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不是只有投錢!(我的2021投資理財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習慣把投資理財這四個字拆解
因為投資跟理財是2件事
許多人聽到投資理財往往腦袋會浮現
阿就是投資股票、買基金、買黃金、存錢買房巴拉巴拉什麼的

確實這些也算投資
但我把他們歸類在比較外在表象型的投資

還有一種內在型的投資是容易被忽略的
那是一種你發自內心想要發揮天賦去投資(入)的事情
這也是我真正在追求嚮往的

外在型的投資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賺錢
但優先順序一定要分清楚
外在型投資所獲得的財富反而是要去輔佐你內在真心嚮往的事物

舉個例子,我會把薪水、股票股利的獲利拿來再投資我自己真正喜愛的事物,像是心靈層面和設計類的線上課程、買設計類的書、或多看幾部電影擴充腦袋的想像力邊界、投入時間完成動畫劇本..等,投資不一定要投入錢、也可以是投入自己的時間,最終這些我發自內心投資(入)的事情終將成為一個更完整的自己

不然我相信如果你一昧追求外在表象的財富時
你整個人會變得完全沒有靈魂
眼睛睜開只有$$$$$
你會發現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因為你講話會越來越現實和雞掰
跟朋友聊天時滿口常常就是:我每天早上9點起床隨便手指點一點就能賺到你辛苦工作1、2年的薪水,你花這麼多時間在工作真的很辛苦捏~(雞掰的嘴臉)

上面講的這個案例是我身邊的朋友
他確實炒股很有一套
但講話的這種態度會讓我慢慢遠離他
我知道我追求的是內在的財富、外在財富只是暫時的我無法一直擁有它

但也不是說我自己在那自命清高不追求外在財富才是假掰拉
我也喜歡外在財富
但我前面提到我追求的外在財富只是為了輔佐並完善內在財富的一個墊腳石
不是只停留在單純追求表面上、帳面上的財富而已

至於剛剛一直沒提到的理財
我始終把理財也當成是完善內在財富的一個過程
我心中投資理財的藍圖流程為:
理財 >> 投資 >> 賺錢or虧錢(外在財富) >> 完善內在財富 >> 不斷重複循環

所以投資、理財、追求內在財富這些元素都缺一不可
這三個組合再一起成為一個良性循環時對我而言才是真正的投資理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公山小的理財成長日記的沙龍
19會員
86內容數
沒專題想法
2023/03/14
3月14日外資賣超了2730張,鴻海收盤為102元, 因3月15日就要法說會了,理當股價不會有太劇烈的波動。 但我們還是來看一下,外資買超前三名,第一名是新加坡瑞銀買2241張、第二名是大摩買1686張、第三名是港商野村買994張,再來我們看賣超第一名的是美林,賣了6713張。 今天交易量最多的就是
Thumbnail
2023/03/14
3月14日外資賣超了2730張,鴻海收盤為102元, 因3月15日就要法說會了,理當股價不會有太劇烈的波動。 但我們還是來看一下,外資買超前三名,第一名是新加坡瑞銀買2241張、第二名是大摩買1686張、第三名是港商野村買994張,再來我們看賣超第一名的是美林,賣了6713張。 今天交易量最多的就是
Thumbnail
2023/03/12
鴻海近期將在3月15日舉行線上法說會,除了說明近期營收表現外,還可能提及或被問到 iPhone 15 Pro系列導入狀況:作為蘋果公司的主要代工廠商之一,鴻海的表現與蘋果的新品發布密切相關。因此,對於鴻海能否成功生產和製造iPhone 15 Pro系列的問題,將成為法說會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 印度
Thumbnail
2023/03/12
鴻海近期將在3月15日舉行線上法說會,除了說明近期營收表現外,還可能提及或被問到 iPhone 15 Pro系列導入狀況:作為蘋果公司的主要代工廠商之一,鴻海的表現與蘋果的新品發布密切相關。因此,對於鴻海能否成功生產和製造iPhone 15 Pro系列的問題,將成為法說會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 印度
Thumbnail
2023/03/04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本金不多,卻開始進行槓桿投資股票, 那我必須告訴你,靠股利收入支付一整年的開銷是絕對不可能的! 以我去年持有鴻海股票41張為例, 於2022年7月28日領取股息總額為NT$208,701元。 2022年鴻海一張股票的股息收入為NT$5,200元, 但還需扣除2.11%的健保稅和其
Thumbnail
2023/03/04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本金不多,卻開始進行槓桿投資股票, 那我必須告訴你,靠股利收入支付一整年的開銷是絕對不可能的! 以我去年持有鴻海股票41張為例, 於2022年7月28日領取股息總額為NT$208,701元。 2022年鴻海一張股票的股息收入為NT$5,200元, 但還需扣除2.11%的健保稅和其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