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對藝術家的創意扼殺

2021/05/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恬淡之音好文分享
「比賽往往,很輕易地就成為藝術的處刑場,而它也往往,成為創意最大的敵人。」
葡萄牙鋼琴家 皮耶絲(Maria João Pires, 1944-),樂壇公認唯一與阿格麗希齊名的女鋼琴家,今年甫獲葡萄牙總統授予「最高文化勳章」。她因某位音樂家專輯封面遭唱片公司干涉,而主動與該唱片公司解約:
「我寫了封信給它們的總經理,解除契約關係,因為藝術家不該被強迫做這種事。」
做事一向秉持原則,55歲時,皮耶絲創建貝加爾斯中心 (Belgais Arts Center),專收遭受虐待,來自貧困、飽受戰爭摧殘國家的孩童。對於音樂,乃至藝術的目的,皮耶絲認為:
「我賺的每分錢,從來不用來追求個人生活的舒適,因為沒有『分享』,音樂的存在毫無意義。藝術的表達,關乎人類最深層的靈魂,應該藉由分享產生共鳴創造價值。我的所得是藉由分享得來的,因此我用來對有難的人伸出援手。」
「師生之間,我也傾向用『分享』代替『指導』,我70幾歲,彈琴累積很多經驗,或許可以寫本書,比方關於如何用小手彈琴、如何解讀貝多芬奏鳴曲等等,但即便寫得再好,終究無法面面俱到。知識是死的,實作是活的,第一、我未必懂得比學生多,第二、當我把經驗傳遞給學生時,往往學生的反應,會反過頭來教導我『該調整一下傳遞方式了』,因此我永遠對學生說:
"Your teacher is not me, it is your body and your ability to develop and improve it."
「從學琴開始直到現在,鋼琴從來不是我的生命重心,儘管它是我生命裡很重要的一個衛星,但我不該繞著衛星打轉,其他對我也很重要,像是家庭、教育、社會責任等,鋼琴更像是一個媒介,讓我完成我的理念。」
「談到比賽,先說,我很激進喔,我認為當今的比賽是終結藝術最好的方式,它往往很輕易就成為藝術的處刑場,是創意最大的敵人,我眼睜睜見它毀掉了許多年輕藝術家。我們那個年代的比賽儘管稱不上好,但還算可以接受,但如今,很多比賽都淪為商業、或意識型態的工具,沒有終點。如果你是因為沒有信心,想藉比賽『被肯定』,勸你不要。藝術家應該,從物質野心中跳脫出來,在一個自由的領域去感讀、研究、發展你的聲音。」
「然而對此,我很兩難,也每天在想這件事,因為如果你不得名,基本上沒有機會站上舞台,跟聽眾分享,對很多音樂家而言,這是最大的願望。這種情況下,好像我們只有兩個選項,一是接受社會的遊戲規則,二是拒絕,但你可能同時得兼職很多份工作。」
(圖片文章出自古典音樂台享樂指南)
......我是分格線...........
針對比賽這件事,恬淡也不完全贊同。
原因之一,除非是大規模的國際型比賽,對將來工作或是演出有幫助,不然許多小型比賽只是為了增加履歷可看性,當今許多比賽幾乎都淪為商業斂財模式,是如何的比賽也只有自己清楚。
原因之二,大型比賽是給有所本的人去參與,而並非為了學習經驗或是增加磨練才參加比賽。舞台是給準備好的人,而不是給為了上台磨練的人。
當然,如果心智鍛鍊好,在開始學習時就列好學習目標藍圖,程度到了,是可以去比賽的。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比賽變數非常大,如果表現得很好卻成果不如預期,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自信,肯定自己的表現!如果因為參與比賽而變得懷疑,甚至是迷思自己,其實真的會扼殺掉許多有天份的人。
音樂是磨練心智,修心的過程,沒有終點,想要進步就要有勇氣隨時把自己歸零,基本功更是每天的儀式,聲樂還包括了氣息運用和語言,如何把語韻與情感結合,再透過熟練的技巧來傳達情感,每一首新的曲子都要歸零,一步步拆解到完成,都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
目前都還沒有遇到知道如何正確練習的學生,很遺憾,要努力的路還好遙遠。台灣聲樂基礎真的非常不足,必須去思考是哪裡出了問題;對於聲音都還沒建構起來,基本問題都還沒解決的學生,給予大曲子根本就是搬石頭給學生。
寧可學生都別練習,因為錯誤練習,要更改肌肉記憶需要更多時間和心力去對付;這就像沒準備完全就上台比賽,失敗的記憶對聲音來說更是殺手,因為以後只要唱到那首歌,肌肉就會回想起來,魔咒要解鎖還真的需要對的老師來帶領。
而無辜的還是學生啊,因為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嚴重性,只傻傻地覺得是自己的錯,是自己不夠用功不夠有天份,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其實不是天份問題,而是努力的方法不對,解鎖的秘密就是方法、方法、還是方法(摔筆)。
老師真的是每天都在打怪的職業(劇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恬淡之音美聲Studio
恬淡之音美聲Studio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