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於2021/04/23在探路客發表
最近看了部由《新世紀福爾摩斯》《奇異博士》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主演的《鐵幕行動》(
The Courier ),故事改編自英國商人及工程師 葛雷維爾韋恩(Greville Wynne,1919 - 1990年)的真實故事,也是20世紀冷戰期間「
古巴飛彈危機 」相關的一件間諜行動。葛雷維爾 因經常前往東歐而被軍情六處(MI6)招募充當信使,將蘇聯特工 奧列格·弗拉基米羅維奇·潘科夫斯基 (Oleg Penkovsky,1919 - 1963年)的絕密信息運送到倫敦而聞名;兩人均於1962年10月被克格勃 (KGB) 逮捕,並被判犯有間諜罪。後來 潘科夫斯基 被槍決,而 葛雷維爾 則被判刑8年,在1964年被英國安排與蘇聯間諜 科倫莫洛迪(Konon Molody)交換後釋放。
克格勃 (國家安全委員會 ,通稱:KGB),創立於1953年,1991年隨著蘇聯解體後而解散,在當時被認為是全球效率最高的情報收集機構。
VIDEO
「古巴飛彈事件」凸顯了冷戰中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爆發核戰爭的危險。古巴危機後兩國均開始考慮如何避免類似的危機,尤其是改革交流層面,因為沒有適當的外交機關溝通,必須大費周章藉由第三國的場地派遣使節團多次商談,很容易造成資訊上的不對等和混亂,而直接談判則是這次化解危機的關鍵,為免訊息拖延導致誤判局勢而導致核戰爭爆發,此後,在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建立了
美蘇熱線 ,這樣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立刻進行雙邊首腦談判來避免危機升級。
以色列 與
埃及 、
約旦 和
敘利亞 之間的
第三次中東戰爭 爆發後不久,1967年6月5日美蘇兩國第一次使用熱線。後來,兩國在冷戰中還數次使用過熱線。
看完這部電影,不僅想到2011年同樣以冷戰時期為題材,囊括了蓋瑞歐德曼、柯林佛斯、馬克史壯、湯姆哈迪,以及約翰赫特(1940 - 2017年),並由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同演的《
諜影遊戲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以撲朔迷離的美俄關係,為後人再添一把談資。
VIDEO
關於「
古巴飛彈危機 」相關背景的,還有2000年由《與狼共舞》《黃石》凱文柯斯納 主演的《驚爆13天》(
Thirteen Days ),從美國的政治領導角度看待整個事件。故事時間以1962年10月14日-10月27日的13天內所發生的事情。從古巴革命、美古關係惡化、豬玀灣事件....等,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改編自
歐尼斯特·梅 (Ernest May)與
菲利普·澤利考 (Philip Zelikow)的《甘迺迪的錄音帶-古巴飛彈危機期間於白宮》(
The Kennedy Tapes - Inside the White House Dur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一書。
大部分的場景都在
白宮 ,側重於
總統 約翰·甘迺迪 與主張入侵古巴作為對蘇聯安裝飛彈的反制的弟弟羅伯特,兩人軍事對抗的決策過程。片中並不在冷戰時期超級大國的衝突中著墨,反而是在民事與軍事當局的正確戰略權衡中多所詮釋。
VIDEO
這句是 凱文柯斯納 飾演的白宮首席特助 肯尼斯·「肯尼」·歐唐納 用來安撫家人的台詞,在一觸即發的嚴峻情勢裡,仍舊相信著人性本善 與理性判斷 。
最後想請各位欣賞《鐵幕行動》的主題曲:「It Has To Be You 」,由波蘭籍電影配樂作曲家 阿貝·柯讚尼奧斯基(Abel Korzeniowski) 所譜寫的圓舞曲 (Waltz,也稱為:華爾滋 ),有種悠揚輕巧的華麗風格。
VIDEO
圓舞曲 可說是19世紀民主化社會中,為因應一般群眾通俗品味而形成的「輕音樂」;其在
維也納 的誕生、興盛與衰竭,正好與整個19世紀
奧地利 哈布斯堡王朝 的榮枯息息相關,了解其社會背景有助於對
維也納輕音樂 的認知。感謝大家的觀看,咱們再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