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誕節的這一天,《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釋出了完結篇與兩集番外,為這部紅遍亞洲的BL日劇劃下一個句點。
不過儘管我自己在觀看時有淚腺鬆動的感覺,但未必代表這個結局能做到人人滿意,到底一個故事的結局該怎樣才算完美,以下便針對這點來進行分析:
防雷預警!建議看完結局與番外篇後再往下閱讀!
一個故事無論講的是職場、愛情還是生活,一定有其主要想傳達的理念與訴說的情節,許多影視作品往往會在開頭提出一個新穎的想法,卻很難在結尾時自圓其說,開高走低之下讓觀眾為之不滿。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講的是兩位男主角之間的愛情故事,因此結局無論是交往還是分手,勢必得給觀眾一個確定的答案,而考量到整部戲劇的風格偏向輕鬆,一個快樂的大結局可說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當然,或許會有人覺得十一集裡兩人的分開莫名其妙,十二集中的和好也算不上是什麼驚喜。誠然,這個故事並沒有什麼出人意料的反轉,因為這並非這部劇的看點,觀眾真正在意的仍然是兩人甜蜜的互動與感情上的起承轉合,藉由劇情發展陪伴著角色不斷成長。
魔法給予的只是開始的契機,感情的維繫終究在彼此之間
除此之外,整個故事雖然是從安達有了魔法開始,但藉由柘植和黑澤的話點出了故事的核心,那就是對於兩人來說,魔法只是創造了一個契機,即便安達沒有魔法,只要有著對彼此的關心與愛意,兩人之間的交流就永遠不會停止。
有時為了豐富劇情或是拉長主線故事的鋪陳,戲劇往往會透過一些配角與支線的穿插,讓整個故事的步調放緩並延展世界觀。然而配角們並非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工具人,對於部分觀眾來說,配角是否也能在結局有所交代一樣很重要。
《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的配角其實不多,除了副CP的柘植與小湊外就剩下後輩六角與同事藤崎,最多再把貓咪烏冬跟安達的前輩算進去都還不到十個人(話說大家知道安達前輩的名字叫浦部健吾嗎?)
柘植與小湊的戲份雖然相對較少,但同樣也呈現出兩人從相識、熟稔、動心、交往的過程,並在番外篇中呈現兩人日常相處的模式,以及在沒有魔法後,柘植無法立刻得知小湊的心思,卻仍努力去試著解除誤會,與主線的故事相輔相成,同樣也有一個不錯的結局。
好的配角不是胡亂加戲,而是在適當的時候助攻發揮作用
至於六角與藤崎,我其實很喜歡戲劇的表現手法,儘管兩個角色一起放了煙火,但劇情並沒有粗暴的將兩個人送作堆,而是在受到主角的影響後,在各自的生活中開始有了變化,以兩位角色的戲份而言這樣的結局是恰到好處。
沒有驚喜、沒有反轉,甚至黑澤出現在大樓上的劇情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但《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仍感動到了我,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兩位主角真摯的演技與情感充沛的台詞上。
從安達訴說著自己的後悔開始,淚水便一直在眼眶裡打轉,不光是為了安達那可憐又惹人愛的表情而揪心,同時也對於他終於看清自己的心意而感動。同樣的,在劇情中一直採取主動攻勢的黑澤,即便在分手後仍懷抱一絲希望來得頂樓,卻在見面的剎那仍擔心是否因兩人的約定讓安達耿耿於懷,這種過份的體貼簡直讓人不忍直視。
當然,這種感動並非每個人都能體會,如果和其他作品相比,或許會有觀眾覺得不算什麼。不過以《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這種日常輕鬆向的劇情來說,這樣的煽情已經足夠,若黑澤與安達搞出個《鐵達尼號》的生離死別,那才叫人無言呢!
許多故事作品到了結局,不知是為了讓觀眾感到驚喜,還是過份執著於團圓和完美,常常會出現許多邏輯崩壞或不合常理的劇情,例如本來相互仇視的一家人強行和好、完全沒有交集的男二女二開始交往,或者一定要讓結局的字樣停留在婚禮中,讓人出戲的同時也背離了原本的主旨。
在這點上,《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就做的還不錯。劇情自然能安排黑澤拿出戒指,但不說兩人才剛剛和好,就交往的時間來說也不算太長,與其硬是弄出個向求婚的單膝下跪,同款鋼筆這樣的禮物才是恰到好處,既扣回文具公司的背景,又能在日常生活中偷偷秀恩愛,與整體的劇情風格顯然更為合適。
而在情人節的番外篇裡,沒有讓一年前的黑澤弄出什麼誇張的手作巧克力,而是透過發放的試吃贈品送給安達,用這種含蓄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意,在合乎兩人關係與邏輯的情況下,仍讓觀眾對充滿內心戲的黑澤感同身受。
結局不等於結束,完結也不等於終結
事實上,所謂各花入各眼,同樣的結局落在不同的觀眾眼裡也會有不同的感觸,要想達到讓每個人都滿意的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至少在故事上給出了交代,讓為黑澤與安達擔憂的觀眾能放下懸著的心,笑著迎接兩人的未來。
雖然12集的故事已經播放完畢,但並不代表兩人的感情也跟著結束,相反的,黑澤與安達會一直存在於觀眾的心裡,讓他們的故事能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