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燃燒女子的畫像》一部沒有配樂,而只有兩段音樂的音樂電影──淺談燒女當中的音樂份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燃燒女子的畫像》裡面的女子讀書、喜好音樂,生在啟蒙時代。一個繼承父業,以畫為生,卻免不了仍必須以父親的名字發佈作品的窘境;另一個貴族二小姐,在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革命尚未有端倪的時刻,奉身為伯爵夫人的母親之命,代替死去的姐姐遠嫁米蘭。

小姐從躲避繪製結婚肖像,變相攆走男畫家,到母親出招,從巴黎請來小姐可以談心的女伴行,讓她在安全的狀況下可以外出散散步,但其實這位女伴行是畫師,最後願意為這畫師擺設肖像所需的姿勢,而延長兩人相處的時間;在母親外出五天的期間,兩人熱戀,在彼此生命中灼燒進不可磨滅的愛情,以畫以樂以書,看到彼此在生命中的記憶。即使分別,也並未分手,而留下永恆。

這是一部寫實又有繪畫般質感的電影。

我想講的是許多文青女子,或者是不同生命階段、社會階層之間的女子合作對立和互助。以及妳我想像的也許法國是個自由之地,但畢竟還是讓女性創作者非常困難。然而在這種困難之下,仍舊有人像瑟琳席安瑪、阿黛兒·艾奈爾、諾耶米·梅蘭特一樣發光發熱,衝破困境,持續關心性別議題和成長。

這部的電影的音樂,總共只有三段,而且都不是配角。

第一段在由接待室改造成的暫時居所和工作室,裡面有一架大鍵琴。瑪麗安檢查房間的器具時,好奇地打開來看,彈了個Mi。這是第一次出現人造音樂。席導在藍光評論時說,瑪麗安在火前烤乾的那個場景,說「當時的聲音重構很重要,當時應該只有風聲、海聲和火燃燒木頭的聲音。」換句話說,有些音軌是先錄好後疊上去的,有些是現場收音,並且要避免所有的汽車聲、機械聲和電噪聲。因此,其實妳聽不見配樂,也沒有配樂。從這個沒有配樂的舉動當中,去凸顯音樂在當時是逸品,才能凸顯音樂在小姐愛洛依絲生命中的重量。那場最後的戲力道就更重。

這部戲裡所有的音樂出現時都代替對白,成為主角。就像瑪麗安與愛洛依絲的愛情認同為奧菲斯與尤麗狄絲的愛情一樣,瑪麗安其實也是愛洛依絲生命中的音樂家。如果沒有愛洛依絲,瑪麗安也沒有愛情和畫作可以成就。即使有,也未必刻骨銘心。

瑪麗安並且夾帶了她不喜歡管風琴的評論。(猜測也是席導的意見)但就在這裡第一次見到愛洛依絲無辜的眼神說:這是我唯一知道的音樂。

畫師瑪麗安在大鍵琴上為小姐愛洛依絲彈出的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中〈夏〉的急板(俗稱〈風暴〉)的一部份。席導在藍光評論裡說,諾耶米·梅蘭特花了一個星期去學彈大鍵琴需要的部分。她從小學習唱歌跳舞彈奏樂器,認真來演戲之前是模特兒和樂團成員。有興趣聽她唱電影主題曲的,可以參考這個

大鍵琴的觸鍵比現代鋼琴輕,但基本上音階和邏輯是現代鋼琴的前身。國內幾場演出有的調成標準音415Hz,有的調成422.5Hz,有的調成現代樂團的442Hz,除了一些專注描述古樂的電影和歌劇,我目前只在Netflix電視劇《異鄉人》(Outlander)和迪士尼電影《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裡面看過這樂器出場。因為音準根據國家和時代,有相對音高,我就省略掉考究音準的部份,反正我聽不出來,只知道相對來說是準的。

第二段出現的是當代作曲家Para One(本名尚-巴蒂斯特·德洛比耶Jean-Baptiste de Laubier)原創的無伴奏女聲合唱(一般音譯阿卡貝拉)作品〈著火的年輕女子〉(La jeune fille en feu)。像筆者有點外語控,會盡力瞭解電影裡面所使用的語言,一發現這一段音樂並沒有字幕就開始追查,後來查的諸多解釋多半是席導也希望這一段的歌詞保持神秘,一直到這段訪談才出現解釋。

席導之前的成長三部曲,其中愛上壞女孩(又名水仙花開)女孩向前走(又名女孩幫,台灣未發行)兩個,一部用了不露臉流行天后席雅的歌曲,一部用了流行天后蕊安娜的歌曲。我因為對流行樂壇動態並不深入,所以就不特別解釋這些歌曲本身的影響力,而會關注在歌曲本身為電影注入的節奏。她對音樂和舞蹈的節奏有一定掌握的魅力,此次大膽使用這種形式的音樂,實在是巧妙之舉。

這段合唱由巴黎合唱團Sequenza93演唱,電影裡聽到的版本,根據畫家女主諾耶米·梅蘭特說是一個現場收音的版本,席導在藍光評論裡也是這麼說。SpotifyYoutube上的版本則是錄音室錄製的。

主題歌詞「Non possum fugere.」(「我們不能逃脫」)尾奏「Nos resurgemus.」(我們升起),是來自席導對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想像,之所以說是想像是因為把相對應的詞句用谷歌翻譯譯成了拉丁文。當然尼采的這部文學作品和理查史特勞斯的同名交響詩,都是19世紀的作品,而且理查史特勞斯還一路活到了二十世紀,並且留下他本人指揮這首交響詩的錄音,所以稱不上是完全用史實來講述那段故事,而是一個觸發點。但是查拉圖斯特拉作為祆教教主,在這裡用上一些火的意象,讓愛洛依絲身上著火,女主兩人深情對望,第一次交換微笑,我倒也覺得自己的思緒雖然跳tone了些,但還能自圓其說。這首交響詩和文學作品另外啟發了無數的電影作品和音樂作品,有興趣也可以談談。

1770年的音樂是什麼概念?如果不論當時的聖樂和民間音樂,一般俗稱的古典音樂,當年發表的重要作品有莫札特的第十一首交響曲。現在講得出名字的作曲家還在世的有史塔密茲、莫札特。貝多芬在那年出生。猜測畫師成長過程中可能聽過得的作曲家,現在還作品還算廣為人知的有蒙台威爾第、韋瓦第、巴哈家族、韓德爾、帕海貝爾、史卡拉第、郭德堡。

韋瓦第這位紅髮神父在音樂方面的造詣顯然很明確高於他在神學方面的造詣,往來於當時的音樂之都之一的米蘭與家鄉威尼斯之間,作品享譽歐洲。

同時期的歐洲則是啟蒙文學飛騰的時代,法國眾多思想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席導並未選擇和那個時代的文學對話,而是選擇將故事縮限在兩個年輕女子的愛情,並且與希臘古典文學裡的愛情,奧菲斯與尤麗狄絲的愛情來對話。

席導說這個故事設置在啟蒙時代,對她來說一個非常重要的時代。對我而言啟蒙的英文是Enlightenment,有賦予光明的意思。席導的這部電影背景雖然設置在十八世紀末葉,內容卻十分當代、十分現代,是一部非常當代的作品,這個部分有機會彙整導演的訪談後再來談。

一開始的音樂從低沈的和聲往高,像調音一樣,到了一個高度後,主節奏擊掌,和歌詞「Non possum fugere.」出現,這段歌詞以反覆的節奏,和同樣的音高不停重複(應和「我們無法逃脫」)及細碎的低語,之後才加入女高音聲部無歌詞的和聲,像飛起一樣。尾聲「Nos resurgemus.」(我們升起)這一段,可以視作兩位女主「放飛自我」的描繪。

第三段音樂是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中〈夏〉的急板(俗稱〈風暴〉)。畫家最後一次見到已經嫁為人婦的小姐,坐在看臺上。這段錄音比較奇特是協奏小提琴聲音沒有暴大聲,而且可以聽到清楚的大鍵琴,跟一般在YouTube上找到的錄音版本不一樣,其他錄音版本像是小提琴獨奏的炫技,這個版本則是比較清楚的合作,有關合作的部份,會再清楚詳述。


raw-image

最後這場戲,有人很喜歡拿來跟《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來比較,席導則在藍光評論當中表示這一場戲是她最先寫在劇本裡的,因為先有了這場戲,她才寫出這部電影。我覺得不論是否使用相同的電影語彙,這一段並沒有抄襲的問題,乃至像Persona的部份,都是沒有問題的,這個也會在後期的觀點文章中再度詳述,席導對這些觀點已經反應在劇本裡面了。

樂曲是否永恆,不在乎它是當代或古典,巴洛克或暴躁金屬,流行勵志或民謠金曲,而在於當下的時刻,妳的心境,妳的心思,妳的知識,妳的感情(家人朋友情人事業戰友)。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中〈夏〉的急板(〈風暴〉)、以及〈著火的少女〉,會永恆成為女同志中的國歌與經典。

妳心中有哪些經典情歌想分享嗎?請告訴我囉。


燃燒女子的畫像(港譯:著火少女的肖像)

原名: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英文名: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台灣發行:東昊 光碟代理:得利(藍光和DVD可以預購,2020/4/3出貨,請自行查詢)

導演、編劇:瑟琳席安瑪 Céline Sciamma

女主:諾耶米·梅蘭特 Noémie Merlant, 阿黛兒·艾奈爾 Adèle Haenel

女配:盧安娜·巴拉米 Luàna Bajram

伯爵夫人:薇拉莉·葛琳諾 Valeria Golino

對白:法語、義大利語

類別:愛情、女同、同性、歷史、繪畫、音樂

年齡限制:法國普級,德國12+,台灣1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ir的沙龍
15會員
5內容數
Clai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21
英國電視劇及舞台劇《倫敦生活》(Fleabag)的編劇及主演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Waller-Bridge)有個音樂家姊姊伊索貝爾·沃勒-布里奇(Isobel Waller-Bridge),《薇塔與維吉尼亞》(Vita & Virginia)的電影原聲帶是我認識她的第一部作品。
Thumbnail
2021/10/21
英國電視劇及舞台劇《倫敦生活》(Fleabag)的編劇及主演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Waller-Bridge)有個音樂家姊姊伊索貝爾·沃勒-布里奇(Isobel Waller-Bridge),《薇塔與維吉尼亞》(Vita & Virginia)的電影原聲帶是我認識她的第一部作品。
Thumbnail
2021/07/05
嗨,大家好,我是阿克,歡迎收聽阿克的podcast第二季第二集。 首先要跟大家道個歉,第二季終於出來了。感謝燒女好友Cony的協助剪接,讓我可以比較不害怕更新。她目前也有自己製作「微叛逆女孩podcast」歡迎大家搜尋聆聽。 這些日子都陸續有人問我是否要製作有關於女性主義入門的書單,我手邊現有的書
Thumbnail
2021/07/05
嗨,大家好,我是阿克,歡迎收聽阿克的podcast第二季第二集。 首先要跟大家道個歉,第二季終於出來了。感謝燒女好友Cony的協助剪接,讓我可以比較不害怕更新。她目前也有自己製作「微叛逆女孩podcast」歡迎大家搜尋聆聽。 這些日子都陸續有人問我是否要製作有關於女性主義入門的書單,我手邊現有的書
Thumbnail
2021/07/02
嗨,大家好,我是阿克,歡迎收聽阿克的podcast第二季第一集。 首先要跟大家道個歉,拖了這麼久才更新,並非沒有主題可以撰寫,而實在是心理上的畏懼和不敢重複聽自己的聲音阻礙了這些更新。感謝燒女好友Cony的協助剪接,讓我可以比較不害怕更新。她目前也有自己製作「女孩微叛逆podcast」歡迎大家
Thumbnail
2021/07/02
嗨,大家好,我是阿克,歡迎收聽阿克的podcast第二季第一集。 首先要跟大家道個歉,拖了這麼久才更新,並非沒有主題可以撰寫,而實在是心理上的畏懼和不敢重複聽自己的聲音阻礙了這些更新。感謝燒女好友Cony的協助剪接,讓我可以比較不害怕更新。她目前也有自己製作「女孩微叛逆podcast」歡迎大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燃燒女子的畫像》是法國導演瑟琳席安瑪於2019年自編自導的時代浪漫劇情片,由諾耶米梅蘭特及阿黛兒艾奈爾主演。劇情描述女畫家瑪麗安為伯爵千金艾洛伊斯畫肖像畫的故事。本片幾乎沒有配樂,電影的節奏全靠導演精準的安排,每一顆鏡頭都美麗如畫。
Thumbnail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燃燒女子的畫像》是法國導演瑟琳席安瑪於2019年自編自導的時代浪漫劇情片,由諾耶米梅蘭特及阿黛兒艾奈爾主演。劇情描述女畫家瑪麗安為伯爵千金艾洛伊斯畫肖像畫的故事。本片幾乎沒有配樂,電影的節奏全靠導演精準的安排,每一顆鏡頭都美麗如畫。
Thumbnail
致謝 Savoir|影樂書年代誌 刊登本文:https://www.savoirtw.org/article/4546 LGBTQ得以作為一種題材被表現,然而,在電影的媒介必須面對如何讓幕後隱身。在《燃》中明顯地是失敗的範例,這點尤其出現在故事中的千金與畫家互相訴說對於對方一舉一動的觀察時,這些內容
Thumbnail
致謝 Savoir|影樂書年代誌 刊登本文:https://www.savoirtw.org/article/4546 LGBTQ得以作為一種題材被表現,然而,在電影的媒介必須面對如何讓幕後隱身。在《燃》中明顯地是失敗的範例,這點尤其出現在故事中的千金與畫家互相訴說對於對方一舉一動的觀察時,這些內容
Thumbnail
「戀人們都覺得自己是創造者嗎?」或許不然,但瑪麗安與艾洛伊茲終究創造出了一篇屬於她們的史詩,難以被抹滅。
Thumbnail
「戀人們都覺得自己是創造者嗎?」或許不然,但瑪麗安與艾洛伊茲終究創造出了一篇屬於她們的史詩,難以被抹滅。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是導演瑟琳·席安瑪於2019上映於法國的電影,兩位女主角由諾耶米·梅蘭特及阿黛兒·艾奈爾飾演,此片獲得了酷兒金棕櫚獎及第72屆坎城影展的最佳劇本獎。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是導演瑟琳·席安瑪於2019上映於法國的電影,兩位女主角由諾耶米·梅蘭特及阿黛兒·艾奈爾飾演,此片獲得了酷兒金棕櫚獎及第72屆坎城影展的最佳劇本獎。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裡面的女子讀書、喜好音樂,生在啟蒙時代。一個繼承父業,以畫為生,卻免不了仍必須以父親的名字發佈作品的窘境;另一個貴族二小姐,在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革命尚未有端倪的時刻,奉身為伯爵夫人的母親之命,代替死去的姐姐遠嫁米蘭。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裡面的女子讀書、喜好音樂,生在啟蒙時代。一個繼承父業,以畫為生,卻免不了仍必須以父親的名字發佈作品的窘境;另一個貴族二小姐,在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革命尚未有端倪的時刻,奉身為伯爵夫人的母親之命,代替死去的姐姐遠嫁米蘭。
Thumbnail
最初的凝視,是窺測探索,充滿好奇與想像,再次的相望,是眼神交會的炙熱的吸引力,令人目眩神迷。畫家瑪莉安前後畫出兩幅艾洛伊茲的肖像畫,卻因距離所產生的美感,以及彼此愛戀所油然而生的情感,在神韻上有了差異變化,是細膩觀察之後的反芻,恐怕也是一種頓悟與驚嘆吧!    誠如片名《燃燒女子的畫像》,全片緊扣「
Thumbnail
最初的凝視,是窺測探索,充滿好奇與想像,再次的相望,是眼神交會的炙熱的吸引力,令人目眩神迷。畫家瑪莉安前後畫出兩幅艾洛伊茲的肖像畫,卻因距離所產生的美感,以及彼此愛戀所油然而生的情感,在神韻上有了差異變化,是細膩觀察之後的反芻,恐怕也是一種頓悟與驚嘆吧!    誠如片名《燃燒女子的畫像》,全片緊扣「
Thumbnail
近六十分鐘才有情慾戲,到九十分鐘才有清楚的女性裸體,不是什麼男性觀眾熱愛的動作加情色古裝大片,而是非常私密的女性電影。不只關於同性戀情,還關乎女子的身體,乃至交錯攻防的視線。 那目光太熾熱,觀看的女人危險。
Thumbnail
近六十分鐘才有情慾戲,到九十分鐘才有清楚的女性裸體,不是什麼男性觀眾熱愛的動作加情色古裝大片,而是非常私密的女性電影。不只關於同性戀情,還關乎女子的身體,乃至交錯攻防的視線。 那目光太熾熱,觀看的女人危險。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畫家之女瑪莉安,收到父親過去業主的委託,要前往小島的宅子內在富家小姐艾洛伊茲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出嫁的肖像畫。瑪莉安一筆一畫在腦海勾勒出艾洛伊茲的樣貌,而同是女人的兩人關係也越感親密,到最後兩人在畫家與模特的關係下親密的碰觸這個玩火的禁忌的曖昧情愫,火熱的愛意逐漸隨著畫作的完成升溫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畫家之女瑪莉安,收到父親過去業主的委託,要前往小島的宅子內在富家小姐艾洛伊茲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出嫁的肖像畫。瑪莉安一筆一畫在腦海勾勒出艾洛伊茲的樣貌,而同是女人的兩人關係也越感親密,到最後兩人在畫家與模特的關係下親密的碰觸這個玩火的禁忌的曖昧情愫,火熱的愛意逐漸隨著畫作的完成升溫
Thumbnail
要選擇《燃燒女子的畫像》作為文章封面的圖片非常困難,因為這部片實在有太多值得收藏的定格,瑟琳席安瑪以攝影機為畫筆,精準呼應了片中一名女子替另一名女子繪畫的故事,這是一部有自覺的電影,這是一部美麗的電影,這是一部電影院的電影,以燭光、素紗、海浪譜寫而成的仲夏戀曲,以最幽微的聲音,只唱給有好耳朵的人聽
Thumbnail
要選擇《燃燒女子的畫像》作為文章封面的圖片非常困難,因為這部片實在有太多值得收藏的定格,瑟琳席安瑪以攝影機為畫筆,精準呼應了片中一名女子替另一名女子繪畫的故事,這是一部有自覺的電影,這是一部美麗的電影,這是一部電影院的電影,以燭光、素紗、海浪譜寫而成的仲夏戀曲,以最幽微的聲音,只唱給有好耳朵的人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