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之美 - 在吳哥的人們

吳哥之美 - 在吳哥的人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一頂漁夫帽,一本軟皮書,隨意坐在這千年的石塊上,不受光觀客的叨擾,兀自的沈浸在自己的時光之中,文字正在和過往對話,沒有人聽的到,樹梢的陽光正在計時,看書的人卻毫不在意,只想,一直看下去。


raw-image

或許,是生著悶氣,躲在這廣大遺址中的一小角,靜靜的捲曲在小小的石窗之中,是要用濕冷的石塊來冷卻心思?還是隱藏自己?沒有太多無謂的表情,凝視前方的眼睛,沒有透漏出下一刻的決定,坐著,坐著,等待他(男友)的呼喊,它(古寺)的回應。

raw-image

約莫五十的一位白種婦人,看似獨自探訪這座古寺,有著自己的步調,走走停停,沒有瘋狂的大砲相機沈甸在胸前,一只孤獨的黑色背包,一本微小的白色筆記,用著10公分的1B鉛筆,一筆一劃的畫下屬於自己心中的吳哥,簡短的寫下一句話,抬頭再次看著古寺穿廊中的最深處,在黑影的層次之中,她似乎發現了,讓她微笑的。原因。

raw-image

有著2018亞曼尼春季秀場男模的自信,一身卡其筆挺的警用制服,呼應出共產國度的標準色,似乎處處都有鎂光燈的呼喚,讓他往返在古老迴廊中演繹著今春High fashion 的姿態,畢竟,在這古寺之中沒有需要這件製服代表的公權力,只需要,有著能呼應它的故事。的配角。

raw-image

幾個稚學年齡的孩童,穿著和古老寺廟對比的傳統戲服,在正午攝氏32度的高溫下,刺眼著吸引來往的外國人群,用笑臉歡迎下一組的光觀客,頭飾旁斗大的汗水,在日光下閃耀,閃爍著他們今日的家計,應該?有個豐碩的成果。

raw-image

一身的橘紅,沒有同齡孩童的笑靨,超齡的肅穆表情,呼應著灰黑的穿廊,偶爾不耐煩上飄的眼神,透露了該有的稚氣,但,還是靜默的為前來的人們,真心祈福,讓經文持續在古寺中迴盪,一遍,又一遍。



avatar-img
Herbert的沙龍
9會員
101內容數
一個日常的。主題, 有著兩種不同情感的。呢噥; 一個人的天空。總好像少了些什麼, 兩個人的世界。又似乎多了些味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erber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班黛喀蒂寺是我這次對吳哥巡禮的最後一站,也許是最後一站,所以對它的印象就最為深刻,或許,它是我最愛的寺廟吧!! 不用趕時間,所以就有了很多的興致,發現了很多在古寺裡生活的小動物,一隻缺了左手的石龍子,奮力的在石牆間求生路,在我的鏡頭中留下了身影後,就在吳哥的歷史中不見蹤跡。 這是一座傾塌十
若不是還腳踏著實地要騙我說這是天空之城,我也相信,一整個有吉卜力畫風走到現實的感覺,蒼鬱的老樹盤根錯節在巨石建築之上,這就是失落的高度文明,臣服在大自然的威嚴之下,有點感傷,也帶著點希望... 達宋寺是一個相對來說很小的古蹟,卻殘破的十分嚴重,看到這樣的狀況,急忙著詢問為何如此浩大的石雕建築
變身塔並不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寺廟,說穿了它就是皇家火葬場,印度教和佛教都是十分崇尚火葬,認為火能淨化身體,帶領死者前往須彌聖地,在當時僅有意外死亡者,才會採取土葬。 老實說,火葬真的是一種很環保、很適合人口爆炸的21世紀,用高溫將人還原為最基礎的碳,再以最節約的方式存放,不論是宗教的信仰還是現
在來柬埔寨之前,小吳哥的日出就一直是個心願,一個非要達成的心願。 要看日出,就要犧牲睡眠時間,即使前一天累的跟狗一樣,還是得在凌晨 4:30 起床,5點搭上Tuk Tuk車,細心的旅館還打包了日出餐盒(三明治+新鮮水果切片),一路上沒看到太多車輛,還以為可以獨霸全場,沒想到,一到小吳哥,手機補光燈
大家對吳哥最深刻的印象,應該就是來自巴戎廟的巨大佛像面容,只是, 這和想像中的場景差異太大了吧。 來吳哥窟之前,一直幻想著,這些巨大頭像一定是在深山幽谷之中,瀰漫著煙霧,充斥的熱帶昆蟲,自己會是一個探險家,拭去額上的汗珠,站在這古廟之前,驚嘆著這文明的偉大、不可思議。但其實巴戎廟就在大吳哥城之中,
涅槃寺是一座很特別的寺廟,沒有高大的山形寺廟建築體,倒是被五座水池包圍,中心的佛塔則是被兩條巨蛇石雕所托起,所以應該譯為龍蟠而非涅槃。 這五座水池最早的功能就是藥浴池,每一座水池都種植著不同的藥草,也都各有其功效, 但現在都已經封閉,無法進入探尋,只能遠遠的看著水上的塔,遙想"飛馬救人"的佛教
班黛喀蒂寺是我這次對吳哥巡禮的最後一站,也許是最後一站,所以對它的印象就最為深刻,或許,它是我最愛的寺廟吧!! 不用趕時間,所以就有了很多的興致,發現了很多在古寺裡生活的小動物,一隻缺了左手的石龍子,奮力的在石牆間求生路,在我的鏡頭中留下了身影後,就在吳哥的歷史中不見蹤跡。 這是一座傾塌十
若不是還腳踏著實地要騙我說這是天空之城,我也相信,一整個有吉卜力畫風走到現實的感覺,蒼鬱的老樹盤根錯節在巨石建築之上,這就是失落的高度文明,臣服在大自然的威嚴之下,有點感傷,也帶著點希望... 達宋寺是一個相對來說很小的古蹟,卻殘破的十分嚴重,看到這樣的狀況,急忙著詢問為何如此浩大的石雕建築
變身塔並不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寺廟,說穿了它就是皇家火葬場,印度教和佛教都是十分崇尚火葬,認為火能淨化身體,帶領死者前往須彌聖地,在當時僅有意外死亡者,才會採取土葬。 老實說,火葬真的是一種很環保、很適合人口爆炸的21世紀,用高溫將人還原為最基礎的碳,再以最節約的方式存放,不論是宗教的信仰還是現
在來柬埔寨之前,小吳哥的日出就一直是個心願,一個非要達成的心願。 要看日出,就要犧牲睡眠時間,即使前一天累的跟狗一樣,還是得在凌晨 4:30 起床,5點搭上Tuk Tuk車,細心的旅館還打包了日出餐盒(三明治+新鮮水果切片),一路上沒看到太多車輛,還以為可以獨霸全場,沒想到,一到小吳哥,手機補光燈
大家對吳哥最深刻的印象,應該就是來自巴戎廟的巨大佛像面容,只是, 這和想像中的場景差異太大了吧。 來吳哥窟之前,一直幻想著,這些巨大頭像一定是在深山幽谷之中,瀰漫著煙霧,充斥的熱帶昆蟲,自己會是一個探險家,拭去額上的汗珠,站在這古廟之前,驚嘆著這文明的偉大、不可思議。但其實巴戎廟就在大吳哥城之中,
涅槃寺是一座很特別的寺廟,沒有高大的山形寺廟建築體,倒是被五座水池包圍,中心的佛塔則是被兩條巨蛇石雕所托起,所以應該譯為龍蟠而非涅槃。 這五座水池最早的功能就是藥浴池,每一座水池都種植著不同的藥草,也都各有其功效, 但現在都已經封閉,無法進入探尋,只能遠遠的看著水上的塔,遙想"飛馬救人"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