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家庭之內的和氣?淺談手足關係經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家有二寶(以上)的爸媽們來說,手足關係的培養是一大課題。在疫情限縮行動範圍、改變生活作息的時刻,孩子身上的能量難以像以往獲得紓解宣洩,不難想像各種爭寵與競爭頻頻上演,甚至可能出現退化行為(如:年長的孩子用尖叫的方式表達、突然開始尿床等)。
  在手足的日常相處中,為了維護手足情誼的發展,也為了守護家庭的和諧,有些原則可以大致掌握:
1.以鼓勵代替「比較」:每個孩子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發展出自己的優勢,與其去比較孩子的不足之處,不如具體告知需要改進的部分,並鼓勵好的行為,例如要孩子協助家事,除了避免說出類似「你應該多跟你姊姊學習」一類的話,也能說「我很喜歡你幫忙擦桌子,讓大家有乾淨的桌子可以用」。透過爸媽的欣賞與肯定,孩子能在獨有的領域中自我比較,並提升自我價值。
2.以「尊重」代替「公平」:由於「公平」概念並無一致的標準,何況大人與小孩所在意的公平不盡相同,例如爸媽為求公平,買了一模一樣的玩具刀獎勵孩子,喜歡角色扮演的老大當然樂不可支,但喜歡閱讀的老二可能高興不起來,比較恰當的做法是尊重每個孩子的需求喜好,並做出適當的安排。
3.以「小幫手」代替「抓耙子」:防疫期間不論是在家工作或是當個全職照顧者,當孩子做起糾察隊,告狀手足的不是,當下或許會感恩有人替自己分擔並默許告狀行為,但長遠來看卻破壞手足關係。如果告的狀是和自己無關,最好讓孩子先管好自己,當爸媽了解手足的事後,也能引導告狀者協助被告者(「下次遇到這樣的狀況,你可以怎麼幫他呢?」);若告的狀和自己有關,那可能反映出問題解決能力不足,需要進一步了解並與孩子討論。
4.製造合作機會:在日常活動中多為孩子們創造合作機會,藉由清楚營造的共同目標,以及合作優點的說和技巧引導,也能幫助孩子學習相互依賴或互助。有時在遊戲中,爸媽們也可以扮演孩子們的「共同的敵人」,讓他們聯手打敗自己來實際體會合作的樂趣。
5.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即使照顧多位孩子是件不容易的事,仍建議爸媽能分配一些時間與每一位孩子「獨處」,讓他們體會到「即使有其他手足,我對爸媽來說仍是特別的存在」;傾聽孩子說話,或和孩子一起做他們有興趣的事。需要注意的是,當孩子聊天的內容出現一些不恰當的想法,爸媽千萬不要擺出說教的姿態,要區分孩子的「感覺」與「行為」,在態度上接納孩子的感受,在行為上才需要加以規範及糾正,畢竟孩子只是抒發真實的感受,不見得一定會去做。
  雖然我們不能自由挑選手足來作伴,在相同的家庭環境也可能孕育出不同的性格與生命經驗,讓手足們有的相親相愛,也有的整天爭吵、到處競爭與計較,但也因此能從中學習人際相處與建立關係。或許在日常一點一滴的經營下,孩子們會漸漸發現,手足是最值得仰賴與親近的夥伴,彼此之間相互扶持與成長,也就成了個人生命中的美好經歷。
    1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淺談人我之間相處的界限-以家庭、職場為例工作幾年有了,漸漸累積提供家長諮詢和職涯諮詢的經驗,發現很多家庭與職場都有界限模糊甚至混亂,以至於分不清這是「我的」、「你的」還是「他的」需求、責任、權利、權力的問題。這篇文章並非要罵大家:喔~你的界限很混亂喔!而是讓我們一起努力,在身處在界限混亂社會中的我們,可以有多點空間反思自己的需求。
    Thumbnail
    avatar
    §詹惠文§ 諮商獅
    2021-01-06
    三餐在家開伙的家庭,偶爾外食是為了讓媽媽喘口氣我們家三餐都在家吃,主要有兩個原因: 自己開伙可以控制飲食的品質,安全多了。 住在鄉下,外食較不方便。不過,天天為六口之家料理三餐,是相當疲累的工作。
    Thumbnail
    avatar
    許惠珺
    2020-07-06
    [自律神經治療之] 自戀型虐待自癒 11 - 我們的原生家庭,出了什麼事?原生家庭理應是孕育下一代新生生命的土壤,應是讓一代比一代更健康、更訴諸真善美本質的所在。但是,今日我們卻看到一個又一個的悲劇,皆是來自原生家庭,甚至是近日的武漢肺炎,無論是某些國家、組織領導人的荒腔走板,又或是部分人無視疫情的嚴峻而做的一些自私行為,到底是什麼可以讓人不去重視真正該重視的東西,而去傷
    Thumbnail
    avatar
    MOUMU 矛木
    2020-04-19
    少了一個何老師之後,你家可能仍在《還願》:從女性主義的觀點看家庭悲劇你說「何老師去死!」,但就算沒了蛇當藥引,故事難道就不會發生嗎?——「輕則一日、重則七日」,釀成女兒紅的家庭結構需要我們一起關心留意。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19-03-21
    家庭和生育力的無上神話,讓強暴犯變成爸爸<p>土耳其提出一極具爭議的法案:「在沒有施以武力威脅之下,容許強姦犯透過與受害人結婚消除犯罪紀錄」,因為一旦加害者入獄,受害者將名譽毀損、遭受社會譴責、陷入經濟困境。這提案看來荒謬,但其實台灣也曾發生過。</p>
    Thumbnail
    avatar
    姝文創
    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