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或科學,我所依附的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沒有根據的認同叫直覺,
有根據的認同叫做科學。
現代人信仰科學,換言之是信仰根據。

世界上哪怕乍聽之下再愚蠢、不合理的事物,因著每個人的千萬種需求,都會有人相信,例如上週聽大學老師管中祥管大演講時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

誰會相信「吃肥肉可以減肥」?
「有,就是想減肥又想吃肥肉的人。」

但,直覺是廢物嗎? 或許不能斷言,畢竟沒有科學的時代,人類還是活得好好的,可能沒有現在的眼光看來「那麼好」。 沒有直覺,我們的生活會失序甚至崩解:

不知道綠燈亮起後第幾個毫秒是抬起步履的瞬間、
不知道在吃麵加醋的時候要加多少多多、
不知道考卷不會寫的時候,要猜哪個選項再寫下一題、
不知道挑雞蛋的時候要捨哪個拿哪個、
不知道在收容所要把哪隻貓帶回家、
不知道交友軟體滑左邊還是右邊、
不知道千年前手裏摘的那個毒還是菇?

當然許多事情與認知與經驗有關,
但不可否認,我和我們的很大一部分建立在認知與經驗之前。

好多東西存在於人存在以前,而那些並不與我們建構我們自己(俗稱文明)毫無關連。我有時候會想,在成千上萬道打入海中閃電中,偶然變成生命的那道,就是直覺,而我們身上所有的直覺,或許就是它的分靈。

如果找到直覺的根據的可能性,那大概是無敵,等一下,但什麼叫做找到直覺的根據?不是說直覺沒有根據嗎?我想就是「佛曰:不可説。」的不可説之物。

可言説與否在現代世界等同於有根據與否,說明了信仰科學的現在,根據與解釋是認同的基礎,若我們想要直覺有個解釋,不可說之物就是理解直覺的背書,即便「不可説」致使你沒聽見任何聲音,但無聲本身即代表不可言說之物的存在,無聲便是「不可説」的表達。找到直覺的根據,意思不是直覺要跟科學抗衡或幹掉科學,成為無敵(畢竟科學內涵的假設之中也存在某種直覺。),

而是這樣的直覺不需理由就能打從心底認同,而需要解釋作為背書的安全感時又能被解釋滿足,沒有一個好惡與困惑的洞(需求)沒有被填滿,所以無敵。但經驗上,這種東西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所以還是很讓人沒安全感,所以所有困惑還是很需要被根據與解釋滿足。但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的一切並不能被根據與解釋滿足,否則一隻貓毫無來由地對你打呼嚕、陌生孩子的微笑、某個人真心說愛你,你不會那麼地開心。

不可解釋的直覺本身是一種重要的根據,而其不可説的特性,加深了它的力量:好比喜歡就是喜歡,勝過有條件與理由的喜歡,當喜歡有條件跟理由,換言之被喜歡上的是條件與理由,而未必是我;那就代表如果我失去被喜歡的條件與理由,不能保證還是被愛著,這無疑是最深的舉喪,反過來,被不可言說的喜歡,會令人開心。(當然極缺乏安全感之人還是會想尋個原因。)

所以當直覺本身即是是生活重要根據,那也落入了需要根據的圈套之中,選擇信仰直覺或科學(根據)不是重點,而是要了解自己作為憑據的原因為何,這反映了我們的需求與洞,安全感之洞需要被填滿之處,或者某種直覺自信的比例。

不論是根據科學或直覺,當我們以我們的願意相信的事物為鏡,可以用它看到自己的洞或自己的狀態。我的哲學老師記金慶說,「所有的迷信都是過去的科學。」

所以,相信的時候,不信的時候,要知道自己為何相信,為何不信,當我們清楚知道我們想著的是可言説或不可言說,那麼我們兩者皆可拋,便不再需要言說或不言說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ing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P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06
轉型正義,白色恐怖,喊了好多年,甚至有些人都聽到膩了,不過為什麼還是要一直關注呢?因為許多人的生命無端為此付出極高的代價,譬如照片最右,這位文質彬彬的長者,蔡焜霖先生。 1950年9月10日,一個平常的上班日,年僅十九歲的蔡焜霖先生就被逮捕,他的19-29歲,被囚禁在火燒島,在名為新生訓導處的園
Thumbnail
2023/09/06
轉型正義,白色恐怖,喊了好多年,甚至有些人都聽到膩了,不過為什麼還是要一直關注呢?因為許多人的生命無端為此付出極高的代價,譬如照片最右,這位文質彬彬的長者,蔡焜霖先生。 1950年9月10日,一個平常的上班日,年僅十九歲的蔡焜霖先生就被逮捕,他的19-29歲,被囚禁在火燒島,在名為新生訓導處的園
Thumbnail
2021/03/20
一、魔術 跟著劇中小朋友想起了小時候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我看完一二集最觸動的地方。或許是同個導演的緣故,也想起了《囧男孩》裡的騙子一號與騙子二號,喜歡看楊雅喆導演處理的小朋友,因為總可以從中看見過去的自己。小時候總是很忙,總是有好多好在乎好在乎的事情,因為總是那麼認真地在乎,所以也那麼容易心碎與失落,
Thumbnail
2021/03/20
一、魔術 跟著劇中小朋友想起了小時候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我看完一二集最觸動的地方。或許是同個導演的緣故,也想起了《囧男孩》裡的騙子一號與騙子二號,喜歡看楊雅喆導演處理的小朋友,因為總可以從中看見過去的自己。小時候總是很忙,總是有好多好在乎好在乎的事情,因為總是那麼認真地在乎,所以也那麼容易心碎與失落,
Thumbnail
2021/03/20
今天我走在回家路上,不遠處,看見一位約三四十歲的大姐蹲著。 我的視線被路樹擋住,但地上流動的黃色液體可以看出她在尿尿。 這時我發現她的脖子掛著一個識別證,大概是精障者或智障者吧? 當我正想著要不要拿出背包裡的折疊傘過去幫她遮一下的時候, 我身旁一位老伯走了過去,即便拐杖一蹬一蹬,仍看得出步履中的心急
Thumbnail
2021/03/20
今天我走在回家路上,不遠處,看見一位約三四十歲的大姐蹲著。 我的視線被路樹擋住,但地上流動的黃色液體可以看出她在尿尿。 這時我發現她的脖子掛著一個識別證,大概是精障者或智障者吧? 當我正想著要不要拿出背包裡的折疊傘過去幫她遮一下的時候, 我身旁一位老伯走了過去,即便拐杖一蹬一蹬,仍看得出步履中的心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很多人覺得,直覺的相反是理性、是邏輯分析,但對我來說直覺的反面是害怕失敗、自我懷疑。相信我們都有過直覺的答案清晰,卻被自己的害怕說服的經驗,讓直覺重新被扔回潛意識的海洋中。
Thumbnail
很多人覺得,直覺的相反是理性、是邏輯分析,但對我來說直覺的反面是害怕失敗、自我懷疑。相信我們都有過直覺的答案清晰,卻被自己的害怕說服的經驗,讓直覺重新被扔回潛意識的海洋中。
Thumbnail
「直覺」或者說「第六感」這件事,說起來很不科學且難以量化,但我們又不能否認它真實存在,似乎在我們生活中的某些時刻會有這樣無法預料的思考或決定,卻反而讓事情有了飛速的進展。
Thumbnail
「直覺」或者說「第六感」這件事,說起來很不科學且難以量化,但我們又不能否認它真實存在,似乎在我們生活中的某些時刻會有這樣無法預料的思考或決定,卻反而讓事情有了飛速的進展。
Thumbnail
你所看到的東西不具意義。不管是你對你房間東西的想法,或者你對你媽的想法,你對你小孩的想法,你對你伴侶的想法,對金錢的想法等等,你對任何事情的想法、顯示給你看的那些東西,都不具任何意義。 不管是你媽,你的金錢,你的誰,誰說了什麼,全部都是不具任何意義。所以它才會說這是一個關鍵性的關鍵
Thumbnail
你所看到的東西不具意義。不管是你對你房間東西的想法,或者你對你媽的想法,你對你小孩的想法,你對你伴侶的想法,對金錢的想法等等,你對任何事情的想法、顯示給你看的那些東西,都不具任何意義。 不管是你媽,你的金錢,你的誰,誰說了什麼,全部都是不具任何意義。所以它才會說這是一個關鍵性的關鍵
Thumbnail
什麼是直覺? 直覺是靈魂的路線圖 如何鍛鍊直覺力? 身體是直覺的容器 直覺 vs. 小我, 你需要的 vs. 你想要的. 找到你的真相
Thumbnail
什麼是直覺? 直覺是靈魂的路線圖 如何鍛鍊直覺力? 身體是直覺的容器 直覺 vs. 小我, 你需要的 vs. 你想要的. 找到你的真相
Thumbnail
前幾天發文開放大家點菜,發現很多人很想要知道要如何感受「能量」這件事。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你需要學會的事情,這件事你「本來就會」。要體會本來就會這件事反而才是最難的,如果我們本來就會,那是甚麼阻擋了我們? 是我們的判斷跟思考。這個社會訓練要用「常識」跟「知識」來理解一切,我們長期受到這樣的訓練,自然而
Thumbnail
前幾天發文開放大家點菜,發現很多人很想要知道要如何感受「能量」這件事。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你需要學會的事情,這件事你「本來就會」。要體會本來就會這件事反而才是最難的,如果我們本來就會,那是甚麼阻擋了我們? 是我們的判斷跟思考。這個社會訓練要用「常識」跟「知識」來理解一切,我們長期受到這樣的訓練,自然而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什麼叫直覺,直覺就是你遇到一件事,當下第一個給你的感覺,給你的方向,而這個彈出來的感覺通常是很短暫的,因為很多時候你的大腦(即是EGO)就會立刻作出反應,否定它,然後會得很理性地思考。很多人會說直覺不準,包括從前的自己,為什麼這樣說呢?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什麼叫直覺,直覺就是你遇到一件事,當下第一個給你的感覺,給你的方向,而這個彈出來的感覺通常是很短暫的,因為很多時候你的大腦(即是EGO)就會立刻作出反應,否定它,然後會得很理性地思考。很多人會說直覺不準,包括從前的自己,為什麼這樣說呢?
Thumbnail
在生活領域,它更是具有局限性的。現實生活是鮮活的,是發展的,是流動的。當我們試圖用一個已死的東西去解決活的東西時,大部分時候是徒勞、困惑、矛盾或失望的...
Thumbnail
在生活領域,它更是具有局限性的。現實生活是鮮活的,是發展的,是流動的。當我們試圖用一個已死的東西去解決活的東西時,大部分時候是徒勞、困惑、矛盾或失望的...
Thumbnail
也就是因為知識本身離不開形式的確認,更因此能夠斷定由我們感官所匯聚而成的形式,會因為感官所接受到的外在資訊不斷變遷而影響到形式被界定的方式,更進一步造成在知識成面上,每個人都因為自己所處的時空感官之不同而由所差異,知識成為了一種個人性的存在,而非是普遍實證的。
Thumbnail
也就是因為知識本身離不開形式的確認,更因此能夠斷定由我們感官所匯聚而成的形式,會因為感官所接受到的外在資訊不斷變遷而影響到形式被界定的方式,更進一步造成在知識成面上,每個人都因為自己所處的時空感官之不同而由所差異,知識成為了一種個人性的存在,而非是普遍實證的。
Thumbnail
我們在討論一件事情的對錯時,可以先想想,這件事情有對錯嗎?還是價值判斷上的不同而已?像是愛情、自我認同、價值觀等等,這些沒有客觀統一的標準,是沒辦法去爭個對錯的。 都是主觀的,如果大家都基於事實的理解而判斷,那在你們的世界,你們說的都對,剩下的就是價值上能不能認同而已。
Thumbnail
我們在討論一件事情的對錯時,可以先想想,這件事情有對錯嗎?還是價值判斷上的不同而已?像是愛情、自我認同、價值觀等等,這些沒有客觀統一的標準,是沒辦法去爭個對錯的。 都是主觀的,如果大家都基於事實的理解而判斷,那在你們的世界,你們說的都對,剩下的就是價值上能不能認同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