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量化投資之路(一)

我的量化投資之路(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想用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下)中第407頁的一句話來當本文開頭。

上個世紀我們走過的路,證明了股市偶爾會爆發極度不理性的行為,這是很具說服力的教訓,想在股市中有所斬獲的投資人,最好學習如何應付下一波不理性行為。投資人需要解毒劑,在我看來量化就是解毒劑,如果你依據量化結果行事,雖然不見得會躍升為聰明人,但至少不會淪落成瘋子。

雖然早在高中時代就已經有買賣股票的經驗,也有看過幾本投資相關的書籍。但跟量化投資都沒有什麼關係,雖然也是用一些選股條件來做篩選,但實際上根本不知道這些條件選出來的投資組合將來的股價表現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直到讀了研究所選論文題目的時候才確定要選一個基本面量化投資有關的題目來做,直到讀到Piotroski(2000)的論文:Value Investing:The Use of Historical Financial Statement Information to Separate Winners from Losers。結論是用會計衡量指標計算的F-score,在財務數據最好的一個群組確實都能擁有最好的股價報酬。所以我就用這個論文為母體來寫我的論文:價值投資法結合財務績效投資策略之實證研究開啟了我的量化投資旅程。(題外話:當年因為指導教授認為這題目應該是財務金融學系寫的,而不是會計學系。還好母論文刊登的是在會計系論文等級最高的其中一個期刊,所以才順利說服教授讓我繼續寫下去而不是改成教授有興趣的題目)

根據論文的結論,這個方式在台股所建構的投資組合的歷史紀錄確實也不錯。那個時候的我以為我已經找到了股市ATM,就等著快點當完兵,然後進入會計事務所工作開始努力存錢丟入股市開始讓錢不斷長大。

但事實上卻沒這麼容易......現在回頭想想當時真的好傻好天真啊!


avatar-img
討喜之異想天地
270會員
217內容數
關於投資的心得與想法雜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討喜之異想天地 的其他內容
隨著小孩的年齡增長,需要的陪伴時間也越來越多,因此作者暫時放下寫作的興趣。然而,作者對於投資仍持續進行,淨資產突破三千萬,總資產接近五千萬。然而,作者對於今年的投資報酬率仍持保留態度。此外,作者分享了在興櫃市場的投資情況以及複利的故事。
利息收入與外幣兌換損益
可以將股票分為三組。
隨著小孩的年齡增長,需要的陪伴時間也越來越多,因此作者暫時放下寫作的興趣。然而,作者對於投資仍持續進行,淨資產突破三千萬,總資產接近五千萬。然而,作者對於今年的投資報酬率仍持保留態度。此外,作者分享了在興櫃市場的投資情況以及複利的故事。
利息收入與外幣兌換損益
可以將股票分為三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