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電視劇及舞台劇《倫敦生活》(Fleabag)的編劇及主演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Waller-Bridge)有個音樂家姊姊伊索貝爾·沃勒-布里奇(Isobel Waller-Bridge),《薇塔與維吉尼亞》(Vita & Virginia)的電影原聲帶是我認識她的第一部作品。
薇塔指的是Vita Sackville-West薇塔·薩克維爾-韋斯特,尼科爾森夫人(1882年3月9日至1962年6月2日 ),英國貴族、作家、園藝家。弗吉尼亞指的是Virginia Woolf維吉尼亞·吳爾芙,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國文學家。
《薇塔與弗吉尼亞》的劇本由艾琳·阿特金斯(Eileen Atkins)根據兩人書信為本來創作的舞台劇劇本為主,1994年曾在百老匯上演。隨後本片主演薇塔的演員潔瑪·雅特頓(Gemma Arterton)納入她的女同志三部曲首發作品,由電影導演錢婭·波頓(Chanya Button)改寫為電影劇本,弗吉尼亞的選角則是澳洲演員伊莉莎白·戴比基(Elizabeth Debicki)。也許是選角的關係,電影則略有改編,將兩人年紀拉近。大約落在三十歲左右,但實際上兩人相識時,維吉尼亞大約四十歲左右了。
1922年12月在一場倫敦的晚宴上,兩人相識。在這個片段裡,維吉尼亞才剛出版《雅各的房間》(1922年10月26日)。當時爵士樂方興,如果布魯姆斯伯里派(Bloomsbury)的派對以之為主軸應當也不奇怪,伊索貝爾·沃勒-布里奇卻選用了節奏感強烈的電子音樂混用了室內樂的音樂來當作配樂。電影原聲帶裡面錄製了伊莉莎白·戴比基的心跳來作為主要節奏速度。據配樂家本人說,她們也曾經想要用吳爾芙家聽的音樂來當作配樂,但最終選用了電子樂來作為開場以及派對的音樂,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強烈的前衛感。確實是放到今天來看,布魯姆斯伯里派對於道德關係的實驗及人際關係的交往也都還算是前衛的觀點。
至於吳爾芙家聽的音樂,也許可能是電影裡面在宴會後出現的不知名的爵士樂曲,但主要還是當時可以蒐羅到的古典音樂唱片,根據薩塞克斯大學圖書館典藏的雷納德·吳爾芙(Leonard Woolf)手稿,《聆樂日記》當中記載,以巴洛克時期、古典樂派以及3B——巴哈、貝多芬、布拉姆斯為主。吳爾芙伉儷每晚工作結束都會坐下來欣賞音樂,雷納德會記錄下今天聽過了什麼音樂,可以說是有計畫的聆樂者。
吳爾芙伉儷的聆樂手札,是雷納德的筆跡,取自https://twitter.com/linztt/status/1004336000515084289
當然也有相關記載,歐洲重要作曲家作品至英國表演時,兩人也會前往欣賞。當時造成歐洲騷動的音樂包括了荀伯克的散文歌曲《月光小丑》(1, 2),以及首演時造成暴動的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不得不說,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剛開始的巴松管獨奏時還真是甜美,然後後面就爆炸了,當然也有樂評形容巴松管的旋律很是詭異),兩人是親赴英國演出盛會的。(3, 4)
在這裡提及這兩部作品,主要是因為維吉尼亞本人的寫作風格標誌著現代主義,而上述兩首作品,也都是西方學院派音樂由浪漫主義走入現代主義的分水嶺。在內容上 ,兩部作品也可以以第三波女性主義的觀點來重新詮釋性別展演,即使以傳統學院訓練來說,明白作者意圖仍是最重要的詮釋者及聆賞者的責任,但在今天作者已死的年代,重新展演這些詮釋也未嘗不可。學院音樂裡常常有些以二十年前甚或今日的性道德裡面看來不禁令人捏把冷汗的選擇,但在學院裡面看起來卻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例如蒙台威爾第的《波佩亞的加冕》裡面的尼祿王就是由次女高音擔任;《月光小丑》明明是個男角,荀伯克卻選用了女聲來演出;《春之祭》裡的少女舞蹈至死,以及其中對歐洲裔思想衝擊甚鉅的異教徒儀式,三者以今日的性別眼光來看,可以想像也許我們曾經活在一個對性別不那麼拘束的年代,又或者直指了我們對性別獻祭的事實。
同樣的,維吉尼亞獻給薇塔的悠長情書《歐蘭多》(美麗佳人歐蘭朵),也標誌著性別轉換的自由與性別不公所帶來的衝擊。《薇塔與維吉尼亞》的現代與前衛音樂風格烘托出了兩人劃時代的特色,雖然以傳記電影來說,就史實上未必正確,但是以藝術創作來說是個頗有想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