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人頭帳戶會有賠償責任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民眾不慎提供人頭帳戶,除了會涉及到幫助詐欺的刑事責任,也會衍生出賠償責任,而且後果可能會比刑責還更嚴重!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一、幫助詐欺成立,會有民事賠償責任:


幫助詐欺罪如果成立,很可能被判以六個月以下得易科罰金,牢獄之災的風險較低,但被判有罪,會連帶產生民事賠償責任。


這部分讀者可能會有疑問?實際上騙被害人的不是我、被害人的錢也不是放進我的口袋,我真的會有賠償責任嗎?


二、幫助詐欺,視為不法行為導致他人損害:


幫助詐欺成立民事賠償責任的一個理由是,既然在刑事上成立犯罪,當然在法律上就是一個「背於善良風俗的風法」、「違反保護他人法令的行為」,因此會成立賠償責任(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2項)。


三、賠償範圍是「被害人全部損害」而非部分而已:


雖然幫助詐欺者實際上沒拿到半毛錢,但民法規定必須負擔「連帶」賠償責任(民法第185條)。


什麼是連帶賠償責任?意思是你和詐騙集團的每個人都要對被害人的「全部損害」負賠償責任,被害人可以選擇只向你要求賠償所有損失、也可以只向詐騙集團某個人要求賠償所有損失,也可以同時向你及詐騙集團所有人要求賠償所有損失。


因此如果被害人只有起訴幫助詐欺者,並要求賠償全部損失,在法律上是沒問題的!


四、刑事幫助詐欺成立,民事賠償官司怎麼打?


如果刑事幫助詐欺成立,民事賠償官司可以往以下幾個方向處理:


(一)在民事賠償官司仍主張自己沒有不法行為:


民事案件與刑事案件畢竟是不同的官司,因此即便被害人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此制度會再另撰專文處理),民事法官仍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斷(最高法院43年台上字第95號民事判例意旨參照)。


也就是說,刑事法官雖然判有罪,但民事法官可能作出不同的結論─無罪。因此仍有積極爭取免賠的實益。


(二)民事官司是否超過時效?


被害人如果要合法提起民事賠償訴訟,必須在2年的期限內(民法第197條),只要超過1天,法院就會直接駁回;但時效起算不是從「事實發生時」起算,而是從「知有損害及賠償義務人」時起算,在個案中要仔細判斷。


(三)被害人提告的對象是否有誤?


在實務上判決免賠的其中一種情況是提告對象錯誤,例如A、B二人都因為提供帳戶被判決幫助詐欺有罪,而被害人C被詐騙集團欺騙並將款項匯到B的帳戶內,雖然A、B二人都是同一詐騙集團的幫助犯,但此時被害人C要提告的對象只有B,如果是針對A提告,法院會認為A的行為並非被害人C受損害的原因,會判決A免賠。



結論


幫助詐欺雖然不是嚴重的犯罪行為,但因為同時會涉及到民事賠償問題,由其是被害人被騙的金額高達數十萬、甚至數百萬時,影響重大,因此在面臨賠償官司時,仍須依個案仔細判斷訴訟法律策略,不可不慎!

-

若有進一步的法律諮詢、訴訟案件委託及辯護需求,歡迎透過「Line」或電子郵件(lyr@jf-law.com.tw)聯繫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同事因為有貸款資金壓力,而一時誤信詐騙集團並被騙取寄出金融卡,成為人頭帳戶。非常感謝您指導解惑相關法律程序。 大秦六將 劉小平 敬上
avatar-img
法律生活頻道(呂昀叡律師)的沙龍
54會員
99內容數
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法律事,了解越多當然越有保障,本專題會提供許多法律上必備的「豆知識」,讓讀者在生活上不吃虧!
2024/11/30
被詐騙後,很多民眾會擔心款項凍結在警示帳戶中無法取回。本文探討如何通過銀行發還程序,快速取回詐騙案件中的被害款項。我們將介紹相關法律規定及解決方案,並提醒讀者與銀行溝通的注意事項,讓被害人可以少走司法程序,直接處理款項發還問題。
Thumbnail
2024/11/30
被詐騙後,很多民眾會擔心款項凍結在警示帳戶中無法取回。本文探討如何通過銀行發還程序,快速取回詐騙案件中的被害款項。我們將介紹相關法律規定及解決方案,並提醒讀者與銀行溝通的注意事項,讓被害人可以少走司法程序,直接處理款項發還問題。
Thumbnail
2024/09/02
如果不慎被詐騙集團騙取金錢,在法律上有包括和解、附帶民事訴訟及通常民事訴訟等方式進行追討,本文有詳細說明!
Thumbnail
2024/09/02
如果不慎被詐騙集團騙取金錢,在法律上有包括和解、附帶民事訴訟及通常民事訴訟等方式進行追討,本文有詳細說明!
Thumbnail
2022/08/25
詐欺案件經報案或經查緝後,涉案帳戶往往會被「凍結」,究竟要如何才能「解凍」、讓帳戶恢復正常使用?本文有詳細說明!
Thumbnail
2022/08/25
詐欺案件經報案或經查緝後,涉案帳戶往往會被「凍結」,究竟要如何才能「解凍」、讓帳戶恢復正常使用?本文有詳細說明!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