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把發現不快樂當成人生目標嗎?(2)

2020/12/0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快樂和悲傷不一樣

和悲傷相比,不快樂更常出現。或許應該這麼說,如果不是快樂或悲傷,那大概就是處於不快樂。
悲傷是一個很強烈的情緒,往往是被「帶動」出來的,而帶動悲傷的通常都是「失去」和「後悔」。比如真切意識到有一個習以為常的人事物,就此以後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往後再提起只剩緬懷的時候;又或是那種像Richard Gere和ハチ公的動物電影,只為了與你遇見的煽情。(原來灑狗血的意思是看了動物電影都會暴哭)
總有一個時候, 眼眶再怎麼噙,淚珠還是會「唰」地掉落,這個時候就是悲傷。

如果會掉眼淚是悲傷,那不快樂呢?

不快樂用學術語言來說,就是左派社會主義批判資本主義時,總說人會被異化、物化。平實來說,就是「沒感覺」。
沒感覺不是指漠不關心的冷感,不是那種被男神女神挑逗沒有感覺的性冷感、社會運動氣氛高昂但依舊無感的政治冷感,而是指真的「沒感覺」。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沒感覺聽起來很弔詭,作為一個人怎麼可能沒感覺?赤腳踩到樂高會痛、被人拿門夾到手要送醫院、南部人嘴北部粽是3D油飯、北部人嘴南部粽是鼻涕,這些「感覺」起來都是「感覺」,只不過它們都是別人和外面的「感覺」。
Hermann Hesse花了很長很長的篇幅,寫了Siddhartha的故事。七十年後,朱少麟也花了很長很長的篇幅,寫了海安的故事。他們都在疑惑和探尋,那一種源於內心深處的無感是什麼。
曾經以為他們都在追尋快樂,為了尋求解脫的快樂,橫度世界,看看自己在生命的終點是不是可以離苦得樂,前往極樂世界。還以為他們是為了要消除俗世的煩惱,就像佛教出家剃髮是削去三千煩惱絲一樣,是為了探求快樂,才要去除煩惱。
後來才發現他們想問的是,為什麼要快樂?為什麼會不快樂?我什麼時候開始不快樂。
    2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