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必要的會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前幾天收到了來自某高層的問卷,主要是想收集一些「開會」的弊病,應該是做為他課程內容的案例分析吧。再加上之前聽說過其他部門,有特別針對「開會」做一些規範和稽核,我就特別回想了一下我自己是怎麼看待「開會」這件事的。

「開會」一直是被視為在組織內協作的主要活動之一,不過這幾乎應該是在通訊科技不夠成熟發達時,同步共識的手段,但我不明白的是,為何一直到現在還是組織協作中,用於同步資訊,取得共識的重要活動?

以前我當然參加過不少…現在看來簡直是浪費生命的會議。像是沒什麼特別重要的理由,大家時間到了就是湊在一起的例會;或是主管自己沒什麼想法,就把大家叫來聽聽意見的腦力激盪會;要不然就是大家都有共識,只是要同步給場內特定人士的進度同步會等等。我自己主動想召開的會議可說幾乎是沒有,別人要我參加的會議當然我會視情況參加。我雖然沒排太多會議,但這並不代表我否定開會的用途和價值,只是透過開會才能榨取出價值的比例實在是不高。

關於開會這件事,我一直深受Musk和Bezos的觀念影響。

Musk曾經給底下的員工,7個關於提升生產力的做法。光是「開會」這個主題就佔了3個,可想而知他多清楚人一多協作問題就多的狀況。第一項劈頭就說清楚:"過度開會是大企業的災難,開會時間愈久效率愈糟,除非確定這場會議正在為全體參加者提供價值,否則請盡量減少所有大型會議,即使要開會也盡量愈短愈好",關鍵是「為全體參加者提供價值」。第二項是"不要太頻繁開會,除非要討論的事情很緊急,一旦解決緊急的事情,會議頻率應該會迅速下降",關鍵是「開會只用來解決真正緊急的事情」。而第三句是"如果你發現這場會議對自己沒有任何價值可言,請馬上離開或掛上電話,離開並不無禮,無禮的是讓你浪費時間"。關鍵和第一句差不多:「如果沒有價值的會,就別繼續浪費時間」。

而Bezos呢?他留給Amazon的寶貴資產中,「PPT禁令」的開會方式絕對是排名前三。開會時不準做簡報,簡單的企畫或報告書,只能寫成1頁的文件,年度預算或計劃也頂多只能寫成6頁的文件,文件的內容需簡明扼要的交待必要的細節,像是「發生什麼事、發生的背景、採取什麼樣的對策(暫時措施和永久措施)」之類的內容。可以附圖,但不能插在文件內,以免妨礙閱讀(沒想到Bezos這麼注重閱讀體驗…😅)。而開會的時候,就是一段約6分鐘的「閱讀時間」,主席確認大家看得差不多了,就會問大家有沒有問題?大家針對文件的內容開始討論。有時大家看過若沒問題,很快便取得共識,會議就結束了。這種「沒有問題」的會議,在Amazon則是「理想的會議」的範本,因為這代表主辦方(準備資料的人)的資料完全滿足「簡明扼要」的原則,也以最快,有效且紮實的方式,完成一次能取得共識的會議。

我們並非不知道開會的成本有多高,但為何我們的會議中,總是有人沒打算/沒辦法發表意見?不是打瞌睡就是在滑手機?他們不負責任,不積極嗎?有時候我們也是其中的一員…究竟我們開會的問題出在哪裡?Musk大聲疾呼開會越短越好,而Bezos設計了像讀書會一樣的開會方式,像是光譜兩端的訴求,是解決無效率開會的什麼問題呢?

把「思考」的成本,發還給每個與會者承擔。
把「討論」的注意力,像放大鏡一樣聚焦成高能量的一點。

也就是說,沒有「思考」和「討論」需求在裡面的會議,就是沒有必要的會議

這樣說實在有點失禮,基本上那些「同步」類的會議,就是屬於不必要的會議。實務上許多資訊不但都是足夠透明的,而且同一份資訊的相關人員也不一定有交集,因此在這種會議中常常就會有人無法思考,自然就沒有討論。再深入一點思考的話,就會發現,只要這個會議的交流方向大多數是單向的(像是只是聽主席說而已),沒有「討論」,就會是沒有必要的會議。

另外一個常見的肓點就是「某某人需要知道」,只要是"可能"需要知道的,"可能"會提出什麼了不起的洞見的,"可能"需要某人的意見的,都叫進來開會。問題也是一樣的,如果需要知道什麼資訊,不管是會前或是會後,要讓對方知道一點都不困難。若真的會提出什麼了不起的洞見或需要討論,可能也是某幾個keyman討論後就可以決議,完全沒道理把沾到邊的人就拉進來開會。就像Musk說的,如果沒辦法為與會者增加價值,那就沒有留下來開會的理由。

低效會議最棘手的問題,可能就是「思考成本的攤提」了吧。為了要讓與會者的注意力,聚焦到可以「討論」的程度,與會者要有足夠的環境資訊或背景知識,是必要的條件。為什麼Bezos要求與會者花6分鐘讀資料?就是要取「聚焦」的效果。在閱讀時間後的討論,不僅不會離題,而且會直入核心,精準決策。但要做得到這樣的會議規格,主席(主辦方)得負起責任,產出給與會者能進入狀況的文件。而與會者也要有足夠的閱讀能力及時間,認真的讀文件,並準備好自己的觀點及疑問。當大家都負起自己「思考」的責任,再開始討論才會是一個高效的會議。

想到這裡我才意識到,為什麼我還真少開什麼會。很多時候當我把要討論的事情給文件化的過程,我會發現這可能只是個告知型的同步會議,或是我搞清楚這是我和某某人決定就可以的事情,再不然就是決策圈實在是太確定了,2,3個人找來確認一下關鍵就解決了。我們常"討論"事情,很少真的「開會」。知識工作者最貴的成本就是時間,當面用講的效率最好,理解率最好,就應該用來解決最重要的問題,而不是拿來支付「思考」的成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arpWriter(周乃宏)的沙龍
34會員
69內容數
Google實驗室Area120釋出了一個「製作遊戲」的遊戲叫「Game Builder」。 主要的用戶是遊戲編導,方便他們以拖拉卡片的型式來驗證遊戲性好不好。 因此這個專題就是「Game Builder」的"真心話(好用難用都會說)"和"大冒險(真的來挑戰看看能做什麼遊戲)"囉!
2024/11/21
引文中最後的那句「大疆成立至今將近20年,在無人機應用上仍舊保有競爭力」,如果認真想想就會意識到那有多恐怖. 那20年專注在無人機的功力,已經不只是創辦人眼光的問題了...
Thumbnail
2024/11/21
引文中最後的那句「大疆成立至今將近20年,在無人機應用上仍舊保有競爭力」,如果認真想想就會意識到那有多恐怖. 那20年專注在無人機的功力,已經不只是創辦人眼光的問題了...
Thumbnail
2024/11/01
品質才是決定工作生產力的重點。
2024/11/01
品質才是決定工作生產力的重點。
2024/10/27
「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三大核心精神,真的是「不可能」的嗎?
Thumbnail
2024/10/27
「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三大核心精神,真的是「不可能」的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Thumbnail
小王是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產品經理,每天的日程表上總是被密密麻麻的會議填滿。他的同事常常取笑他:“你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這種情況讓他感到困惑:難道經常開會真的是沒效率的表現嗎?
Thumbnail
小王是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產品經理,每天的日程表上總是被密密麻麻的會議填滿。他的同事常常取笑他:“你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這種情況讓他感到困惑:難道經常開會真的是沒效率的表現嗎?
Thumbnail
現代商業世界中,有效的會議管理至關重要。本文探討會議效率低下的原因,以及如何透過制定明確議程、時間管理、決策流程和溝通技巧的提升來改善會議效率,減少時間浪費,提高企業競爭力。
Thumbnail
現代商業世界中,有效的會議管理至關重要。本文探討會議效率低下的原因,以及如何透過制定明確議程、時間管理、決策流程和溝通技巧的提升來改善會議效率,減少時間浪費,提高企業競爭力。
Thumbnail
以前看到有書或是課程教人家怎麼開會,心裡都忍不住OS疑問:「這也需要學習?」隨著開會次數增加,這才發現台灣人真的很愛開會,矛盾的是會開的越多,就越不會,因為多數的開會都是無效,到底怎麼樣開會才能精準又快速呢?
Thumbnail
以前看到有書或是課程教人家怎麼開會,心裡都忍不住OS疑問:「這也需要學習?」隨著開會次數增加,這才發現台灣人真的很愛開會,矛盾的是會開的越多,就越不會,因為多數的開會都是無效,到底怎麼樣開會才能精準又快速呢?
Thumbnail
根據研究,平均每週花費超過15個小時參加會議的高管認為,其中超過一半的時間是浪費的 如果你是主管,我這邊提供給你5個讓開會更有效率的方法,我親身體驗而且幾乎每天都用得到!   明確的議程
Thumbnail
根據研究,平均每週花費超過15個小時參加會議的高管認為,其中超過一半的時間是浪費的 如果你是主管,我這邊提供給你5個讓開會更有效率的方法,我親身體驗而且幾乎每天都用得到!   明確的議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