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

含有「資產」共 205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正德資產詐 騙已被警政署通報黑平台(網站),這些詐 騙不安全不合法不是真的正在大肆欺騙收割民眾,如果您不慎遭騙或者對來歷不明的平台產生疑問可以找到廖律師, 不法分子在網路上構建投資黑平台,大肆宣傳「高收益」、「有漏洞」、「輕鬆賺」、「投資回報率高」、「簡單好操作」等,誘導民眾進行投資,事 實是
八月,川普的關稅正式公布了,新聞炒得很兇,市場一開始也確實有點緊張,不過幾天後大家好像突然意識到:「欸?好像沒什麼事欸?」,結果……也就這樣。
Thumbnail
這篇 今周刊/商周網文章〈一個警察的0050血淚史!70元進場認賠殺出,眼睜睜看漲到188元...〉 整理成摘要重點: 📌 文章核心 主角是一名警察(B先生),因為人性與情緒干擾,錯失了 0050 的長期獲利。 後來轉向 ETF+機器人理財,找到更安心的投資方法。 重點:理財不是短
《存錢族 vs 投資族:為什麼同樣月薪5萬,十年後差距高達500萬?》 2025年1月的某個週日下午,張小姐坐在咖啡廳裡翻著銀行存摺,看著數字緩慢增長的存款餘額,心中五味雜陳。她回想起十年前剛出社會時,和同期進公司的李先生月薪都是3萬5千元,兩人都同樣努力工作,甚至她還比他更節儉。但如今,李先生
Thumbnail
富蘭克林穩定月收益基金(MDIS)以其穩定的月配息和平衡型配置聞名,本文深入剖析其基金基本資料、績效表現、配息紀錄及資產配置,並針對適合的投資人族群提出觀察,最後附上投資警語,協助讀者判斷是否適合投資。
Thumbnail
💸 曾經超愛算命的我,算到負債百萬,現在資產翻倍,開始關心錢這種數字了🔢?? ~從行天宮算命地下室到命理理財課的省思 【我曾經迷戀算命,現在不再需要它了】——中年後的清醒與省思~ 🔮從行天宮地下室開始的旅程‼️ 年輕的時候,我很愛算命。特別是台北行天宮地下室那一排排命理攤位!
Thumbnail
這篇 Yahoo 奇摩新聞報導重點是: 財經專家 夏韻芬 提醒台灣人不要把退休寄託在「不確定因素」,而要依照 7 步驟做好財務規劃,才能安心退休。 📌 3 大重點摘要 台灣人焦慮來源 調查顯示 73% 台灣人最在意「每月有固定收入」,擔心退休後錢不夠花。 退休規劃核心策略 重點在「
聯準會7月表態不會降息,三週前市場猜測可能降息0.50%。 到了8月底,如今市場幾乎一致認為,下次會議將降息0.25%。 市場情緒瞬息萬變,然而這背後的趨勢卻值得冷靜思考。 根據CME Fed Watch工具,目前市場對9月降息的預期機率接近九成。 即使9月未動作,10月也被視為潛在時間點。
Thumbnail
(投資健康,才是報酬率最高的長期資產配置) 前言|為什麼長壽是一種「投資策略」 想像一下,如果你現在 45 歲,計劃 55 歲退休,帳上有 2000 萬資產,月領 7 萬被動收入,準備開啟旅居人生。 但如果到 60 歲時,身體健康亮紅燈,那些財富跟夢想,其實都「變現」不了。 長壽不是光靠基因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飲食#身體#健康檢查
meruchan-avatar-img
1 天前
♡ ♡ ♡ ♡ ♡ ♡ ♡ ♡ ♡ ♡ ♡ ♡ ♡ ♡ ♡ ♡ ♡ ♡
這篇 Yahoo 新聞〈侯昌明43歲就可退休!「理財6211公式」滾出破億身家〉整理重點如下: 📌 核心重點 侯昌明(55歲)被稱為「演藝圈隱形富豪」,靠著 「6211理財公式」,43歲就達成財富自由,累積破億資產。 公式:股票60% + 房產20% + 基金10% + 現金/儲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