潮、限時動態的各種洗版,喚起了我對童年對航海王的記憶,我對於航海王的印象只有:偶爾在電視轉到會停下來看的卡通、小時候在電影院看了劇場版Z、曾去過九族文化村辦的展覽。
我絕對可以敢說自己是在同業裡頭,最能接受商業片的人,雖然有時候,我仍然會被稱為「影迷、影評人」,但這些簡單粗暴的聲光娛樂效果,正是我愛上電影的初衷。回到重點,我甚至可以說是玩命關頭系列的粉絲,從第六集開始每集都在電影院欣賞的我,這系列說是陪我長大也不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