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鬧鐘響起的那一刻,穿起昨天準備好的衣服,拎起已掛在門口的包包,用最短的時間出門。職場的生活,佔據了大半的時間,狗屁倒灶的事情,有時吃不下飯常常失眠,沒有自信,一天又一天過去了
想起那個自由自在的自己,明明是同一個靈魂,卻有著不同的重量。
背著吉他穿梭在校園,變成背著公事包、表演舞台,變成簡報平台,安排上半天的課,變成逃避的請半天假。
歲月催人老,感嘆時光流逝是年過30歲的必備功能,外加脂肪與三高。為了這次的徵文,我特地打開了那許久沒更新的臉書(FB),看著全部都設為私人的相簿,一本一本的細細讀著..
「唉,現在真的是沒自信多了,一臉社畜樣」(我心想)
看著照片閃閃發亮的眼神,一群好朋友圍繞在身旁的照片,現在每天上班都像待宰羔羊、下班只想回家,假日只想耍廢,這樣單調無趣的生活真是形成鮮明的對比阿(吶喊)
「各位青春稚嫩的孩子啊~~社會是險惡的!!!!! 盡情把握時光阿!!!」(咳咳)
回歸正題,至於我的青春的心得是:
1.音樂:
其實上大學之前,我就讀的是很嚴格的高中,沒有社團,沒有活動,唯有讀書高。上了大學以後,發現原來人生不是只有讀書這件事情。在招募新生的社團活動中,有各式各樣的選擇。因為父親一句「妳去學吉他啦」,音樂這件事就突然進入我的生命中。(題外話:我爸年輕時候,有個喜歡聽他彈吉他的女朋友,後來把他狠甩了,於是我爸就把吉他給砸了,且發誓「再、也、不、彈」(好衝動喔))
關於吉他社嘛,從幽靈社員變成社團幹部、從社工系變成吉他系(咦?),從民謠歌曲到小清新時代,感受音樂帶來的情緒交織。還有交到一群半夜不回家睡覺在社辦彈吉他的好朋友,一起上台表演和比賽,一起辦活動的體驗酸甜苦辣。原本我可能只是校園中一個小小的路人甲,變成走在路上會有不認識的學弟妹認得出我。對著我說「你是吉他社的那個學姊嗎?」(虛榮心破表阿~~~~)
即便我彈得不是最好的,但我仍然感覺得到自己很有自信的能量,也總有個角落說明自己不是這麼糟糕,找到自己喜歡且願意耕耘的事情,會為你帶來滿滿的力氣迎接每 一天。
2.朋友
我一直都是一個蠻孤僻的人,譬如說上課不會特別約同學去,午餐也可以自己吃,甚至還有分組報告自己一組(修外系的課),對於友情這一塊,我總是看得很淡,因為相對家人來說朋友沒有這麼多的責任跟束縛,合則來,不合則去。但是當學生的時候,總是很容易有朋友陪在身邊(畢竟還沒結婚生子無所事事體力正好好無聊喔要吃什麼有妹嗎加1加1)。
趁著人際關係容易經營的時候,盡量去遇見吧,出社會以後,你會發現每天相處時間超過家人的同事、主管,並不一定能是朋友,甚至是你必須打敗的大魔王(加油)。
3.自己的樣子
擺脫升學至上的高中生活以後,在大學才慢慢地認識自己。我看過不少人因為小時候爸媽限制不能做的事情,在大學通通都做一遍!我在沒有爸媽、兄弟姊妹、鄰居,完完全全就是支身1人來到中南部讀大學,原本以為會好孤單好可怕好沒歸屬感,結果是好自由好快樂好多時間,也很能享受自己一個人的時候。
想禮拜一早上不排課就不排課,想下午去健身就健身,想去打工就打工,想做什麼就去做,沒有人會攔也沒有人說你不好,沒有人給你壓力。大學第一年,必修課當然是比較沉重,但遠遠不及高中的每日壓榨(還有晚自習跟假日到校自習)。
雖然剛開始很不習慣自由的感覺,但漸漸透過自己的決定、自己的選擇,慢慢變成「自己的樣子」,好比我不會去登山社、潛水社,我會去音樂社團,透過選擇,越來越瞭解自己心理的喜好,構築自己整個人生。
後記:畢業以後,確認自己用力走過青春時期,即便如此把握時光,仍然會有感到惋惜的時刻。所以阿,人生就是個不斷後悔,不斷修正的旅程。
********************出社會以後又是新的故事(不一樣的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