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我與我的貓咪說再見
方格精選

那一日,我與我的貓咪說再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年紀極輕,就因為淋巴癌而結束旅程的豹豹

年紀極輕,就因為淋巴癌而結束旅程的豹豹

致20190502回歸外太空的毛孩豹豹

豹豹是我生命中的第三隻貓咪,是個體力爆棚的小男生。原本是我EX收養,因為過度活潑,家人無法接受,便暫住在我這,一住就是三年,後來才帶回EX那生活。

豹豹再回來時,已是得了淋巴癌。知道自己時間不多,和我的溝通老師黃姊姊連線時,豹選擇回到我身邊安養。我們再相聚的時間並不長,就一個禮拜而已。

回來安住的豹豹很衰弱,總躲在樓下小房間櫃子下,除了睡覺,便是努力地吃飯。儘管每日大量進食,趕不上被癌細胞消耗的熱量,腰側還是一天比一天凹。

也是勞動節。那日豹豹特別喘氣,帶往醫院住了半日的氧氣房,醫生說狀況好多了,不用住院,帶回家吧。

回家後的豹豹還是用力呼吸,幫他設置了一處可以吸純氧的地方,他也不要,一直很躁動,走來走去。安撫他一陣子後,我便先去睡。

大概是半夜3:25左右,我突然驚醒,想著下樓看一下豹豹吧。

躲在書桌下的豹豹看見我,叫了一聲,站起來向我爬了幾步,摔倒。想再站起來,卻沒有力氣了。

我想我不會忘記那個聲音,像狼嚎。

#

那日親眼見到豹豹在我面前倒下,我立刻右手抱著豹豹,左手拿著手機,用siri下指令:24小時動物醫院。撥打過去,請問我現在可以帶貓咪去急救嗎?對方說,可以,快來吧。點開了台灣大車隊app叫完車後,我想把豹豹放到運輸籠裡,他已然放鬆的身軀,軟到我一直無法順利把他放入籠子內。

一路上跟豹豹說著我們快到醫院了,再等一下。

把豹豹交給醫生後,我哭到無法好好站著,幾乎是趴跪在動物醫院診間的地板上,似乎還一直跟醫生說著拜託你救救豹豹。醫生說,因為入院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現在我們急救了15分鐘以上,還是沒有任何指數回升,可能要跟你說聲抱歉喔。

#

帶豹豹回家後,我目光仍一直盯著在毛巾包裹下的小小身軀,似乎還有微微起伏,是呼吸嗎?

會不會錯失急救機會?我又跑了一趟醫院。

醫生沒有不耐煩,無比溫柔地跟我說,你看,瞳孔沒反應了,你看,我們測不到心跳了。貓咪的身體各處的肌肉和神經可能還餘留一些自主收縮反應,或是身體內的微生物開始產生作用,所以會有微微的起伏。

「這些都是正常的,你沒有看錯,但是他已經離開了,要好好跟他告別喔。」

想必醫生也見了不少像我這樣莫名其妙的飼主吧?真的很謝謝醫生,包容飼主的各種慌亂和不知所措。

#

天漸漸亮了。

我們送豹豹去了他最後的安棲之地。那裡有好大好大的森林,可以與新結交的毛孩朋友們在草地上奔馳呢!

#

學了直覺溝通後,我溝通了好些重病和離世個案。

我不知道飼主們當時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崩潰無助。飼主想跟毛孩說,很抱歉,那時應該做更多點,那時應該更用心思點早點發現病情,那時應該…

都是心裡的遺憾。

但真正的遺憾,並不是你做了什麼,或是沒做什麼。

而是不管你做了或沒做什麼,你都失去了你的毛孩。

也因此,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在理解「其實我並沒有失去」這件事,也想跟飼主們傳達這個訊息。

#

那日在目睹豹豹離開前,我疲憊地陪他在書房坐了一陣。他窩在書桌下方,似乎想站起來。是吃飯嗎?是上廁所嗎?

我抱他進了砂盆,順利解放後,再抱到食物碗前,他卻把頭撇開不想吃。

因為隔天一早有重要會議,撐到一點半,我還是得去睡了。

也許是兩點半左右?朦朦朧朧間,我聽到貓咪的腳步聲,在木板樓梯上叮叮咚咚。

轉身一看,豹豹站在床邊的地板上看著我。我心想也許是豹豹好轉,有體力可以上樓梯真是太好了,明天再幫他多加點營養粉在罐罐裡。

我不知道,那是他最後的巡視了。

豹豹用著自己最溫暖的姿態做告別。先讓身體回到乾淨的狀態,連喜歡的罐罐也不再進食。細細再把生活過的家裡看一次。也沒有忘記提醒媽咪見他最後一面。

那是個我無法忘記的時刻。雖然寫下紀錄的此時已是兩年後,我還是得分段寫,中間夾雜幾次深呼吸、看看其他搞笑影片等等。

悲傷仍有,慢慢的,更多是感恩情緒。

感謝這份遭遇,是被滿滿的愛與溫暖承載著。


你也有和毛孩共享的難忘時刻嗎?願一切都是最好的。

歡迎留言給我,或到我的臉書專頁:莎兒霏的溝通日常 https://www.facebook.com/talkwithcats 按讚追蹤。




avatar-img
莎兒霏的沙龍
21會員
22內容數
這是一個麻瓜進入不同世界的紀錄。這個世界不太奇怪,不太複雜,只是個重新找回直覺力的有趣旅程。想寫給曾經嘗試動物溝通的你、想嘗試但還沒嘗試的你、想學動物溝通的你、以及正在學習動物溝通的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莎兒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打算再寫一篇以離世溝通為主題的文章,其實是看到追蹤Youtuber的這支影片。之前我也曾經發文提過Mako。這次,二十幾歲的Mako,在主人的陪伴下,慢慢地走向下一站行程了。 (如果想看影片的人,可以參考這個連結。找個可以好好哭哭的時間,再慢慢看吧)
這幾個月以來,走失溝通委託案又大幅增加了。因為私事實在太忙,在做完溝通後,我往往會迅速讓自己「回到現實」,所以寫溝通個案的次數少了,因為寫個案故事時,要描述當時的細節,往往要讓自己嘗試再一次「回到現場」。因為一直很想把這些尋回經驗分享給更多人參考,今天試著用「不用回到現場」的方式說說故事吧。
這是幾週前的一個離世溝通。難忘當時Norlin的溫柔語調,在獲得飼主同意後,突然有一個想法,覺得這樣的紀錄,更適合用信件的方式表達。
打算再寫一篇以離世溝通為主題的文章,其實是看到追蹤Youtuber的這支影片。之前我也曾經發文提過Mako。這次,二十幾歲的Mako,在主人的陪伴下,慢慢地走向下一站行程了。 (如果想看影片的人,可以參考這個連結。找個可以好好哭哭的時間,再慢慢看吧)
這幾個月以來,走失溝通委託案又大幅增加了。因為私事實在太忙,在做完溝通後,我往往會迅速讓自己「回到現實」,所以寫溝通個案的次數少了,因為寫個案故事時,要描述當時的細節,往往要讓自己嘗試再一次「回到現場」。因為一直很想把這些尋回經驗分享給更多人參考,今天試著用「不用回到現場」的方式說說故事吧。
這是幾週前的一個離世溝通。難忘當時Norlin的溫柔語調,在獲得飼主同意後,突然有一個想法,覺得這樣的紀錄,更適合用信件的方式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