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媽跟一般的爸媽一樣,希望在能力範圍內滿足小孩子,盡可能給孩子更多選擇。所以我家的書櫃從我幼稚園開始就塞得滿滿的,大部分家長會買的書我爸媽也都會買,有些家長不會買的書他們也買了,例如漫畫書。(當然這是我年紀再大一點之後的事了。)最一開始是有注音的繪本,我媽媽會用透明膠帶把每一頁都"護貝"起來,不怕撕破也不怕打翻水。但她還是會告訴我們,看書的基本禮儀,包含應該怎麼翻書避免留下摺痕。這主要是為了日後帶我們去圖書館可以維護公有財產,或是向別人借來的書該怎麼對待。大概也是因為媽媽很用心維護書本,我也傳承了這個習慣,對於自己的書非常珍惜。繪本之後就是有注音的童話故事書,例如格林童話。因為從幼稚園就開始看這些書,所以我認字認得蠻早的。又因為認識的字越來越多,我越喜歡看書。(因為看得懂的部分越來越多了嘛!)人物傳記、百科全書、國語日報,大部分小朋友會接觸的讀物我都沒錯過。
我喜歡看書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我能"認識"一些新事物,完全獨立而不需透過其他人。看完書之後,我會得到只屬於我的心得。在看書時所產生的疑惑、感動、憤怒或傷感,都是專屬於我,而我能獨自消化這些資訊。那種感覺就好像,我在自我成長。爸媽雖然買了書給我,卻不曾要求我去看書。而我卻在自發性的閱讀中,獲得了不知道從哪來的成就感。(我爸媽也從不曾誇獎我看完書了好厲害,但他們會跟我討論書裡說了什麼,我是怎麼想的。)因為這莫名而來的成就感,閱讀成了我學生時期最大的嗜好。國小開始經常去圖書館,每次都會借到最大上限。(當時應該是只能借兩本吧!)很快地就看完了,然後再去圖書館借下一本書。那借書證好像什麼勳章收集冊一樣,密密麻麻地填滿日期跟借閱章。到國中後,網路文學剛開始盛行,網路小說跟言情小說就攻佔了我的日常。這時期認識了許多作者的作品至此橫跨了我的學生時期,甚至到我出社會,直到現在。(真的可以說:我從小看你的書長大耶!)
有些人認為文字沒有溫度,但我卻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祖孫對話時的溫暖情懷、戀人相處時的炙熱密語、被社會背棄時的冷漠失望、智者看透世事時的冷靜自持。即使在我人生最黑暗、無助的時期,也是依靠著文字的力量得到安慰。我從來不曾在看書時感到孤獨,文字的世界讓我覺得自己被理解、被包容。我在看書時非常專注,經常一埋頭就是幾個小時過去了。那些文字就像一盞盞燈火,儘管微小,卻一盞接著一盞地點亮了我的世界,忽明忽滅地牽動著我的腳步。我這輩子絕對沒辦法放棄閱讀,也不願放棄閱讀。我太享受那個一個人就能構築的世界,不需要分享也不會感到寂寞的世界。閱讀對我來說,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