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馬諦斯野獸派就沒有畢卡索立體派?一窺8位藝術家之間崇拜又嫉妒的糾葛(三)|《藝敵藝友》

2021/02/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三組是畢卡索(1881年-1973年)與馬諦斯(1869年-1954年),這兩位藝術家的競爭關係好像就比較明白一點,但作者認為若沒有這兩位天才的競爭,「立體派」也不會誕生。
馬蒂斯比畢卡索年長許多,當畢卡索在家鄉西班牙獲得小小成功後到巴黎發展時,馬諦斯已在巴黎藝術圈畫了幾些年,雖然他也還沒有確立自己在藝術圈的穩固地位,但已經成家,有三個子女需要養育,沒辦法像其他年輕畫家一樣恣意生活,有比較龐大的經濟及地位壓力。
兩人經友人介紹認識,互相交換作品,互相影響創作風格。兩人都極力從早期傳統藝術訓練較寫實的繪畫風格中走出自己的路,但又希望自己是比對方更早一步確立方向,並成功的一方。
1900年馬諦斯率先提倡「野獸派」,野獸派以鮮豔的色彩,並將印象派畫作的畫法誇張化,不再強調作品遠近透視的概念,而是利用帶有童趣的平面手法繪畫出立體感。以其妻子肖像《戴帽子的女人》開始,在1905年的沙龍展出,震驚大眾,大部分的人說他已經發瘋。
《戴帽子的女人》(1905),馬諦斯
馬諦斯的勇氣創舉給他帶來較多的批評,但是美國來獨具慧眼的猶太兄妹葛楚與李奧將這幅畫買了回去。葛楚與李奧在此之前已先購入一幅畢卡索藍色時期的作品《Young naked girl with flower basket》,但這幅畫與鮮豔強烈《戴帽子的女人》放在一起,明顯黯淡不少。
當時的畢卡索正從「藍色時期」進入「粉紅色時期」。一次馬諦斯在聚會上發表對非洲小雕像的看法時,畢卡索也注意到了非洲部落面具吸引人的一面,兩人不知道是各自發現新大陸,還是互相引響所致,都紛紛開始在作品中添加非洲元素,1907年畢卡索《亞維農的少女》就加入了非洲元素,這幅畫並且象徵了立體主義、現代藝術的開端。
作者說,馬諦斯雖然一直非常禮貌有氣度,但仍然對這裡非洲元素的運用,以及對右二蹲坐女子激似塞尚《Bathers》中的女子略略表示不滿,尤其馬諦斯非常欣賞塞尚的藝術風格,甚至收藏了塞尚上述這幅作品,也曾以塞尚作品中的藍綠色調為主題創作一連串的類似作品。他會認為畢卡索挪用他的構思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亞維農的少女》(1907),畢卡索
這本書從兩人的一些軼事中觀察兩人互相影響的情況,除了上述的非洲元素之外,馬諦斯與女兒之間的默契,可能也觸發了畢卡索童年的陰影,影響了畢卡索的作品發展。畢卡索早期在巴黎的創作野心,讓他不甘於僅成為馬諦斯底下的一位新生代藝術家,反而很明顯地給馬諦斯造成壓力,但是又不得不說畢卡索在很大程度上,受馬諦斯影響很深。
但回到創作的初衷,如果兩人之間不要有那麼多介入(藝術評論、贊助者),也許兩人會一直是很好的藝術朋友也說不定。
《藝敵藝友:現代藝術史上四對大師間的愛恨情仇》
The Art of Rivalry
作者: 賽巴斯欽・斯密 (Sebastian Smee)
從何處來:新北市立圖書館/大塊文化 幾顆星星:★★★☆☆
🌑 ********************************🌑
這本書讓我的閱讀速度快不起來,有太多畫作、人物我都不知道,一邊看要一邊查,還有許多藝術家心境的揣測與摹寫,要一個字一個字仔細的看才能夠看得懂,其實並不是一本很容易閱讀的讀物。
本書收錄了八位共四組的藝術家。從19世紀印象派開始到20世紀抽象畫派之間,繪畫風格轉變的主要帶領人物間的亦敵亦有的關係。這本書畫了不少篇幅將對照的兩位藝術家的創作生平都一起介紹了,資訊量很龐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Gin C.
Gin C.
我是一位音樂創作者/大提琴手/流行歌唱教學, 閒暇時喜歡旅行、閱讀與看電影,並且把聆聽音樂也當作一種閱讀模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