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祭》音樂家汪立三紀錄片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參加了華語音樂影像誌聯展,看了大陸導演周洪波的紀錄片《空白祭》,內容是透過當時在美國念音樂博士的博士生張奕明的緣分,追尋了音樂家汪立三的故事。是部非常感人的作品,也極發人深思。
影片拍攝的時間頗長,光是有播出的片段就從2012年到2017年,更不用說準備的時間必定更長。
先撇開主角汪立三不提,我看到導演鏡頭下的中國大陸,能感覺到2012年與2017年的大陸有些差異,或許套入我自己的的記憶,畢竟導演拍攝的地方也都不一樣,怎麼能看得出實際差異?但我就是感覺這十年在大陸的時間過得很快,我從城市的樣貌、馬路乾淨程度,人們的穿著與他們關心的事情,覺得他們的改變非常的快速。
我2012年也去過杭州、上海,記得在杭州有一家百貨,整棟都被zara母公司買下,台北2011才有第一家zara,所以當時當然不會放過整棟都是zara相關品牌的百貨,特別跑去逛了,整棟都沒什麼人,結帳時,店員問了我從哪裡來,大概覺得我講話怪怪的,她說你的口音真好聽,還一臉羨慕的表情,雖然不排除她是做做樣子,不過表示當時台灣還值得她們做做表面功夫。
幾年我又去了兩三次杭州與上海,除了前面感覺到的,大家好像一下先進了許多,當大家聽到口音怪怪時指示眼睛飄一下不是很在乎的樣子,一下就見了很多世面的感覺。
紀錄片拍攝時,汪立三先生雖然在世,但患了失智症,已無法表達任何事情了,因此敘述者的重擔都在鋼琴家、博士生的張奕明身上。
張奕明在美國時常被要求彈些中國歌曲,因此他開始研究起中國作曲家,而汪立三的作品讓他特別有感觸,他認為汪作品之深度與廣度完全不遜於古典音樂大師如莫札特、貝多芬...也開啟了一條研究汪立三人生與作品的路。
簡單說來,汪立三就讀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上海音樂學院的前身)又很熱衷學生運動,我們現在說「學生運動」,好像會有一點反政府的色彩,但他那時候的學生運動完全是響應黨的方針進行學校內部的自肅活動...等等,他跟同學(同事?)劉施任、蔣祖馨在《人民音樂》雜誌上發表一篇〈論對星海同志一些交響樂作品的評價問題〉的學術文章,批評了冼星海的作品,比如他想寫一首政治經濟學的交響曲...這樣豈不是破壞了音樂應該有的本質,怎麼能拿這樣的人當成青年學子的榜樣,這樣是有害中國音樂發展的...等等。
我倒蠻想聽聽「政治經濟學交響曲」會長成什麼樣子。
不過這篇學術文章使汪立三被劃為右派,還遣送到北大荒去「服務」。片中張奕明也疑惑「既然是學術文章,為何會政治化呢?」
學術為政治服務,藝術為政治服務,都是學者、藝術家避之唯恐不及的情況,不過大部分的學者與藝術家都還是要為政府服務才有生路,我想這與政治體制無關,而每個人的命運也都不一樣。
有人問到了,汪立三的作品有幾十年的空白,並不代表他沒有作品,只是那些作品很明確是為政府服務而做,因此覺得那不值得一提吧?
看到這裡我想到,現在視為經典中的經典的許多音樂,時常不也是為了宗教服務(也有可能是為了政治服務),因此並不一定在這個前提下就沒有好音樂。
不過當我知道有哪一首歌是特別為選戰而創作的話,應該是絕對不會喜歡那首歌的,除非!那首歌好聽到讓我勝過對它先天條件的厭惡。
在紀錄片尾端,張奕明說到,他自己視為志業、深受感動的汪立三作品,在西方世界(甚至中國)就是小眾,聽眾覺得不錯,但汪的作品並不與自己的生活連結,因此沒有共鳴。
不要說張奕明這樣感嘆,我在看紀錄片中張奕明訪問他欣賞的美國作曲家與到廣播電台錄音時,從那些外國人的態度都能感覺出,雖然他們很客氣的讚美汪立三的作品不錯、張奕明的琴技優秀,但除此之外,似乎沒有其他更深刻的交流,比方說引起美國作家注意的反倒是汪立三的樂譜如何印製;在廣播電台本來預計錄四小時的汪立三音樂導聆,結果變成了馬拉松,在張奕明終於錄完去找廣播電台的長髮員工聊天時,他已經開始聽有點融合披頭四與美國鄉村音樂的歌了(也是蠻好聽),想必是耳朵已經疲乏...感覺長髮員工的關注焦點也只希望張奕明能凸顯出這些音樂是「被迫害者」的音樂。
但說真的,張奕明與紀錄片傳達的,都不著重在被迫害這件事上,連汪立三都不覺得自己的際遇是被迫害的,因為他仍滿腔熱血的想為國家服務。
「被迫害」這個詞是我們很擅長使用的,但我們高呼「我被迫害了」,接著就應該是正義的降臨、群眾的力量解救被迫害者,未免太平面化了這個詞彙。
如果高呼也沒人會聽時,那迫害就不是迫害了,那只是一種狀態,大家不喜歡你、你不受到重視,因此你只能更努力打破現狀,或被滾滾洪流吞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53內容數
無論是電影還是戲劇,除了動人精彩的劇情、充滿吸引力的演技...要素之外,不可或缺的是音樂。 這個專題在於發掘戲劇與音樂交錯時的動人瞬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in 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部電影很精彩,演員都很有看頭,包含女神卡卡、亞當·崔佛、傑瑞德·雷托、傑瑞米·艾恩斯和艾爾·帕西諾,還有還有... 講述的故事也很有可看性,第一、真實事件改編;第二、頂級名牌、各種復古時尚映入眼簾;第三、謀殺案經過也令人各種好奇;第四、我自己還覺得,這部電影的音樂都用得很好。 想想也是,如果我是L
《美妙巴薩諾瓦》(Coisa Mais Linda)是一齣巴西電視劇。目前看完兩季。 曾聽說葡萄牙語是世界上最性感的語言,看了這部電視劇後稍微有點理解了,雖然完全聽不懂,但總覺得蠻好聽的,抑揚頓挫很有律動~除了復古元素、悅耳的語言之外,音樂也是一個吸引人的重點—森巴與巴薩諾瓦!
這部電影有podcast,請去各大平臺聽聽看~再搭配這裡的文字與音樂連結看看吧!奧斯卡2021最佳影片裡面有哪些好歌?就讓我一首一首介紹給大家吧!
作為一部黑色幽默的(勸世?諷刺?)喜劇來說,電影以誇張的劇情表現,描述一點都不誇張的社會寫實,民主政治的選舉制度以及自由經濟的政策導向下,會導致什麼樣的結局?社會從上到下都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而且各憑能力(權力?)我們擁有這樣的自由,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藍調天后》(Ma Rainey's Black Bottom)這部電影最為人知的部分就是它是「黑豹」Chadwick Boseman遺作,而劇情是源自早期藍調爵士之母"Ma" Rainey的故事。不同於一般傳記電影,劇情並不圍繞主角一生來描述,僅描述一次在1927年夏天芝加哥的單曲唱片錄音過程。
今天GIn要用2020最佳迷你影集《后翼棄兵》中的三首插入曲,來介紹這部電視劇的各種劇情轉折,以及女主角的個人成長歷程,三首歌曲都選的貼切,也好聽,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這部電影很精彩,演員都很有看頭,包含女神卡卡、亞當·崔佛、傑瑞德·雷托、傑瑞米·艾恩斯和艾爾·帕西諾,還有還有... 講述的故事也很有可看性,第一、真實事件改編;第二、頂級名牌、各種復古時尚映入眼簾;第三、謀殺案經過也令人各種好奇;第四、我自己還覺得,這部電影的音樂都用得很好。 想想也是,如果我是L
《美妙巴薩諾瓦》(Coisa Mais Linda)是一齣巴西電視劇。目前看完兩季。 曾聽說葡萄牙語是世界上最性感的語言,看了這部電視劇後稍微有點理解了,雖然完全聽不懂,但總覺得蠻好聽的,抑揚頓挫很有律動~除了復古元素、悅耳的語言之外,音樂也是一個吸引人的重點—森巴與巴薩諾瓦!
這部電影有podcast,請去各大平臺聽聽看~再搭配這裡的文字與音樂連結看看吧!奧斯卡2021最佳影片裡面有哪些好歌?就讓我一首一首介紹給大家吧!
作為一部黑色幽默的(勸世?諷刺?)喜劇來說,電影以誇張的劇情表現,描述一點都不誇張的社會寫實,民主政治的選舉制度以及自由經濟的政策導向下,會導致什麼樣的結局?社會從上到下都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而且各憑能力(權力?)我們擁有這樣的自由,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藍調天后》(Ma Rainey's Black Bottom)這部電影最為人知的部分就是它是「黑豹」Chadwick Boseman遺作,而劇情是源自早期藍調爵士之母"Ma" Rainey的故事。不同於一般傳記電影,劇情並不圍繞主角一生來描述,僅描述一次在1927年夏天芝加哥的單曲唱片錄音過程。
今天GIn要用2020最佳迷你影集《后翼棄兵》中的三首插入曲,來介紹這部電視劇的各種劇情轉折,以及女主角的個人成長歷程,三首歌曲都選的貼切,也好聽,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我們在研究或學習中遇到知識空白時,多數人會直覺地先查資料、讀文獻,然後再整理筆記。這樣的順序雖然常見,但容易讓人迷失在大量資訊中。 有沒有更高效的方法?答案是:反向文獻回顧法 (Backwards Literature Review)。 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先寫,後想,再讀。 ▋為什麼
Thumbnail
宗教電影,是影史裡很特殊的一種電影類型。它似乎是為了宗教信徒而製作的,目的似乎是為了宣揚宗教人物的偉大。這樣說來,非教徒觀眾似乎不是宗教電影的客群。事實卻並非如此,許多宗教電影都有能感動普世的藝術價值。史柯西斯的《基督的最後誘惑》 是個例子;1987年台灣導演李作楠執導的《六祖慧能傳》,以及19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本書告訴你製作工作計畫書的重要性,並從目標設定、資料蒐集到落實的要點,教導你如何訂出一份好的工作計畫書。
Thumbnail
這一集,我覺得超級重要。這不只是一個八歲小女孩兔寶跟爸爸的抗癌日記《最漫長的暑假》,更展現了親子之間溫暖的生命教育和溝通典範。 兔寶在小一升小二的暑假,意外發現罹患兒童白血病。原本家中是以爸爸作為少有的男性主要照顧者,媽媽在外打拼工作,但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媽媽也辭掉工作,跟爸爸一起全心投入照顧兔寶
這句話是2009年我去學發聲,老師聽完我唱個長音後的評價,很毒、很兇狠。 我講話的聲音還頂好聽的呀!怎麼唱起來被評的這麼糟糕呢?但像這種經驗從小經歷相似的不少,小學五年級同窗好友是合唱團團員,他現在是個導演,叫"程孝澤",小學後就沒聯絡了,但那時還頂要好的。他知道我很想進合唱團,在合唱團甄選時,還
Thumbnail
雪狼湖是由張學友擔任藝術總監和主演的華人原創現代音樂劇,曾經轟動一時引起巨大回響,為華語流行歌手開拓一種嶄新的表演藝術形式,只可惜目前似乎後繼無人,再也找不到像張學友這樣具有強大號召力,能歌善舞又有演技的多棲巨星
聽著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自然而然浮上心頭的卻是歐陽修<采桑子>的「猶似當年醉裡聲」。 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裡,總會有幾首當時熟悉、動聽,促動你心弦的歌伴著你。前幾天,小女提到她要去參加梁詠琪的演唱會,那是她高中時伴隨著她的歌手,梁的「膽小鬼」和「短髮」是我在師院早期帶學生去集中實習時,有兩年
國中的時候,歌神張學友正席捲亞洲,每一次的歌聲都能燎原,即使沒談過戀愛,也幻想過吻別的場景,如果說想和你去吹吹風,絕對不是因為我愛看海,是因為我喜歡張學友那首歌。其實也不只張學友。 那時候彰化的「山海山」唱片行是一種品味圖騰。下課要去搭彰化客運前,應該要去山海山走走逛逛
Thumbnail
紀錄來到方格子的開始,分享自己的一個小習慣 一本新的筆記本,我總有個習慣 -- 第一頁必須留白。 --對於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習慣,更是一種象徵,象徵著無限的可能性和潛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我們在研究或學習中遇到知識空白時,多數人會直覺地先查資料、讀文獻,然後再整理筆記。這樣的順序雖然常見,但容易讓人迷失在大量資訊中。 有沒有更高效的方法?答案是:反向文獻回顧法 (Backwards Literature Review)。 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先寫,後想,再讀。 ▋為什麼
Thumbnail
宗教電影,是影史裡很特殊的一種電影類型。它似乎是為了宗教信徒而製作的,目的似乎是為了宣揚宗教人物的偉大。這樣說來,非教徒觀眾似乎不是宗教電影的客群。事實卻並非如此,許多宗教電影都有能感動普世的藝術價值。史柯西斯的《基督的最後誘惑》 是個例子;1987年台灣導演李作楠執導的《六祖慧能傳》,以及19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本書告訴你製作工作計畫書的重要性,並從目標設定、資料蒐集到落實的要點,教導你如何訂出一份好的工作計畫書。
Thumbnail
這一集,我覺得超級重要。這不只是一個八歲小女孩兔寶跟爸爸的抗癌日記《最漫長的暑假》,更展現了親子之間溫暖的生命教育和溝通典範。 兔寶在小一升小二的暑假,意外發現罹患兒童白血病。原本家中是以爸爸作為少有的男性主要照顧者,媽媽在外打拼工作,但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媽媽也辭掉工作,跟爸爸一起全心投入照顧兔寶
這句話是2009年我去學發聲,老師聽完我唱個長音後的評價,很毒、很兇狠。 我講話的聲音還頂好聽的呀!怎麼唱起來被評的這麼糟糕呢?但像這種經驗從小經歷相似的不少,小學五年級同窗好友是合唱團團員,他現在是個導演,叫"程孝澤",小學後就沒聯絡了,但那時還頂要好的。他知道我很想進合唱團,在合唱團甄選時,還
Thumbnail
雪狼湖是由張學友擔任藝術總監和主演的華人原創現代音樂劇,曾經轟動一時引起巨大回響,為華語流行歌手開拓一種嶄新的表演藝術形式,只可惜目前似乎後繼無人,再也找不到像張學友這樣具有強大號召力,能歌善舞又有演技的多棲巨星
聽著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自然而然浮上心頭的卻是歐陽修<采桑子>的「猶似當年醉裡聲」。 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裡,總會有幾首當時熟悉、動聽,促動你心弦的歌伴著你。前幾天,小女提到她要去參加梁詠琪的演唱會,那是她高中時伴隨著她的歌手,梁的「膽小鬼」和「短髮」是我在師院早期帶學生去集中實習時,有兩年
國中的時候,歌神張學友正席捲亞洲,每一次的歌聲都能燎原,即使沒談過戀愛,也幻想過吻別的場景,如果說想和你去吹吹風,絕對不是因為我愛看海,是因為我喜歡張學友那首歌。其實也不只張學友。 那時候彰化的「山海山」唱片行是一種品味圖騰。下課要去搭彰化客運前,應該要去山海山走走逛逛
Thumbnail
紀錄來到方格子的開始,分享自己的一個小習慣 一本新的筆記本,我總有個習慣 -- 第一頁必須留白。 --對於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習慣,更是一種象徵,象徵著無限的可能性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