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小人物生活--訪談四
本週要分享的是一個家庭的防疫故事,這段旅程從先生的內在世界出發(上週已發佈),再來到太太的內在世界(本週文章),最後回到他們兩位的對談(敬請期待下週),從中我們可以看見在一個事件上,夫妻雙方接收、理解、感受上的差異,以及是怎麼樣的互動慢慢形成他們的溝通型態,最後體會到夫妻之間會因為意見不一而吵鬧,然而無論再怎麼爭執,都要相信彼此為了家庭好的用心。
你準備好了嗎?歡迎加入這段旅程😊
訪談&撰文 / Ting
受訪者:B子媽媽,家庭教育工作者
年齡:38歲
座標:台灣
訪談時間:7/21/2020
《訪談》
B子爸爸跟B子媽媽是我非常好的朋友,當和B子爸爸訪談完,我內心突然好奇在因為疫情而決定回台灣這件事上,B子媽媽的敘述會跟B子爸爸一樣嗎?她的心路歷程是什麼樣貌?她會如何看待疫情生活呢?於是我邀請B子媽媽也接受我的訪談,希望能聽到另一方的聲音,感謝B子媽媽爽快的答應我的邀約。
B子媽媽提到她是在2月底,從台灣回來西雅圖的飛機上,開始對疫情感到緊張。當她這麼說,我感到很好奇,因為台灣在1/21有第一起確診病例後,可以明顯感受到一般民眾對於疫情的緊張跟重視,而當時我人也在台灣,更深刻體會當中的轉變。然而B子媽媽卻是到了2月底,在返回西雅圖的班機上,才開始感受到疫情的威脅。B子媽媽表示原因是因為台灣很早就開始宣導、民眾也很願意戴口罩、政府有實際面對疫情的各項措施,所以她心裡是比較放心的。但在飛機上看到還是很多外國人沒戴口罩,這讓她懷疑美國面對疫情的態度,開始覺得自己好像離病毒很近。後來,當她回到西雅圖,隔天就面對Kirkland nursing home疫情爆發的狀況,這讓她更不安了。
B子媽媽:「面對疫情,台灣的動作很快、管控很嚴格、大家也都願意配合。我還記得當時我帶兒子去看巧虎,是大型舞台劇喔,但所有人都戴著口罩。但我回到美國後疫情開始爆發,也沒看到美國有什麼措施,甚至連檢測的試紙都不夠,覺得怎麼差這麼多,心裡沒辦法安心。然後,在美國的台灣人,像我先生,沒有經歷過台灣面對疫情的宣導,像是戴口罩、消毒洗手這些,他就會覺得我怎麼這麼誇張。」
B子媽媽:「爆發後,我先生每天都還是要去公司,我就壓力很大,常常跟他說:『已經有人在家工作了,你能不能不要去公司?』我常說他是防疫破口,其實我也很兩難啊,我知道他不可能不去公司,但在公司沒有戴口罩,就是讓我沒辦法放心,所以常常跟他吵,也想帶兒子回台灣。其實我只是想保護小孩跟我們自己的健康。加上如果真的被傳染,在美國又不是想看醫生就能馬上看。後來,遇到我爸爸需要開刀,我跟先生再三考慮後,我們就決定我帶著兒子回台灣了。」
我:「聽你這麼說我覺得很真實,因為當時的你每一天都要擔心出門上班的先生會不會是防疫破口,這樣的擔心是每天不斷重複的,可以想見你心裡的壓力。我想這可能是其他全家都能待在家裡的人沒辦法體會的。加上,後來你得知爸爸需要開刀,家裡需要你幫忙,就決定帶著兒子回台灣了。」
B子媽媽:「對,但這中間也是很多轉折。那時候有朋友在FB上po文,說再怎麼樣全家都要在一起,要同心去面對這個疫情。我先生看到之後就會覺得,怎麼別人的太太都這麼支持先生,好像我想回台灣,就是不想跟他一起面對疫情。他這麼說,我心裡也會猶豫,覺得把他一個人丟在這是不是不好。到後來我就把決定權交給他,我很認真嚴肅的跟他表達我的看法,但就交給他去決定。」
我:「我從你的話當中能感受到那個當下很難的感受。因為你的確每天處在可能有防疫破口的擔心中,你只是想要保護兒子、保護自己、保護這個家,所以想帶兒子回台灣,但好像這個單純想遠離疫情的動機,在很多有的沒的加進來後,譬如說是不是全家一起面對,這個決定就變得很複雜。」
B子媽媽:「對,沒那麼容易!還有那時候FB上很多討論群組,很多人表達:『我就是堅持要留下來』、『你如果愛台灣,就不要回台灣佔用台灣的醫療資源。』我看到這些,心裡很想說:『我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別人家怎樣,我只要我兒子的健康受到保護。』但說實在的真的很難做決定。現在想想,如果不是因為遇到我爸爸需要開刀,我可能不會回台灣。」
B子媽媽:「而且那時候剛好是留學生返家潮,機票非常難訂,我們好不容易訂到了,上了飛機發現天啊整班飛機是滿的,而且幾乎都是從紐約來西雅圖轉機的中國留學生,我右前方的人還一直咳嗽,我心裡開始後悔,覺得會不會這個決定反而害了我兒子,然後我忍不住就哭了。」
我:「我從你的話當中,很深刻的感受到好像留下來或著回台灣都沒辦法安心,那個時候不管做什麼決定都不容易。後來決定回台灣了,但在回台灣的飛機上,看到搭飛機的人那麼多,又是從紐約來西雅圖轉機的留學生,還有人在咳嗽,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決定了。」
接著,B子媽媽提到即使順利到達台灣了,她也還是提心吊膽,一直到隔離一個禮拜後,身體沒有不舒服的症狀,才稍微能放心一些。要到隔離滿14天心情上才能放輕鬆,覺得真的回到台灣了。然而,另一方面,她也馬上就感受到身在台灣的各種壓力。
B子媽媽:「我在隔離的時候家人就在爭吵了,那時候我住我表姐的房子,我爸爸會送東西來順便幫我丟垃圾。我都把垃圾整理的很好,套兩個袋子然後放在門口。但被我姊姊知道,我姊姊是比較嚴格那種,就罵說怎麼可以讓爸爸丟,萬一有病毒怎麼辦。我聽了就很不爽,我整理的很好還有噴酒精,怎麼可能有病毒。還有朋友也是啊,一個很要好的朋友知道我回台灣,可能怕我約他出去吧,中間一句問候都沒有,當然我知道疫情期間大家都會在意,這很正常,但心裡還是會有點不舒服。」
B子媽媽:「後來,那時候大概回來一個月了吧,我帶兒子搭捷運,他就很喜歡跟旁邊的人聊天,他跟旁邊一個老先生說:『我們剛從美國回來。』那時候大概所有人都看他了吧,老先生也很緊張的問我們有沒有隔離!真的那段時間不管去哪裡,如果被知道是從美國回來,大家都嚇得要死。以前人家知道我們是從美國回來的,都會多問兩句;那段時間,真的死都不能讓別人知道是從美國回來的。」
我:「雖然回到台灣了,還是要在隔離14天確定身體是健康的之後,你才能安心。但接著馬上就感受到家人、朋友,或者周遭的人的壓力,這些好像是你回台灣之前,沒有想到的,很真實的感受到人性。聽你說這麼多,我其實有點驚訝,因為這些是身在美國的我沒辦法想像的,原來因為疫情從海外回到台灣,會經歷這麼多情緒轉折。原來回到台灣後,還是需要面對很多壓力,而這個過程也不是那麼舒服。」
B子媽媽接著提到她隔離結束後,也試著調整自己的心態,心想既然都回到台灣了,就好好利用這段時間陪伴家人,畢竟像我們這樣身在海外的遊子,很難有一段這麼長的時間可以待在家人身邊,所以她盡可能的陪伴家人,不管娘家或婆家都是。雖然中間因為和家人相處時間變長,生活習慣不同會有衝突,但心裡還是非常珍惜這段難得的時光。接著,我將話題回到B子媽媽和先生之間,聊到遠距離家庭生活的獲得跟失去。
B子媽媽:「我跟我先生後來都覺得,回台灣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其實是三贏的局面。因為我先生剛換工作到新公司,我們不在就沒人吵他,他可以很專心的拼工作、還有學習新的程式;我的部分就是回台灣有人可以幫忙分擔帶小孩,我也報了很多課程;而兒子的部分是他去幼稚園上課,學習很多也變的很獨立,很多我自己不容易教的部分,透過老師他就會聽進去。老實說,這段時間我們三個人都把自己過得很不錯,這是獲得的部分。」
B子媽媽:「失去的部分比較少,因為我跟我先生一開始交往就是遠距離了,所以我們還蠻習慣這樣的模式,每天早上都會通電話。可能差別比較大的是我先生跟兒子之間吧。我先生平日唯一可以跟兒子互動的時間,就是兒子起床到出門上課前的30分鐘,這變成我先生的生活重心;假日雖然可以講比較久,但有時候兒子在玩根本不理他(笑)。」
我:「好像遠距離家庭生活,失去的部分比較是先生跟兒子之間。如果我們再往內看一些,你覺得遠距離,在你跟你先生的溝通或者情感上,有影響嗎?」
B子媽媽:「嗯,好像還好,我跟我先生即使吵架也很快就合好了。這可能跟個性有關,我的個性不喜歡吵架也不記仇,所以遇到爭執,我會覺得有什麼好吵的,趕快把事情解決就沒事了。你看我回台灣前我們爭執這麼多,但我回來前我也是幫他準備了兩個月的食物,因為在美國最麻煩的就是吃,我每天一直在煮,牛肉湯、滷味之類的,把冷凍庫塞滿。」
我:「從你的話當中,我感受到你對先生表達愛的方式,是透過照顧好先生的胃。這其實也呼應了訪談前面聊到的,你帶兒子回台灣,好像是把先生丟在美國,但其實你在台灣的期間,你的手藝還是陪伴著先生的日常,這就是你展現愛跟關心的方式。訪談最後,能不能對自己跟先生說一些話。」
B子媽媽:「我覺得我很勇敢,在當時可以頂住各方壓力,決定帶兒子回台灣。這個決定應該說是我跟我先生一起決定的,我們一起準備兒子的臨時護照、一起跑辦事處,還有一起處理其他的事情,應該說是齊心的吧。」
我:「當你這麼說,我更感覺到雖然你帶著兒子回台灣,看起來好像跟先生分隔兩地,但這是共同的決定,中間還齊心準備臨時護照、跑辦事處等繁瑣的過程,所以即便你們分開兩個地點都還是同心的。再加上你準備了兩個月的食物,某種程度就像是你始終有照顧到先生。好像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而你是透過照顧先生的胃來表達。」
B子媽媽:「對,其實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不然也不知道能幫他做些什麼。所以,我想跟我先生說謝謝他把自己照顧的很好,這很重要。然後支持我們共同的決定,也努力上班、把家裡顧的很好,讓我在台灣完全不用擔心,很謝謝他。」
《寫在訪談之後》
很感謝身在台灣的B子媽媽願意接受我的訪談,透過她的心路歷程,我才瞭解到原來疫情爆發初期,無論是選擇留在美國或者飛回台灣都不容易;也才知道原來回到台灣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相對自由的生活中也還是面對著許多壓力,這些都是沒有經歷這段歷程的我沒辦法想像的。
和B子媽媽的訪談也帶給我不同面向的思考,「夫妻同心」應該是怎麼樣的樣貌呢?是否一定得要夫妻同處一個屋簷下,共同面對疫情才是同心?而B子媽媽帶著兒子回台灣,留下B子爸爸獨自待在美國,就是丟下或著不願意一起面對?或許有的人會這麼覺得吧!然而,我在B子媽媽的敘說中感受到的是,這整個過程他們夫妻倆一同討論、一同決定、一同努力,就如同B子媽媽說的「齊心」,即便他們分隔兩地,他們之間都有名為愛的線互相牽繫著。而B子媽媽對B子爸爸的關心並未隨著她回台灣而減少,而是呈現在B子爸爸每一餐的飯食中,她的愛其實是在B子爸爸每一天的防疫生活中不斷延續著呢!
另一方面,B子媽媽的故事也帶給我很深刻的反思,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考量,100位選擇了飛回台灣,當中可能就有100種心情轉折,其中的轉折絕對不是單看選項就能感受到的,需要我們多一些傾聽、多一分同理,才能多幾分瞭解,而這樣善意的瞭解,是現在艱難的疫情生活中,非常需要的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