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每天都要迎戰資訊大軍

更新於 2021/01/1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片來源:免費圖庫
我們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這一切都歸功於網際網路的興起和發展。而這些只是最幾十幾年才發生的而已。小時候我的生活還是BB Call、錄影帶。中學開始進入DOS的電腦世界,那時候還不會用大大的磁碟片,我還記得老師一再提醒說要等到螢幕上出現了“您現在可以安心關機”的字才能按下那顆圓圓大大的按紐。大學時候開始玩BBS,那時還跟同學偷學怎麼洗板和丟水球,每天下回宿舍就是打開至少10個聊天視窗的MSN,我相信很多人的打字速度都是在那段時間練出來的吧!接下來是VCD、DVD、隨身碟(我家裡還保存著一支64MB的大大的隨身碟)… 一直到現在的網路生活。現在生活上所有的事情幾乎都和網路脫離不了關係了,而無法跟網路接軌的人或企業,幾乎都要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在網路的世界,所有的資訊和知識隨手可得,但也因此使得我們的生活被資訊給淹沒、甚至壓得喘不過氣來。

訊息多到看不完

這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 真的是爆炸,一點也不誇張。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幾乎沒有什麼你找不到的資料。除了一般的網上文字資源外,還有像YouTube等影片類的資源,而且任何語言都有。更厲害的是這些資料每分每秒都以飛快的速度在增加,真的可以說現在資訊的數量已經多到無法想像的程度了。
你可能會說資訊爆炸也沒什麼,我想要找什麼東西再上網查就好了不是嗎,其實事情沒那麼簡單。這些海量的訊息有時候會故意出現在生活中,讓我們一不小心就無意間獲取了一大堆可能不必要的資訊,甚至有的是強迫我們吸收那些資訊。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打開了風傳媒的網站想看一下今天有什麼頭條或大新聞,但網站打開除了主版面的新聞外,我看到旁邊的新聞標題可能會想順便點進去看一下(現在新聞標題都做得很吸睛或聳動),或是隨手把網頁往下滑,結果越滑就是越多的新聞一直湧出來,本來只想說看看熱門新聞就好,但是滑一滑可能半小時就過去了。無意間就看了一堆本來沒打算要看的東西,重點是,這些訊息對我的生活可能一點用處或幫助都沒有。滑臉書也是,有時候可能只想看一下朋友的動態,結果一滑半小時就不見了,看了一堆莫名奇妙的東西,這種例子比比皆是。YouTube也是,本來只想看半小時的影片,結果隨便滑一滑就多看了一堆雜七雜八的影片。這一方面是因為訊息爆炸,東西看不完,二來是因為這些平台會千方百計想辦法讓你上癮,讓你花更多時間在平台上面。
最近聽科技島讀的Podcast,主持人也是在分享訊息爆炸的議題,進而延伸到現在的新聞熱度越來越短,可能今天的全國熱門事件或議題,過2天就沒什麼人在提了,因為已經被其他新的的新聞或事件給淹沒了。新聞媒體會一直不斷的找新的熱點、話題或事件來吸引大眾的注意,沒大事件就找小事件、連小事件也沒有就找“冷知識”之類奇奇怪怪的東西,反正就是會有讓你看不完的東西,因為讓你一直有看不完的東西就是他們的目的。
在這個時代,我們要擔心的不是得不到資訊,而是得到的資訊太多,或是得到太多不需要的資訊。有時候就算沒看新聞,打開YouTube隨便滑一下大概也可以知道最近發生的大事。而這些海量的訊息,就這樣無聲無息的偷走我們的時間、甚至偷走我們的生活和人際關係。可更怕的是,很多人還不知道這件事對自己的影響和變化。
圖片來源:免費圖庫

想學什麼都不是問題

曾經我們認為的完全不同領域的知識或技能,在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想學什麼似乎都不是問題了。舉個例子,我最近對網路前端工程師有興趣,所以在試著自學。網路上隨便打就一大堆資料,學到不懂的就在谷歌上找,幾乎可以說沒有什麼程式的東西是找不到的。還不只這樣,在YouTube上找也是一大堆程式教學的影片和頻道。到後來反而變成我找到的資料太多,然後看不完或沒時間看。不只是工程師的知識技術、其他所有你能想得到的各領域的東西,大部分都能在網路上找到資料,如果有找不到的,那表示……這個部分就等你分享了。連生活上的實用技能都可以在網上找到資料,比如有個YouTube頻道叫“宅水電“,主要就是介紹和講解生活上一些自己可以動手DIY的水電知識和技能。看了裡面的影片,人人都可以自己換燈管、換插座、換水龍頭了。在這個年代要取得這些技能和知識可以說是一點也不難,但十幾年前或幾十年前很多技能和知識可都是沒有人教就完全沒機會學習得到。當然隔行如隔山,即使現在網路上有海量的免費資源或付費資源,倒也不是任何一行都能學得那麼專業或專精,有些細節還是要實際去做或累積經驗後才能學習到。
在這個年代,想學什麼幾乎都能在網上找到資料,所以問題大概不是怎麼學了,而是想不想學和學什麼而已。

真真假假分不清

在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不管是什麼形式都可以,從影片(比如YouTube)、音訊(比如Podcast)到文字(比如書本、部落格)。十幾年前大概只有特定人士(政治家、藝人名人、作家等)可以發表言論、出書來影響大眾,資訊相對也少很多。現在就不一樣了,大家都能發表自己的觀點,人人都可以出書(只要有出版社願意),我看台灣的YouTuber們至少有三分之一都出書了吧。以前很多人把書上的東西奉為真理而深信不已,現在這種想法可能行不通了。孟老夫子早在幾千年前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他老早就知道不可拘泥於書上的東西而一味盲從,要獨立思考、實踐真理,而這句話放在現在這個時代更貼切。以前書上的東西可能可以信個七、八成,現在大概只能信四、五成了。現在人人都可出書,什麼觀點都能發表或分享,這些多樣化的內容可以豐富我們的思想和拓展了我們的眼界,不過另一方面在真實性上可能又要多一些折扣了。書本、影片、音訊、網站內容的真假,可能需要更謹慎、更多花一些功夫去檢視。

結論

在這個被資訊淹沒的時代,有時候更容易迷失在訊息海中而失去方向。為了讓自己隨時都知道世界發生的雜七雜八的事情,或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比別人知道的更多,所以每天就一直看網上的新聞或訊息,但要知道這些東西是永遠也看不完的,而且只會越來越多。追到後來可能把自己搞得很累,但心靈卻很空虛。仔細想一想,我們真的需要知道這麼多資訊嗎?吸收這些東西對我們的生活或生命有幫助嗎?
圖片來源:免費圖
avatar-img
9會員
24內容數
退伍後就來到菲律賓這個熟悉的陌生國家。這幾年下來也經歷了不少有趣的事,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也有著不起眼的小驚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科一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次混亂不堪的美國總統大選終於有了初步的結果,美國各大媒體爭先恐後的祝賀拜登,不少國家領袖也發送了恭賀訊息。雖然我們看到的消息絕大部分都是一片歡呼聲,不過別忘了美國仍有一半左右的選民投了川普,他們心中做何感想呢?他們現在在想:你們高興什麼,這場比賽才打完了上半場而已...
高一時我們班上有個又高又胖的捲髮男同學,他雖然不是出口成髒,不過“幹XX”、“雞X”這些台灣國罵也是朗朗上口。不能把他歸類為壞孩子,但他也絕對不會被分類在乖乖牌的好孩子這一組。為什麼我對這個同學這麼有印象呢,因為
在YouTube市場已經成為紅海市場的現在,想要在這個市場獲利已不如幾年前那麼簡單和快速。沒有自己的原創、沒有基本的剪輯、沒有做一些SEO的優化,可能都不容易在這個戰場上存活下來。不過如果真能做出自己的風格和跟大家不一樣的東西,我覺得還是可以在這個YouTube武林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雖然很多題材或
YouTube市場的確已經很飽合,競爭也很激烈,但並不表示無法在這個市場獲利。如果能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做出有特色或有個人風格的東西,一樣可以在YouTube裡闖出一片天。
最近大家都在講Podcast,新聞、YouTube上很多人在討論台灣國內今年的Podcast大爆發潮,也很多人跟著這波爆發潮上車了,開了自己的Podcast頻道,創作了自己的節目。這周Miula也在他的Miu  Live裡提到Podcast。我也來趕個流行,分享一下自己今年接
你會不會覺得自己懷才不遇,遇不到能賞識你的伯樂呢?身為千里馬的你,在等待出頭天時,要小心別讓自己變成「廢馬」。
這次混亂不堪的美國總統大選終於有了初步的結果,美國各大媒體爭先恐後的祝賀拜登,不少國家領袖也發送了恭賀訊息。雖然我們看到的消息絕大部分都是一片歡呼聲,不過別忘了美國仍有一半左右的選民投了川普,他們心中做何感想呢?他們現在在想:你們高興什麼,這場比賽才打完了上半場而已...
高一時我們班上有個又高又胖的捲髮男同學,他雖然不是出口成髒,不過“幹XX”、“雞X”這些台灣國罵也是朗朗上口。不能把他歸類為壞孩子,但他也絕對不會被分類在乖乖牌的好孩子這一組。為什麼我對這個同學這麼有印象呢,因為
在YouTube市場已經成為紅海市場的現在,想要在這個市場獲利已不如幾年前那麼簡單和快速。沒有自己的原創、沒有基本的剪輯、沒有做一些SEO的優化,可能都不容易在這個戰場上存活下來。不過如果真能做出自己的風格和跟大家不一樣的東西,我覺得還是可以在這個YouTube武林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雖然很多題材或
YouTube市場的確已經很飽合,競爭也很激烈,但並不表示無法在這個市場獲利。如果能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做出有特色或有個人風格的東西,一樣可以在YouTube裡闖出一片天。
最近大家都在講Podcast,新聞、YouTube上很多人在討論台灣國內今年的Podcast大爆發潮,也很多人跟著這波爆發潮上車了,開了自己的Podcast頻道,創作了自己的節目。這周Miula也在他的Miu  Live裡提到Podcast。我也來趕個流行,分享一下自己今年接
你會不會覺得自己懷才不遇,遇不到能賞識你的伯樂呢?身為千里馬的你,在等待出頭天時,要小心別讓自己變成「廢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當今世界,每天有大量資訊不斷產生,遠超過以往所謂的知識爆炸或資訊超載。報紙上報導的都是前一天的資訊,而即時的消息需要透過電視和廣播來獲取。網路上更是充斥著各種假訊息。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這些資訊的影響也各不相同,讓人不禁思考在這個資訊時代中,如何保持對資訊的敏感度與判斷力。
有網際網路以後,的確任何的資訊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 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是破碎的」。 這也就造成有些人的工作, 就是專門收集網路上的訊息,整理出系統,制訂框架, 寫出一篇篇充滿資源連結的文章, 作為導覽讀者遨遊網路的領路人。 而現在AI 出現,這些領路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猛發展,資訊爆炸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現象。從網際網路到社交媒體,從手機應用到網路搜索,我們每天接收到的資訊量遠超過過去任何時代。 這篇文章探討了資訊爆炸對於多元性與挑戰、專注力與分心問題以及心理健康和壓力的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我一直覺得資訊太多了。我們每天會不斷地從網路上得到資訊,那一部分是被動的,譬如說,那些最有熱度的新聞事件,他們會突破我原來已經關注的領域,在各個社群網站的河道朝我的方向衝過來。這並不是說我選擇性地看或不看就能夠去避免的。
要不要買實體書,甚至是電子書?其實是資訊量問題。20年前買書還可以保存,現在不只有電子書搶市場,更有一堆影片。 網路時代剛開始,文字跟圖片已經開始增多,但人類接收的資訊量還沒有爆炸,畢竟文字、圖片閱讀還是相對較慢的,書本的保存跟翻閱優勢還有。 可是當網路進入大量影片時代,人人創作、紀錄的資訊開始
從事資訊人員的工作,最大的隱憂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能不能把自己的資訊技術與對資訊產品的瞭解,和資訊系統市場中主流技術提供者(如Microsoft、Oracle、Cisco等等)及產品提供者的最新訊息搭配在一起,這要靠平時就不斷的收集與學習相關知識。 否則,一旦被技術淘汰,想再趕上就遲了。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當今世界,每天有大量資訊不斷產生,遠超過以往所謂的知識爆炸或資訊超載。報紙上報導的都是前一天的資訊,而即時的消息需要透過電視和廣播來獲取。網路上更是充斥著各種假訊息。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這些資訊的影響也各不相同,讓人不禁思考在這個資訊時代中,如何保持對資訊的敏感度與判斷力。
有網際網路以後,的確任何的資訊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 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是破碎的」。 這也就造成有些人的工作, 就是專門收集網路上的訊息,整理出系統,制訂框架, 寫出一篇篇充滿資源連結的文章, 作為導覽讀者遨遊網路的領路人。 而現在AI 出現,這些領路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猛發展,資訊爆炸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現象。從網際網路到社交媒體,從手機應用到網路搜索,我們每天接收到的資訊量遠超過過去任何時代。 這篇文章探討了資訊爆炸對於多元性與挑戰、專注力與分心問題以及心理健康和壓力的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我一直覺得資訊太多了。我們每天會不斷地從網路上得到資訊,那一部分是被動的,譬如說,那些最有熱度的新聞事件,他們會突破我原來已經關注的領域,在各個社群網站的河道朝我的方向衝過來。這並不是說我選擇性地看或不看就能夠去避免的。
要不要買實體書,甚至是電子書?其實是資訊量問題。20年前買書還可以保存,現在不只有電子書搶市場,更有一堆影片。 網路時代剛開始,文字跟圖片已經開始增多,但人類接收的資訊量還沒有爆炸,畢竟文字、圖片閱讀還是相對較慢的,書本的保存跟翻閱優勢還有。 可是當網路進入大量影片時代,人人創作、紀錄的資訊開始
從事資訊人員的工作,最大的隱憂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能不能把自己的資訊技術與對資訊產品的瞭解,和資訊系統市場中主流技術提供者(如Microsoft、Oracle、Cisco等等)及產品提供者的最新訊息搭配在一起,這要靠平時就不斷的收集與學習相關知識。 否則,一旦被技術淘汰,想再趕上就遲了。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