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紛爭let it go---談手足衝突處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各位爸媽們,在疫情持續且停課時間延長的日子裡,大家都還好嗎?想先跟各位說聲:辛苦了。當孩子們在家學習、遊戲,手足間的相處時光變長,有沒有覺得互相計較、一言不合就衝突的情形變多了呢?以下有幾點衝突處理的原則,供各位爸媽參考:

raw-image


1. 重拾靜心:長時間的陪伴與照看下,讓我們的情緒感知變得緊繃、理智線漸漸介於有和沒有之間、常感力不從心,這些狀態對多數照顧者來說既普遍又無奈。在我們決定與孩子們面對問題前,試著先讓自己保有消化情緒的空間,注意當下的內在感受與外在發生的事,並允許這些感知和念頭是真實存在,同時將專注力放在呼吸吐納上,過程有點像是「一點小事也要吵,煩死了。喔!這是個念頭,我現在要先吸口氣,吐氣….氣死人了,他們每次講都講不聽。這也是個念頭,吸氣,吐氣…」,讓自己的狀態恢復平穩。


raw-image


2. 觀察與評估:接著觀察衝突發生的原因,是爭奪物品的所有權?競爭當第一?只想按照自己的規則遊戲?發生肢體碰觸或攻擊?也需要評估孩子的衝突解決能力,包括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情緒調控能力、社交技巧及問題解決能力等,適時地給予引導與協助,例如語言發展較慢的孩子,可能需要爸媽協助將其生氣的原因表達出來,釐清問題後教導適切的表達方式,並協調手足間的溝通。特別須注意的是,讓孩子「安全不受傷」永遠是處理的第一考量,當雙方發生打架時必須先彼此暫時分開,等冷靜過後再來討論衝突。


raw-image


3. 引導但不審判:在營造討論氛圍時,可以先

(1).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我們來回想一下打架前發生什麼事?」、「什麼原因讓你這)麼生氣?」,並簡單摘要問題(「哥哥一直在玩積木,而且不讓你玩,是嗎?」,表達對孩子情緒的同理(「不能玩想玩的,還被哥哥罵,讓你很生氣,氣到動手打他」),當孩子情緒稍緩再來討論解決方法(「可是打人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我們家不能打架,我相信你們能想到其他方法」、「如果再重來一次,你們會怎麼做」)。

(2).有時協調過程並不總按照我們的劇本走,像是孩子可能答不上來為什麼這麼做,或是某一方過於堅持而不願配合或妥協(例如:「這是我的(玩具),我不要給弟弟玩」,實際上玩具可能是共有分享的),這時爸媽或許可以猜測孩子的意圖(「我猜你可能還想繼續玩」、「是不是你覺得這是你先拿到,而且你想要自己玩」)。


raw-image

(3).有時協調過程孩子們不免各說各話,這時如果採「連坐處罰」或鼓勵「大的讓小的」,反而容易讓孩子有不公平、受委屈的感受。另外,當爸媽在描述事件經過時,也可以提醒自己盡量避免給孩子貼標籤(如:「你又在欺負弟弟了」,這可能讓孩子們接收到自己是「欺負者」或「被欺負者」的角色,反而讓孩子朝向跟標籤有關的行為來表現),而是根據觀察到的事實來描述(如:「我看到哥哥不讓你玩,你就動手打他」)。

  每一段手足關係都是一種緣分,當孩子們在不同的互動方式下學習和思考解決方法,其實也在為日後面臨到的人際衝突做準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魏敬嶸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魏敬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21
孩子們在人際互動中衝突難免,練習保持穩定的心情,發展出適合的應對技巧,幫孩子找回在衝突與失控中,什麼是「決定在我」的感覺,將有助於人際關係中的自信,拓展社交生活
Thumbnail
2022/09/21
孩子們在人際互動中衝突難免,練習保持穩定的心情,發展出適合的應對技巧,幫孩子找回在衝突與失控中,什麼是「決定在我」的感覺,將有助於人際關係中的自信,拓展社交生活
Thumbnail
2021/07/09
  在家工作或許比在職場來得工時較彈性,可自由規劃工作排程,且不需要通勤,也能減少與同事間不必要的社交互動。當這些生活條件即將被剝奪,並感到煩躁、憂鬱、倦怠、效率變差、與人疏離等感受時,或許可以在復工前、工作期間做一些準備與因應,減輕工作型態變動的影響。
Thumbnail
2021/07/09
  在家工作或許比在職場來得工時較彈性,可自由規劃工作排程,且不需要通勤,也能減少與同事間不必要的社交互動。當這些生活條件即將被剝奪,並感到煩躁、憂鬱、倦怠、效率變差、與人疏離等感受時,或許可以在復工前、工作期間做一些準備與因應,減輕工作型態變動的影響。
Thumbnail
2021/07/02
  對家有二寶(以上)的爸媽們來說,手足關係的培養是一大課題...   手足的日常相處中,為了維護手足情誼的發展,也為了守護家庭的和諧,有些原則可以大致掌握...
Thumbnail
2021/07/02
  對家有二寶(以上)的爸媽們來說,手足關係的培養是一大課題...   手足的日常相處中,為了維護手足情誼的發展,也為了守護家庭的和諧,有些原則可以大致掌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手足是否相處和諧,除了之前分享過的天生兩人投不投緣(家長籤運、手足們的籤運),以及一些可以藉由家長的教養方式來協助,有機會讓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方式較為正向良好。 那要是你感覺自己不論怎麼做,家中都是此起彼落的 #告狀聲、#吵架聲、以及 #哭聲,這時候到底還能再做什麼? 這時候還有三件事可以做,
Thumbnail
手足是否相處和諧,除了之前分享過的天生兩人投不投緣(家長籤運、手足們的籤運),以及一些可以藉由家長的教養方式來協助,有機會讓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方式較為正向良好。 那要是你感覺自己不論怎麼做,家中都是此起彼落的 #告狀聲、#吵架聲、以及 #哭聲,這時候到底還能再做什麼? 這時候還有三件事可以做,
Thumbnail
#Dilemma14什麼叫公平 🍎情境 「你不公平,為什麼他的比較多」「你偏心」「他還不是一樣」 孩子沒有滿意的時候,總是抱怨東抱怨西,這種情況在有手足的家庭中更為明顯,很容易就把時間跟氣力都花在調停上面,結果就不用談什麼好的互動時間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實說沒有公平的時候,而父母怎麼避也避不了
Thumbnail
#Dilemma14什麼叫公平 🍎情境 「你不公平,為什麼他的比較多」「你偏心」「他還不是一樣」 孩子沒有滿意的時候,總是抱怨東抱怨西,這種情況在有手足的家庭中更為明顯,很容易就把時間跟氣力都花在調停上面,結果就不用談什麼好的互動時間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實說沒有公平的時候,而父母怎麼避也避不了
Thumbnail
在這邊統整出幾點我們家「溝通」良好的原因:信任、尊重、身教、反思、討論、理解還有道歉和道謝。
Thumbnail
在這邊統整出幾點我們家「溝通」良好的原因:信任、尊重、身教、反思、討論、理解還有道歉和道謝。
Thumbnail
(警語:非主流觀點,本意亦非尋求認同,不喜者請自行離開。) 這幾日親子部落客-酪梨壽司的體罰議題全網熱議,許多 KOL 如德州媽媽沒有崩潰、廣告小妹和呂秋遠等都對此發表了看法,不過,大多是著重在呼籲禁止對孩童施加任何形式的暴力。
Thumbnail
(警語:非主流觀點,本意亦非尋求認同,不喜者請自行離開。) 這幾日親子部落客-酪梨壽司的體罰議題全網熱議,許多 KOL 如德州媽媽沒有崩潰、廣告小妹和呂秋遠等都對此發表了看法,不過,大多是著重在呼籲禁止對孩童施加任何形式的暴力。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情緒的地方,手足之間有衝突是很正常, 是幼兒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應該從中引導孩子在處理時該怎麼做。 《作伴小編今天要來與大家說說「處理孩子手足衝突小方法」💥 爸比媽咪們可以跟著做做看,一起優雅的化解這場戰爭吧🙌
Thumbnail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情緒的地方,手足之間有衝突是很正常, 是幼兒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應該從中引導孩子在處理時該怎麼做。 《作伴小編今天要來與大家說說「處理孩子手足衝突小方法」💥 爸比媽咪們可以跟著做做看,一起優雅的化解這場戰爭吧🙌
Thumbnail
以前我會提出所有假設,一一跟他確認,引導他為情緒命名,也覺得找到原因好“對症下藥“。但孩子逐漸大了,我希望從衝突的過程裡,他能慢慢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從中學習去溝通,找到更適當的應對與解決方法。 因此這個過程裡,可以逐漸幫助孩子去了解:
Thumbnail
以前我會提出所有假設,一一跟他確認,引導他為情緒命名,也覺得找到原因好“對症下藥“。但孩子逐漸大了,我希望從衝突的過程裡,他能慢慢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從中學習去溝通,找到更適當的應對與解決方法。 因此這個過程裡,可以逐漸幫助孩子去了解:
Thumbnail
幼兒會打父母,大多是家長太寵的關係,大人可能會覺得孩子打人又不痛、長大自然就會改善了,因此即便孩子不肯說對不起,也就作罷不處罰,但長期會使孩子養成壞習慣,而且長越大越難改過來,等孩子打人會痛或引發嚴重問題時,才要他修正行為,小孩會覺得很疑惑,小時候可以,為什麼現在不行?
Thumbnail
幼兒會打父母,大多是家長太寵的關係,大人可能會覺得孩子打人又不痛、長大自然就會改善了,因此即便孩子不肯說對不起,也就作罷不處罰,但長期會使孩子養成壞習慣,而且長越大越難改過來,等孩子打人會痛或引發嚴重問題時,才要他修正行為,小孩會覺得很疑惑,小時候可以,為什麼現在不行?
Thumbnail
密集的和孩子相處了一個年假,大家好嗎? 是否和我一樣,有點內傷再加一點外傷,各位爸媽辛苦了! 趁著今天開工,送孩兒上學後,我們一起來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緒。 大人都需要一些時間收心上班;孩兒也一樣,混亂的作息、破壞的規矩、也需要一段時間再上軌道......
Thumbnail
密集的和孩子相處了一個年假,大家好嗎? 是否和我一樣,有點內傷再加一點外傷,各位爸媽辛苦了! 趁著今天開工,送孩兒上學後,我們一起來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緒。 大人都需要一些時間收心上班;孩兒也一樣,混亂的作息、破壞的規矩、也需要一段時間再上軌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