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資訊】
❚ 時間:19:00-21:30
❚ 主持:賴中強律師/台灣公民陣線召集人
一共有四場,此為第二場,還有另外兩場。
✦法律效力分析,公投通過的拘束力範圍到哪裏?
❚ 徐偉群/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
法律效力由囑文決定,決定三街是否離開大潭。屬性為:重大政策公投案,根據公投法第30條,若通過2年內政府不得違背此決議,且有法律約束力,同時權責機關必須拆除案場。
Q:通過後,三街以外的政策?
法律上不及與,政府若採用替代方案,那麼可能會在台北港建立,勢必要拉天然氣輸送管,若經過三街案區,是否可行,大概會是新的爭議。
✦如果公投通過,對於供電安全的可能影響
❚ 盧展南/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引用鄭金龍資料,前台電電力調度處處長。每年的尖峰負載都是成長,今年尖峰負載是38.6GW,而法律規定要保留10%調度域度。根據溫度與用電曲線的數據分析,可看出今年5月與10月有非常大的困境,以去年的曲線去安排機組,但是負載卻上升,造成沒有足夠的發電機組可以提供電力,同時北部用電量大於南部,而且中南部用電量持續上升,未來南電北送的可行下降。根據2005年,供電999方案,一年內缺電率必須要小於千分之一,也就是停電時間必須要小於8.76小時。但是尖峰用電量正在從白天轉往晚上,同時須考量電網運轉安全,備轉容量不足。考慮到
鴨子曲線,夜晚瞬間供給能力不足,必須要靠燃氣機組或是輔助服務去救援。根據台電的資料,下午7點備轉容量過低。目前電力交易平台剛上路,供給量不足,目前可以解決的方法為: 需求面管理。現有的機組,無法應對目前問題,電網的任性跟彈性不足,必須要發展智慧電網,但基礎建設也不足。根據教授結論,強化負載預測、再生能源出力預測,以及電力調度技術強化跟需求面管理,是更有效的。
✦如果公投通過,對於淨零轉型、空污治理的可能影響
❚ 趙家緯/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燃氣發電與燃煤發電造成的碳排放量是不同的,對於能源轉型與永續發展,燃氣是有效的減少碳排放量的。但是目前民間卻在散步天然氣發電是不可行,是死路一條。根據去年國際總署研究,以天然氣去取代燃煤發電的話,可以減少約50%的溫室氣體排放。所以增加燃氣發電量,減少燃煤發電量,對於永續發展是有幫助。以目前階段,天然氣將扮演能源轉型的橋接腳色,2040年淘汰燃煤發電。可以在未來25年增加淨零排碳的可能性,預計會在2035年後減少天然氣發電量。若公投通過,2025年會減少300萬頓的天然氣供應,會造成供氣缺口,可能會缺少170萬噸的天然氣,也就是缺少100億度發電量。那缺少的100億度供電量,必須要以燃煤來補足,會對台灣的能源轉型計畫造成衝擊。那麼可能會用老舊的興達電廠或是台中的火力電廠機組去補足這電力缺口,會造成老舊的設備繼續使用,無法如期除役造成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會使台灣的減碳之路走得更艱辛,會使台灣產品必須要面對較高的碳稅問題。如何壓低台灣的用電需求成長?工業部門的用電量大幅增加,有55%用量增加是電子業造成,同時台積電增加41%用電需求,必須要為此負責。而且三街撤離的話,可能會對後續的四街五街建設增加不確定因素。
✦對環保運動與社會發展的可能影響
❚ 何明修/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環境團體表達對環境的保護需求,但是用公投去進行表達是否適當? 鹿港反杜邦,表達住民自決的意識。但是公共政策用公投去決定是,就結果來看似乎是不好的。容易變成政黨對決與仇恨煽動,會讓環境保護運動的意義失焦。環境議題是不可以切割其他議題,不能只關心藻礁,卻不關心台灣的能源轉型。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用反公汙當攻擊點,造成反公汙=支持核能,這樣就失去焦點了。原本保護藻礁的觀點是好的,卻變成被國民黨利用,來撐高政黨聲量...。環境運動必須要有勇氣,要承擔被人討厭。台灣的公民必須要被教育,再次引導提升素質。也會使不受歡迎的政策,會被既得利益者收割。
以前地球公民基金會曾抗議蔡英文不休礦業法,就被說是中共同路人。今日地球公民基金會對公投表態不同意,就被說是綠營走狗。使的各種社會運動,容易被扣上政黨的帽子,無法聚焦在議題上。變成在野黨利用的工具,用來對執政黨施壓。社會運動目標是造成社會改變,而不是輸贏。如何造成正向改變?妥協也能算是一種進步嗎?社會運動不能取得100%的完美,這其中必定會有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