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那閱讀|一個被遺忘的間諜及美蘇對抗秘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終結冷戰:一個被遺忘的間諜及美蘇對抗秘史|大衛·霍夫曼
天底下有哪件事不危險。—阿多夫·托卡契夫
如今在CIA總部內,可以看見一幅畫作,一個手持賓得35公厘相機,以兩盞桌燈打著光拍攝機密文件的人的身影,這個人專心致志地從事手邊的工作,同時又害怕隨時遭到發現。他是CIA代號「CK球面」、後來成為代號「CK征服」的阿道夫‧喬治耶維奇‧托卡契夫。
托卡契夫無疑是冷戰時期,非常重要的間諜,要了解1950年後的美國空戰戰略與科技,托卡契夫的情報功不可沒。這本書與前一本《叛國英雄》相較,更有著無形的悲傷壟罩在這篇文章當中,作者David E. Hoffman從頭到尾的文字都非常冷靜,看完之後我卻眼眶泛紅,想到托卡契夫向他的情報官說的那一句,「天底下哪件事不危險。」以及他接二連三向CIA索取L藥丸的畫面。《終結冷戰:一個被遺忘的間諜及美蘇對抗秘史》詳盡描述了冷戰時期美國CIA的情報運作歷史與當代研發各項間諜科技的歷程。
1960年代時任CIA主管的安格頓以「鏡像荒原」來形容他認為KGB佈下層層不可信賴的陷阱誤導西方,無處不在的KGB,早已滲透CIA內部,嚴重影響了當時整個CIA組織內部氛圍,以致1960年代的間諜工作基本毫無建樹。後來新一代改革派出現,積極在蘇聯衛星國中試驗間諜行動,透過「擦肩而過」傳遞情資,或是將包裹藏於秘密指定所、如何透過巷弄、汽車掩護與化妝躲避監視,甚至提出了當時最為大膽的計劃,直接與間諜碰面對談。
1977年,一名蘇聯男子帶著一張紙條,找到了當時的美國莫斯科站站長傅爾登,表示希望能與CIA合作。因為擔憂是KGB派來的人員,屆時CIA完全不予理會,但男子仍不放棄,持續尋找美國外交官車輛,鍥而不捨傳遞紙條。就好像這是他非做不可的志向般。過了近一年半,1978年CIA發現這位神祕男子—托卡契夫給予的消息有著非同小可的價值,得到指示後,終於開始與這位代號「CK球面」、有著蘇聯雷達工程機密的設計師會面合作。
托卡契夫的資料展現了他身為工程師的嚴謹,甚至向CIA擬定了一個長期的諜報計畫,分十二年七個階段的情報工作。
他展現了每個俄國公民從小被灌輸的行動模式,為祖國做最大犧牲是光榮、勇敢、男子氣概個行為。一個人為志業奮鬥時,做出要結束自己性命的勇敢、光榮的決定。
CIA曾問托卡契夫,為何願意提供情資,他僅表示他打從心底就是異議人士,並且從行動展現,希望造成蘇聯當局最大的損害。他痛恨蘇聯體制,最早要追溯於他與妻子共同經歷過的史達林時期的歷史創傷。托卡契夫認為他辦公室抽屜的機密資料,是打擊蘇聯體制最佳武器。
蘇聯擁有製造高科技軍事武器的能力,卻沒有能力製造麵包機,養活他的人民。托卡契夫不缺錢,他的收入超國當時蘇聯人民平均值,但是在鐵絲網內,金錢無法買到不存在的商品。他向CIA索要六位數美金,並陸續向CIA索取西方的報紙書籍、各國名人傳記與回憶錄、西方搖滾樂,為了自己也為了他的兒子。
俄文中「取得」比「買到」更常用到,你能取得的東西往往不是靠金錢而是靠關係,或者罕見的商品突然出現的機運。以有時候買不到茶葉,有時候它又突然出現。這是托卡契夫熟悉的世界,偉大自誇的黨國數十年下來已經成為幻滅的烏托邦。
對於金錢報酬,後來托卡契夫直接讓CIA自行判斷他的情報能值多少錢,在經過各種計算分析,這位間諜給予的情報可以破壞蘇聯重要的武器系統,包括保護蘇聯不受攻擊的地面雷達以及助於軍機攻擊力的空中預警雷達。托卡契夫是「身價十億美元」的間諜。
最開始合作時托卡契夫就已向CIA索取自殺藥丸,他不希望洩密一事揭發後,落入KGB手中,擁有藥丸讓他得以安心地從事大量抄寫與翻拍的作業。隨著大量借閱與攜帶文件進出辦公室的紀錄,造成托卡契夫暴露的風險越來越高, CIA希望他可以放緩腳步,以降低危險,但他沒有停下,甚至取得非權責單位的機密,提供高生產量且高價值的訊息。
閱讀本書時,印象最深刻的是桂爾瑟於莫斯科任期結束,與托卡契夫離別時,托卡契夫向他的第一個情報官說,「你給的異議人士書籍我都會看完的。」曾經彼此最信賴的搭檔,就此永別。藉由蘇聯異議人士沙卡洛夫和索忍尼辛的事蹟,托卡契夫看見了反動的意義與他行動的價值。
托卡契夫一生從未踏出鐵幕外,CIA多次與其討論是否要執行偷渡前往美國的方案,在經過多次考慮後,托卡契夫還是拒絕了。在最後的最後,他甚至沒能及時銷毀證據、並用上「L藥丸」。
間諜該是什麼模樣的?真實的間諜工作不同於電影中英雄般的描摹,多數的情報工作者,與我們每個人一樣平凡,都渴望生活可以更美好一點。在閱讀冷戰歷史書書籍時,總會思考被西方國家稱為「英雄」的間諜,幸運偷渡至西方國家的如戈傑夫斯基,能夠藉由訪談真正了解他,但如托卡契夫,以及多數犧牲的間諜們,是叛徒是英雄,僅能靠後世的資料拼湊他們的形象。體制從來沒有好壞,以及誰掌握話語權,誰就掌握了歷史。
最後,發現托卡契夫使用的相機跟我的相機一模一樣!
avatar-img
20會員
13內容數
📖 記錄書籍的光影 📖書單主題:歷史人文|社會科學|耽美小說|文學散文 📖2024閱讀規劃:世界經典文學重讀、圖博書單、東歐史 📪聯繫合作:小盒子/novelphotographer2023@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蝦那的閱讀記錄 的其他內容
歐列格.戈傑夫斯基在冷戰歷史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他是連結蘇聯與西方國家的溝通橋樑。所謂溝通橋梁,即是讓西方國家了解蘇聯的想法、甚至是軟化了彼此根深蒂固的成見與誤解。戈傑夫斯基令人佩服的是敢於走出桎梏他的牢籠,文中描寫戈傑夫斯基決定投靠英國軍情六處的前因後果。
歐列格.戈傑夫斯基在冷戰歷史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他是連結蘇聯與西方國家的溝通橋樑。所謂溝通橋梁,即是讓西方國家了解蘇聯的想法、甚至是軟化了彼此根深蒂固的成見與誤解。戈傑夫斯基令人佩服的是敢於走出桎梏他的牢籠,文中描寫戈傑夫斯基決定投靠英國軍情六處的前因後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毒氣室與恐怖的人體實驗,沒有盡頭的勞務與令人心生畏懼的傳言,是一趟只能祈禱卻無能為力的人生。在酷似煉獄的集中營裡許多人在暴行下死亡,蒂塔依靠著書本、知識與文化燃起了非常微弱的力量,雖然這些不足以提供溫飽,卻成為了蒂塔尚存於體內的靈魂唯一的寄託。正義來得很慢,幸好蒂塔撐過去了
Thumbnail
作者──威托德.皮雷茨基在1940年時,故意被納粹士兵抓獲並冒用波蘭地下軍事司令官托馬什.塞拉芬斯基之名,進入位於奥許維茲集中營,希望以此蒐集營內的情報、組織營內其他被捕人士,在必要時與在外的波蘭軍隊裡應外合,對抗納粹。
Thumbnail
  戈巴契夫(1931-2022)於上個月過世,這本由戈巴契夫本人所撰寫的回憶錄,甫於今年五月出版。第一時間即購入,只是一直沒時間看,直到上個月戈巴契夫去世(8/30),才驚覺這位歷史課本上的人物,真真正正的成為了「歷史」。   本書的副標題為「蛻變中的世界,從舊冷戰到新世紀的危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現實中,許多國家情報機構都在進行秘密的暗殺行動,這也是情報與間諜電影經常涉及的主題,儘管相關國家通常不會正式承認這樣的活動。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揭露纳粹毒气室犯罪证据的勇敢者——库尔特·格斯坦的人生故事。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941年3月15日,在库尔特·格斯坦提出申请6个月后,他被武装党卫军接纳。几个月之后,他对工作的奉献精神以及他在医学方面的知识,让他受到了上级
十三、1969年航太總署工程師 1969年,空軍調查最後一椿藍皮書的例子,這事件的文件相當有趣,因為目擊者是一位國家航空太空總署的雇員,他是一位對太空船及其設計相當熟悉的人。他所描述的不明飛行物和1948年的紀爾與懷特所目擊的很類似。他所敘述的第二部份,也相當有趣:他所描述的聲音,和別的目擊者在1
十、1959年中央情報局事件 中央情報局似乎又捲入了不明飛行物現象之中,它是以十分不尋常的方式捲入的。這事件實在太離奇,很難相信他們真發生在海軍情報局和中央情報局的此種組織上。包括在這次不尋常事件的人是空軍中校福連特(Robert Friend),藍皮書計劃的前任負責人。他是個名聲極好的人,不
自稱是賞鳥者的紳士,卻是在一個神秘的地下室裡工作 賞鳥者會在眼角瞄到在樹枝之跳動的小鳥就會停下腳步尋找牠的身影,任何風吹草動就算樹葉掉落地面也不放過。 詹姆士龐德,在真實世界裡,是一位美國鳥類學家? 博物學家、自然學家的真實身份可能是個間諜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毒氣室與恐怖的人體實驗,沒有盡頭的勞務與令人心生畏懼的傳言,是一趟只能祈禱卻無能為力的人生。在酷似煉獄的集中營裡許多人在暴行下死亡,蒂塔依靠著書本、知識與文化燃起了非常微弱的力量,雖然這些不足以提供溫飽,卻成為了蒂塔尚存於體內的靈魂唯一的寄託。正義來得很慢,幸好蒂塔撐過去了
Thumbnail
作者──威托德.皮雷茨基在1940年時,故意被納粹士兵抓獲並冒用波蘭地下軍事司令官托馬什.塞拉芬斯基之名,進入位於奥許維茲集中營,希望以此蒐集營內的情報、組織營內其他被捕人士,在必要時與在外的波蘭軍隊裡應外合,對抗納粹。
Thumbnail
  戈巴契夫(1931-2022)於上個月過世,這本由戈巴契夫本人所撰寫的回憶錄,甫於今年五月出版。第一時間即購入,只是一直沒時間看,直到上個月戈巴契夫去世(8/30),才驚覺這位歷史課本上的人物,真真正正的成為了「歷史」。   本書的副標題為「蛻變中的世界,從舊冷戰到新世紀的危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現實中,許多國家情報機構都在進行秘密的暗殺行動,這也是情報與間諜電影經常涉及的主題,儘管相關國家通常不會正式承認這樣的活動。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揭露纳粹毒气室犯罪证据的勇敢者——库尔特·格斯坦的人生故事。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941年3月15日,在库尔特·格斯坦提出申请6个月后,他被武装党卫军接纳。几个月之后,他对工作的奉献精神以及他在医学方面的知识,让他受到了上级
十三、1969年航太總署工程師 1969年,空軍調查最後一椿藍皮書的例子,這事件的文件相當有趣,因為目擊者是一位國家航空太空總署的雇員,他是一位對太空船及其設計相當熟悉的人。他所描述的不明飛行物和1948年的紀爾與懷特所目擊的很類似。他所敘述的第二部份,也相當有趣:他所描述的聲音,和別的目擊者在1
十、1959年中央情報局事件 中央情報局似乎又捲入了不明飛行物現象之中,它是以十分不尋常的方式捲入的。這事件實在太離奇,很難相信他們真發生在海軍情報局和中央情報局的此種組織上。包括在這次不尋常事件的人是空軍中校福連特(Robert Friend),藍皮書計劃的前任負責人。他是個名聲極好的人,不
自稱是賞鳥者的紳士,卻是在一個神秘的地下室裡工作 賞鳥者會在眼角瞄到在樹枝之跳動的小鳥就會停下腳步尋找牠的身影,任何風吹草動就算樹葉掉落地面也不放過。 詹姆士龐德,在真實世界裡,是一位美國鳥類學家? 博物學家、自然學家的真實身份可能是個間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