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IB 投資回顧

2018年 IB 投資回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除了一年入金一次之外,啥也沒幹。

raw-image
raw-image

從2017年踏入被動投資後,目前就是照計畫一年入金一次,被動投資的好處就是漲的慢,跌的慢,因此雖然2018下半年開始有股市波動,在我的資產反應上倒也還好,可以無牽掛繼續抱著XD

不過今年入金做了一點小小改變,因為這次使用資金槓桿,透過玉山的醫師貸一口氣入金了大筆的金額,也因此決定減少高風險資產的比重,其中IJR, VSS, VNQ,美國小型股、世界小型股、美國Reits從原本的10%減持到5%,新增了市政債MYI以及開始納入ETD配置,雖然目前只有一檔CTDD。

由於入金時間點是12/24,運氣很好的剛好是2018年的股債市低點,所以以12/31總結的時間點來看總資產變動幅度沒有很大。

踏入投資一年多下來,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深深覺得投資沒有捷徑也沒有聖杯,只有適不適合,未來打算股市繼續採用指數,然後慢慢增持手上的Reits以及債券配置,考量到稅率,這部分大概會走出美國以避開股息稅的問題。目前正在看UK-reits, J-reits, S-reits,這些IB都能投資,IB開戶還是有些好處的。

avatar-img
Brian Ko的沙龍
1會員
4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rian K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把原本Medium的文章搬家過來了,剩下的慢慢整理中...
手癢撥了一點資金來參與個股投資,利用過年放連假的空檔陸陸續續建倉了SQ, PLTR, CRWD, DDOG,除了SQ是美國近年新崛起的電子支付外,剩下三個是雲端運算的行業別,加上已經增持的TSM,現在一共資產總額的15%放在主動投資裡,抱著實驗性質來參與主動投資
紛擾的2020,肆虐的疫情,瘋狂的股市,2020年可說是最莫名其妙的一年了。先是經歷史上首見的三次熔斷,接著來到了史上最瘋狂的暴漲
把原本Medium的文章搬家過來了,剩下的慢慢整理中...
手癢撥了一點資金來參與個股投資,利用過年放連假的空檔陸陸續續建倉了SQ, PLTR, CRWD, DDOG,除了SQ是美國近年新崛起的電子支付外,剩下三個是雲端運算的行業別,加上已經增持的TSM,現在一共資產總額的15%放在主動投資裡,抱著實驗性質來參與主動投資
紛擾的2020,肆虐的疫情,瘋狂的股市,2020年可說是最莫名其妙的一年了。先是經歷史上首見的三次熔斷,接著來到了史上最瘋狂的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