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話:劈腿行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常言道,樹欲靜而風不止,主戲已經下檔了,我這墊檔的卻停不下來。本來我也不想再搭這個八卦的順風車,誰知臉書今天才推了這個新聞給我。
人會劈腿不稀奇,你知道行星也會劈腿嗎?而且還不是只劈兩個,可以劈到三個。
二股堂堂正正!三股絕對禁止!這是什麼跟什麼…(來源:Hiroyuki/講談社)
就像我們的太陽系一樣,一個恆星可以有好幾個行星,不過一個行星繞兩個恆星好像就怪怪的。
其實這也不是很少見,應該滿多人知道所謂的「雙星系統」(或說聯星系),也就是兩顆恆星如果靠得比較近,就會因為重力的作用,繞著兩者的質量中心運轉。如果雙星系統也有行星的話,這些行星不就是「一次繞兩顆恆星了嗎?」。本來科學家認為雙星系統是不會有行星的,不過在2003年,在離地球12400光年外的「PSR B1620-26」這個由一顆脈衝星跟一顆白矮星組成的聯星系,發現了第一顆這種行星。星際大戰中,天行者家族出身的行星塔圖因,也是這種雙星系中的行星。在這種行星上面生活,就會看到天上有兩個太陽。
星際大戰中的塔圖因,可以看到兩顆太陽(來源:George Lucas/Disney)
在距離我們1300光年之遙處,有個稱為「GW Ori」的「三聯星系統」,中間有兩個比較靠近的恆星互相環繞,在稍遠處有第三顆恆星,又繞著這兩顆恆星跑。觀測資料顯示,這個三聯星系統外面有三個宇宙塵形成的環,而且這三個環並不在同一個平面上。此外,最內圈的環跟外面兩個環之間有個較寬的鴻溝。
GW Ori星系外的宇宙塵圓盤,左方為藝術家的想像圖。(來源:Science)
天文學家提出了兩個假說:一個是「三個太陽的重力互相拉扯宇宙塵圓盤的結果,產生了三個環以及這個空隙」;另一個是「有一顆大質量行星存在,把周邊的宇宙塵吃掉,所以出現這個空隙」。
2021/09/29 的Science報導,以位於拉斯維加斯的內華達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為首的國際研究團隊,分析了ALMA(阿塔卡馬大型毫米與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對「GW Ori」的觀測資料,並且以數值模擬比較兩種假說,所得的結論是後者,也就是有顆行星存在的話,能把這些宇宙塵分布狀態解釋得較好。
如果這個預測正確的話,將是人類第一次發現「繞著三顆恆星跑的行星」。
要命名為(繞著黑色三連星跑的)「阿姆羅」嗎?
一機對抗「黑色三連星」的鋼彈。(來源:富野由悠季∕SUNRISE)
不過這目前還是一個理論的預測,還需要進一步的觀測證實。或許以後會發現,這種「一行星劈腿多恆星」的狀態,在宇宙中其實很常見也說不定。
這個研究,發表於2021/09/17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 話都給我說就好 其之303
  • 天文物理學
  • 計算物理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8會員
149內容數
以中二魂介紹最新的科學與科技發展,幫你讀剛出爐的最新學術期刊論文,若宅味過重敬請原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科學上要如何避免婚外情呢?數學家以及資訊科學家已經有答案了,就是所謂的「穩定婚姻問題」(stable marriage problem)...
眾所周知(?),貓是一種液體。除了貓以外,一大堆蛆蟲也可以變成液體喔~~~ 覺得噁心?牠們可是能把「廚餘變炸雞」的寶貝呢! 這次直接邀請到論文的第一作者來幫我們寫稿,好開心啊!
實驗室中製造出了超微小中子星!!! 有多小?四個中子...(有不實廣告之嫌,不過人家慕尼黑科技大學的新聞稿就是寫「a miniature neutron star」啊我也沒辦法)
學測一步一步接近了,你有數學不會算、物理搞不懂的困擾嗎? 來來來來來,教你一個撇步,讓你靈光閃閃,各種難題迎刃而解!這可不是什麼江湖術士的招數,是「發明大王」愛迪生靈感來源的秘訣!
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Human Development)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玩暴力遊戲」、「玩非暴力遊戲」、「不玩遊戲」三個群組的受試者的心理狀態,看看是否玩暴力遊戲的人,會因為遊戲而產生較高的暴力傾向。結果是...
匈牙利中歐大學的研究顯示,19個月大的幼兒,已經可以分辨「動畫與現實的不同」了。 所以各位二次控阿宅們請加油,不要輸給19個月大的小朋友喔!
科學上要如何避免婚外情呢?數學家以及資訊科學家已經有答案了,就是所謂的「穩定婚姻問題」(stable marriage problem)...
眾所周知(?),貓是一種液體。除了貓以外,一大堆蛆蟲也可以變成液體喔~~~ 覺得噁心?牠們可是能把「廚餘變炸雞」的寶貝呢! 這次直接邀請到論文的第一作者來幫我們寫稿,好開心啊!
實驗室中製造出了超微小中子星!!! 有多小?四個中子...(有不實廣告之嫌,不過人家慕尼黑科技大學的新聞稿就是寫「a miniature neutron star」啊我也沒辦法)
學測一步一步接近了,你有數學不會算、物理搞不懂的困擾嗎? 來來來來來,教你一個撇步,讓你靈光閃閃,各種難題迎刃而解!這可不是什麼江湖術士的招數,是「發明大王」愛迪生靈感來源的秘訣!
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Human Development)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玩暴力遊戲」、「玩非暴力遊戲」、「不玩遊戲」三個群組的受試者的心理狀態,看看是否玩暴力遊戲的人,會因為遊戲而產生較高的暴力傾向。結果是...
匈牙利中歐大學的研究顯示,19個月大的幼兒,已經可以分辨「動畫與現實的不同」了。 所以各位二次控阿宅們請加油,不要輸給19個月大的小朋友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星盤,沒有分開獨立的宮位、星座和行星,都是夯不啷噹彼此「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不用花盡力氣去「盤算」這個、那個的好好壞壞。用盡心思去解釋這些、那些。   令人害怕、恐懼的土星,我覺得像是腦袋瓜裡的「念頭」;充滿能量的三王星,或許可以提供「無垠」的「覺知/觀照」的消融時空。   平靜「覺知
孟硯老師回饋:雖然這篇感覺原文是個很簡短的科普新聞,我自己從你的分析報告中,就有好多想提問的問題,例如:為什麼相對來說離地球近,但是比較晚才發現呢?這個命名稱為躲貓貓,是有什麼緣由嗎?這個星系是太陽系的規模,核心是一顆恆星的「行星系統」,還是是像銀河系,是充滿了很多顆的恆星呢?
Thumbnail
  自從瞭解到不能盡信「星際揭密」諸類陰謀論網站,兄弟便想另尋方法截取外星人動向,這是為何在早些日子,他倆把天文台潮汐資料影印帶回家。你看,倘若在撇除強烈季候風和地殼微變化等因素後,依然存在異常潮汐現象,有可能是飛碟到訪時駛進月球軌道內,其曲速引擎的負質量對重力區域造成影響。   然而最先提出這個
太陽系的第二顆行星是如何由適居轉變為嚴酷的環境?
Thumbnail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 據說,當它再次接近我們的太陽系時,它將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一個新的開始,對人類來說更有靈性。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的想法,在許多文化和信仰體系中都很流行。它通常被稱為“流浪行星”或“尼比魯”。
三王星是上百年公轉循環的外行星,300年前的人根本無從發現運用,21世紀後冥王星反倒被天文界被移除行星之名,變成矮行星。但是在占星上,因為人類科技進步之誇張,三王星的特徵反而越來越明顯,連冥王星的威力也被更多印證。這邊就來討論三王星彼此之間的相位關係是如何形成,又是怎樣的三體特徵。
Thumbnail
說到行星逆行,相信很多有接觸占星學的朋友都有聽過,那如果你是一位觀星者,行星逆行對你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外側行星:衝日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外側行星逆行是由於我們地球行經行星附近超車所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發生逆行的時候,地球與逆行的行星基本上是位於相對較近的距離,且此行
2023年11月的土星雙魚逆行回到0度結束,開始要往前了,那來寫寫這三年土海合之前的能量時間點,剛剛好吧! 2023年是土海雙魚起始年,土星在雙魚0~7度徘徊,海王在雙魚24~27之間來回,兩者相差20度以上,算是因果業力結算的預告。 2024年中木星進入雙子,跟土星四分相的格局開始,但閃過雙魚
Thumbnail
資料來源: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兒童網   連續動態內容: 1-1 古代中國人看見天空中兩顆火紅色的星星彼此接近,覺得非常不吉利,並且用「螢惑守心」這個名詞來稱呼它。其實這是火星在天蠍座附近發生逆行的天文現象。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順行與逆行現象。   2-1 在畫面上中央不動的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星盤,沒有分開獨立的宮位、星座和行星,都是夯不啷噹彼此「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不用花盡力氣去「盤算」這個、那個的好好壞壞。用盡心思去解釋這些、那些。   令人害怕、恐懼的土星,我覺得像是腦袋瓜裡的「念頭」;充滿能量的三王星,或許可以提供「無垠」的「覺知/觀照」的消融時空。   平靜「覺知
孟硯老師回饋:雖然這篇感覺原文是個很簡短的科普新聞,我自己從你的分析報告中,就有好多想提問的問題,例如:為什麼相對來說離地球近,但是比較晚才發現呢?這個命名稱為躲貓貓,是有什麼緣由嗎?這個星系是太陽系的規模,核心是一顆恆星的「行星系統」,還是是像銀河系,是充滿了很多顆的恆星呢?
Thumbnail
  自從瞭解到不能盡信「星際揭密」諸類陰謀論網站,兄弟便想另尋方法截取外星人動向,這是為何在早些日子,他倆把天文台潮汐資料影印帶回家。你看,倘若在撇除強烈季候風和地殼微變化等因素後,依然存在異常潮汐現象,有可能是飛碟到訪時駛進月球軌道內,其曲速引擎的負質量對重力區域造成影響。   然而最先提出這個
太陽系的第二顆行星是如何由適居轉變為嚴酷的環境?
Thumbnail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 據說,當它再次接近我們的太陽系時,它將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一個新的開始,對人類來說更有靈性。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的想法,在許多文化和信仰體系中都很流行。它通常被稱為“流浪行星”或“尼比魯”。
三王星是上百年公轉循環的外行星,300年前的人根本無從發現運用,21世紀後冥王星反倒被天文界被移除行星之名,變成矮行星。但是在占星上,因為人類科技進步之誇張,三王星的特徵反而越來越明顯,連冥王星的威力也被更多印證。這邊就來討論三王星彼此之間的相位關係是如何形成,又是怎樣的三體特徵。
Thumbnail
說到行星逆行,相信很多有接觸占星學的朋友都有聽過,那如果你是一位觀星者,行星逆行對你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外側行星:衝日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外側行星逆行是由於我們地球行經行星附近超車所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發生逆行的時候,地球與逆行的行星基本上是位於相對較近的距離,且此行
2023年11月的土星雙魚逆行回到0度結束,開始要往前了,那來寫寫這三年土海合之前的能量時間點,剛剛好吧! 2023年是土海雙魚起始年,土星在雙魚0~7度徘徊,海王在雙魚24~27之間來回,兩者相差20度以上,算是因果業力結算的預告。 2024年中木星進入雙子,跟土星四分相的格局開始,但閃過雙魚
Thumbnail
資料來源: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兒童網   連續動態內容: 1-1 古代中國人看見天空中兩顆火紅色的星星彼此接近,覺得非常不吉利,並且用「螢惑守心」這個名詞來稱呼它。其實這是火星在天蠍座附近發生逆行的天文現象。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順行與逆行現象。   2-1 在畫面上中央不動的