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魔術
跟著劇中小朋友想起了小時候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我看完一二集最觸動的地方。或許是同個導演的緣故,也想起了《囧男孩》裡的騙子一號與騙子二號,喜歡看楊雅喆導演處理的小朋友,因為總可以從中看見過去的自己。小時候總是很忙,總是有好多好在乎好在乎的事情,因為總是那麼認真地在乎,所以也那麼容易心碎與失落,但小時候總比現在勇敢,傷透心也很快就爬起來,哭完又帶著一顆全新的心去上學,畢竟每天還有這麼多事情好玩,再哭就錯過了、再不玩就要長大了,哪有時間跟破事計較呢?破事也不必當作破事,很多時候破涕為笑,事情又起死回生變好玩了。我想這種貌似天真的大智慧,恐怕就是兒童與生俱來最厲害的魔術了吧?
二、咒語
我們要怎麼回到一個時代?回到1980的中華商場,除了視覺上可具體呈現的場景、人物造型外,讓商場活起來的咒語,我想就是「語言」。編纂客語辭典的徐兆泉老師曾跟我說:「語言每三十年一變,每過三十年就是一代人的語言。」曾聽爸爸說過的「ㄎㄚˊ啊(男同性戀)」、喜歡罵人拐彎拆字拐彎的「貝戈戈」、「屎在滾」劇中這些詞彙就是建立時空的咒語⋯⋯我想起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時聽到「泡Miss打Kiss」這樣的對白,也像是咒語讓我瞬間畫出自己與該劇的時空距離。
而語言依附在族群中,族群則體現了文化,台語、客語、外省腔華語,就把文化道鮮明了⋯⋯再加上當時的聲景:流行音樂、賣場常民生活的聲音、權威的聲音⋯⋯是咒語加上這些景聲,喚起了當時的日常。
三、違常的日常——生存才是唯一價值觀
劇中看起來是常民笑料元素的:油嘴滑舌的生意囡仔、打小孩勇猛當家的虎媽們、看起來不太幹事的爸爸們、紮著整齊辮子的機車女同學、愛抽藤條卻會留你右手罰寫的老師⋯⋯置換至今日價值,其實就變成家庭機能缺失的童工問題、為了扛家計只得剽悍精明的媽媽們(可能家庭分工不均)、可能不太負責任飯來張口、電視來看電視的爸爸們、教育現場的體罰與資優生和壞學生的差別待遇⋯⋯,但這些在當時的價值觀而言,不過是日常的一部分。如同在像香港劏房這麼擠,連廁所都要共用的中華商場,對這些家庭而言,沒有什麼價值觀,是比錢、生存還要重要的,為了生存,一切違常都是日常。
被喚起的窺視慾像想破解魔術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這個故事,那個時代。
(首圖為原子映象之前導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